“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文|诚言呈语

本文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发分享。

在中国人的眼里,英雄从不是披着斗篷的超人,也不会每天到处忙着拯救地球。

我们的英雄,是不辞艰险,无私忘我,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那些令人敬佩的人,无论他是什么职业。

英雄之所以为人称赞,是因为他们为了扭转祖国某方面的颓势,舍身忘我,挺身而出。

从古至今,我们向来尊敬英雄,爱戴英雄。

而一个尊重英雄的国家,永远会英雄辈出。

战争年代,英雄的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而和平年代,面对战后千疮百孔的华夏大地,我们依然渴望英雄的出现,那种能带领国家走向富强的科技英雄。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抛弃欧美名车豪宅,顶着诸多压力,甚至恐吓毅然归国的英雄不在少数。

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郭永怀…

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铸就了我们新时代的脊梁。

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对科学技术的渴求愈发强烈。而人才,却始终是制约我们科技发展的瓶颈之一。

从2000年开始,出国留学的人数每年都在大幅增加。虽然学成归国的人数和比例一直在上升,但高学历、自然科学方向留学生的回国比例依然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这还不算极个别国内顶尖人才远赴西洋的损失。

不过可喜的是,我们不仅迎回了更多的饶毅、施一公,还通过一系列人才回流政策吸引了更多的科学家,比如被誉为“哈佛八剑”的八位博士后科学家。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八剑下哈佛,共聚科学岛

王俊峰、张纳、张欣、林文楚、刘青松、刘静、王文超、任涛。

这八位科学家都是早年就出国留学,毕业后又被校方聘用。回国之前,他们是同事,也都在美国有了稳定富足的生活。

让八位科学家集体回国的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

2008年,王俊峰偶遇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的匡光力院士,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

匡院士向王俊峰详细介绍了国内强磁场科学中心的规划,并向王俊峰发出了诚挚的邀请。

面对这份邀请,王俊峰深深感受到了祖国本身就是“强磁场”,而在事业上陷入“发展空间不大”迷茫中的他,也突然找到了自己的未来:作一名中国强磁场人。

王俊峰回国发展的消息,引起了当时还在哈佛的刘青松的注意。随后,他也来到了合肥的科学岛进行考察。

考察结束后,他便作了一个决定:回国发展。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在征求了妻子刘静的意见后,夫妻二人毫不犹豫地回到了祖国,来到了科学岛。

与刘青松、刘静夫妇相同的,是另一对夫妻科学家:张欣、王文超。

但有所不同的,是这对夫妻科学家对于回国发展,有着不得不仔细斟酌、权衡的理由。

由于儿女从小就在美国生活,张欣夫妇发现孩子已经几乎完全西化了。在一次校内活动时,女儿甚至认不出五星红旗。

这件事对张欣夫妇的触动非常大。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通常情况下,为了已经西化的孩子而留在美国发展似乎是顺理成章,也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张欣夫妇却认为让孩子回到祖国,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于是,张欣夫妇在结束了手中的课题研究后,也带着两个孩子来到科学岛。

相比于其他人的临时起意,留美长达16年的张纳则早就有回国发展的想法。

按他的话说:在美国呆的时间越长,就越想回国发展。不仅可以“回家”,同时还能照顾年迈的父母。

在接到了回国发展的邀请后,他立刻选择了回国。

同样报国心切的,还有任涛和林文楚。在接到邀请后,他们都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美国的工作和生活,决定回国效力。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成就:世界一流

8位哈佛博士在之前的研究方向,分别是结构生物学、磁生物效应、肿瘤药物和动物模型。

而在回到国内后,他们也在中科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组成了一个团队。

他们的研究方向“强磁场”可能普通人并不熟悉,但却非常值得一提。

在强磁场条件下,可以更好地研究和发现物理、化学、生物等现象的本质。这能够有更多机会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

早年间,由于强磁场技术方面的薄弱,让我们错失了不少抢占科技前沿的机会。

不过,光有人还不够。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他们刚来到科学岛时,相关的硬件和技术都低于开展研究的标准。而且关键材料、关键技术也都被国际限制。

于是,他们就利用所学,去提供理论支持,自己创造条件。

也正是应了那句话:国外对我们封锁什么,我们就能做得比国外更好。

项目团队建设了完备而独特的稳态强磁场实验测试系统,研究项目上马后不久,就打破了由美国人保持的稳态水冷磁体磁场强度的世界纪录,随后又多次刷新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更令美国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在不少国家相继宣告失败后,科学岛的团队又研制出了高场扫描隧道显微系统,创造出了国际领先的综合极端实验条件。

而这,也标志着我国固态磁场科学领域的研究水平,达到了世界一流。

“只因祖国需要”,哈佛8位博士后拒绝重金挽留,集体回国效力

写在最后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足以立于地球之上。——詹天佑

在“哈佛八剑”回国前夕,毫无疑问也因学识而受到了国外的挽留。

挽留方式无外乎两种:名和利。

在尖端领域的人才争夺中,美国人当初向他们砸出的筹码显然是足够多的。

而放弃诱人的条件,舍弃稳定的生活,做出回国效力的决定,也绝不简单。

如果要追问原因,也许一句“因为祖国需要”就足胜于千言万语。

8位博士后科学家的回国,不仅为祖国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也向所有学有所成的留外学生发出了一个信号:侠之大者,为国效力。

随着越来越多的科研人才回国发展,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未来世界科技的中心,在东方。

『诚言呈语』每天趣谈教育新鲜事。

在这里,有故事、有观点,有逻辑、有深度。

期待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