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句式,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更好的活出自己

康德說:“我們創造了現實”。

  • 一杯溫熱的水,你可以立刻拿來喝掉,也可以等待它變涼,也可以把水倒掉,你可以創造這杯水的現實;
  • 一次學習,你可以認真聽講,也可以三心二意,也可以乾脆逃課不去,你可以創造這次學習的現實;
  • 一段感情,你可以用心經營,也可以自私任性,也可以虛情假意,你可以創造這段感情的現實。

在這些行為的背後,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麼會做出這樣或那樣的選擇?

答案很簡單——你內在的信念,在驅使你做出各種決定。

3個句式,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更好的活出自己

信念是什麼,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信念,有點像我們常說的“三觀”,是你認為這個世界該是什麼樣子的,例如信念可以是:

  • “全球爆發疫情,國家應該履行責任控制疫情”;
  • “有錢人可以享受到更好的資源,可以得到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 “能處理好各種人際關係的人,才有更好的發展”;
  • “去補習班的孩子,應該比不去補習的考得好”;
  • “只有早起的人才是自律的”;
  • “讀書是一個人最好的出路”。

我並不想和你討論哪個對哪個錯。信念在它形成的時候,都是為了讓我們“更好的生活”而產生的。比方說你被一塊石頭絆倒了,從此你相信“我應該去平坦的路上走,這樣就會順利”;或者你相信“我應該注意腳下,下次避開石頭”;又或者“我要把這塊石頭拿走,好讓自己下次經過這裡時不被絆倒”。如果我們把“石頭”替換成“婚姻”,這些句式背後的意義也是成立的:“我應該找一個好相處的人”;“我應該多注意對方情緒”;“我要離婚,以後就不會發生這種事了”。

從這些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同樣一個事件,不同的人,可能會產生不同的信念。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我們童年早期的生活經驗奠定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媽媽的愛和接納,如果孩子總是被媽媽的愛圍繞著,那麼他便會產生“世界是好的”這樣的信念,在往後的日子裡,他更傾向於產生樂觀的信念;如果孩子總是得不到媽媽的愛,在啼哭時總是沒有人回應他,那麼他便會產生“世界是壞的,我也是壞的”這樣的信念,在往後的日子裡,他更傾向於產生悲觀的信念。“嗯,世界是壞的,沒有人愛我,所以這一切都很正常,其他人也是這樣的。”有這樣信念的人,更難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因為他還會相信“最好與他人保持距離,只有這樣,我才不會受傷”。

信念是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處世模式,讓我們無需遇到每一件事都重新學習一次,就知道自己該怎樣應對。信念就像我們內心的“導航系統”,指引我們做出各種各樣的決定。所以,無論一個人形成什麼樣的信念,都是有原因的,都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讓自己更好的適應環境,讓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

3個句式,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更好的活出自己

用3個句式,找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

寫到這裡,相信你已經發現,這個世界上有那麼多“不正”的三觀,有那麼多限制性的信念在阻礙著人們。

“人無法實現比自己夢想還要大的成就”,這裡的“夢想”就包含著你的信念。也就是說,你無法實現自己都不相信的事情,換言之,就是康德說的,現實是你自己創造的。

有一則這樣的漫畫:

男孩對女孩說:“我愛你”,

女孩問:“無論如何你都愛我嗎?”,

男孩說:“當然啦!”,

女孩開始無理取鬧,還把一盆冷水倒在男孩頭上:“這樣你還愛我嗎?”,

最後男孩傷心的離去。

女孩說:“看吧,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這個女孩的信念就是“男人都是大豬蹄子”,所以她能夠把任何男孩“變”成她相信的“大豬蹄子”,換言之,這樣的男孩是她自己創造出來的。

工作、情感、金錢、學習等等,人在各個方面都會有限制性信念。

那麼你的限制性信念是什麼呢?大多數時候限制性信念深藏不露,但是我們只要多加覺察,就能夠發現它們。

下面3個句式可以幫助你發現這些限制性信念:

  1. “只有________,才________”
  2. “應該________”
  3. “________就是________”

你只要根據句式內容去填空就可以了,下面是一些具體案例:

「關於工作」

只有得到老闆賞識的人,

算出色。

我每天都應該早來晚走,才能有機會晉升。

工作就是枯燥無味的。

「關於愛情」

只有漂亮的女人,可以獲得愛情。

愛情應該不摻雜利益。

愛情就是一個童話。

「關於金錢」

只有使用特殊手段,能從中獲利。

金錢

應該通過合理合法的手段獲取。

金錢就是世界上最骯髒的事物。

3個句式,找到你的限制性信念,更好的活出自己

你會發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都有自己的看法,這就是你的信念。信念系統操縱著我們人生裡的每一件事,使我們的大腦能自動的去思考和行動,這也是限制性信念能夠牢牢地限制人的魔力所在。人們的行動都由信念決定,良好的信念可以成就我們,不好的信念可以毀滅我們。

所以好好的進行上面句式的練習,把它運用到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有這麼多限制自己的信念!所以如果你想讓自己幸福快樂,就要學著轉變那些限制性的信念。

金韻蓉有一本書就叫《你要的是幸福還是對錯》,這裡的對錯,指的就是你的信念。如果你始終抱著你的限制性信念不放,那麼你終將錯過幸福。

當你能夠覺察到自己的現實,就是由於以往的信念造成的,那麼你就可以重新去審視自己的信念系統,選擇破舊立新,這時舊信念便鬆動了,新的信念就開始形成了。

但最難的,就是覺察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比如前面提到的漫畫裡的女孩,如果她抱著“男人都不好”這樣的信念不放,堅持認為自己是對的,那麼她將永遠都無法改變現實。所以覺察是最難且最重要的一步。

“只有________,才________”

“應該________”

“________就是________”

3個簡單的句式,就可以幫你找到並轉變你的限制性信念。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把它們套用到生活中,去探索和覺察。


作者簡介:Mitchell,愛瑜伽,愛心理學的全職媽媽,願我們都能更好的成為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