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人:隔離一天相當於抽15根菸,怎樣才能避免“悶壞”自己?

因疫情宅在家中的你,想必也經歷過煩悶焦慮、失落沮喪的情緒起伏。隨著全球持續處於隔離模式,在“悶死”病毒的同時,我們或許也在“悶壞”自己。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本週已警告說,新冠病毒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與我們共存。英國政府首席醫學顧問克里斯·惠蒂稱,英國至少在年底前仍需維持“保持社交距離”措施,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則在《科學》雜誌發文稱,間歇性社交隔離措施或需延長至2022年。

然而眾多研究表明,長時間的社交隔離會給人的身心帶來許多負面影響,往往會讓人更易抑鬱、精神錯亂、記憶力減退,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病風險,對免疫功能、細胞衰老、睡眠中斷也有潛在影響。

美國楊百翰大學心理學和神經科學教授朱莉安娜·霍爾特-倫斯塔德(Julianne Holt-Lunstad)告訴《華爾街日報》,在實驗室研究中,即使是短時間的社交隔離,也能觀察到人的血壓出現變化,壓力荷爾蒙水平和炎症頻率開始升高。

霍爾特-倫斯塔德指出,持續的社交隔離及其產生的孤獨感,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相當於每天抽15根菸,甚至會減短壽命。“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她說,因為人在出生時很脆弱,在群體裡更安全。“如果缺乏社會接觸,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反應,大腦會發出與戰鬥或逃跑相關的信號,整個人將處於高度警戒狀態。”

這也是在一些以極地研究員和航天員為觀察對象的研究中,往往能觀察到高昂、亢奮情緒的原因。但這些情緒和幹勁在中途就會急轉直下,人們對時間的概念會逐漸模糊,生產效率會下降,摩擦與衝突則會更頻繁。

人體的晝夜節律不僅與光照相關,同時也會受到社交信號的影響。南加州大學社會政策及健康教授勞倫斯·帕林帕斯(Lawrence Palinkas)指出,缺乏面對面互動其實會帶來許多壓力,但如果與一小撥人一直待在一起,比如自己的家人,這種壓力同樣會存在,小矛盾常常會被“放大”。

而對於一些特定人群來說,“保持社交距離”往往更加痛苦。南非開普敦大學心理學系主任凱文·托馬斯(Kevin GF Thomas)指出,由於無法參加面對面的心理治療、不能定期鍛鍊、缺乏必要的社會接觸等原因,原本就有心理健康問題的人,病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如患有抑鬱症的人,在居家隔離時由於無法“分心”,會更易沉溺於消極思想,強化負面情緒;廣泛性焦慮障礙(GAD)患者,則會過分擔憂外界的變化,懷疑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人,也會因為與曾暴力對待或忽視自己的人共處一室,回想起不好的記憶。

好在一些人的需求已經得到了關注。如正在實施封禁措施的英國,有學習障礙或自閉症的人就已被允許每日可出門鍛鍊超過一次,有必要的話可以離開自己所在的地區,或尋求護理和支持人員的幫助。意大利也有公園開通了預訂系統,為自閉症兒童提供戶外活動的空間。

那普通人又該如何度過這段隔離的日子呢?專家給出的建議是,比起保持“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e)”,人們應當保持“人身距離(physical distance)”,並進行“遠距離社交”。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副教授賈米爾·扎基(Jamil Zaki)指出,實驗表明,來自親友的支持可以有效幫助人們應對壓力,可以利用視頻通信軟件來進行一些非正式互動,而不是隻用來談正事。比如在Zoom上一起喝咖啡,在FaceTime上做同一道菜、一起碰杯,都是不錯的選擇。

托馬斯也認為,保持社交距離並不意味著停止所有社會接觸。但他強調,在使用社交媒體等工具時應當保持理性,不要過度瀏覽關於疫情的信息,以免放大焦慮,在進行社交活動時,也要留出個人空間,以免產生摩擦。

保持規律作息也很重要。托馬斯建議,最好不要在床上工作,白天也儘量不要在床上閱讀。同時,為了調劑隔離生活,還可以增加一些儀式感,每隔離滿一週,可以適當地犒勞一下自己。

華盛頓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喬納森·坎特(Jonathan Kanter)還建議,平時可以多去關心和幫助他人。慷慨助人不僅對受助者有益,也有助於增強施助者的幸福感,加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

斯坦福大學的扎基則認為,儘管在疫情期間,爭搶物資時有發生,但總的來看,善意仍然多於自私與暴力。換個角度來看,保持社交距離本身也是善意之舉,比如身體健康的年輕人面臨的風險相對較低,但他們依然選擇自我隔離,這是對更易感人群的善意保護。

界面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