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董華亭

董其昌,字玄宰,號思翁、思白,別署香光居士,華亭人,“雲間派”代表書家,才華橫溢,工詩書,通禪理,精鑑藏,為書畫一代宗師。董其昌書學思想的核心為“以禪喻書”,其中包括三個方面,其一是“淡”,認為淡是書法審美的最高境界;其二是“熟後求生說”;其三是“頓悟說”。

雲間董華亭

董其昌初入書道便上追晉人,一生紮根於以二王為代表的文人流派書法傳統中。在學書之路上,凡是符合他“淡”的審美標準,屬於天真、自然、率意的古代書家,從鍾繇、二王父子到張旭、顏真卿、懷素、蘇軾、米芾等人,董其昌皆認真學習,取長補短,晚年依然在孜孜不倦的臨習《閣帖》,終成帖學書法的集大成者。董其昌書風的形成與他在用筆、結字、章法和墨法等方面所作出的探索有著很大的關係。董其昌用筆講究“虛靈”,他認為只有“不使一實筆”才能有“無垂不縮,無往不收”的千變萬化;章法上講究疏密相間,受楊凝式的影響,增大字距、行距,強化視覺上黑白、虛實的對比效果;結字方面力主米芾集古字的方法,講究精微、緊密而有勢,歧側反正;用墨淡潤而神韻反出。這便是董其昌書法的風格特徵,既表現了禪意又反映了書卷氣,既風采卓然又滿是自然的率真之趣。

雲間董華亭

董其昌的傳世書作不少,且各時期的風格不同。青年時期也就是40歲之前的董其昌處於積累階段,在結識了一群著名的收藏家後,董其昌藉此機緣得見歷代法書名跡並借出臨寫,書藝和眼界都由此提升。40歲至60歲的二十年間是董其昌廣泛師法古人並提煉出自我體悟的發展階段,代表作品:《唐柳宗元詩》、《仿懷素體書唐人絕句卷》、《臨古卷》、《癸卯臨雜書冊》等,這一時期的作品以行草為主,臨、創皆有,書風平和、空靈,以秀美見長。晚年的董其昌更多的取法蘇東坡的自然率意,行草書多用幹筆淡墨,意境比之從前更加清淡幽遠,代表作品:《東方朔答客難卷》、《五言詩軸》、《張九齡白羽扇賦卷》、《臨顏真卿爭座位帖》等。

雲間董華亭

董其昌青年時期便立志要突破“吳門書派”,這一願望直至中年以後董其昌才開始營構自己的書法流派,他將“雲間籍”的書家串連在一起,後世將其稱為雲間書派,但這些書家之間並沒有多少師承關係和整體聯繫,這是董其昌之前的雲間派,是王世貞以擁有云間籍的陳璧和二沈推衍成的雲間書派,66歲的董其昌鄭重推出莫如忠、墨雲卿父子後,雲間書派才算真正形成,雲間書派才成為一個可以與吳門書派抗衡的實體。董其昌的時代正是明末個性解放的時期,雖然董其昌的書法在當時負有盛名,但北有邢侗、米萬鍾,南有張瑞圖,後出現了黃道周、倪元璐、王鐸等人,均沖淡了對於董其昌書法的崇拜,直至清代康熙年間,帝王推崇使董其昌的書法真正風靡,而此時的雲間書派不再以籍貫為界,也不再與王世貞提到的那幾人有關,而是真正的董華亭書風的流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