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1894年甲午戰爭,日本軍費緊張,大量日本民眾購買國債與捐款,籌措的軍費佔到了總額的50%以上。

1904年日俄戰爭,日本推行非常特別稅法,民眾繳納的稅金達到上一年度的兩倍,以傷亡近十萬人的代價取得勝利。

1931年九一八事變前夕,東京帝國大學的學生認為可以開戰的比例高達88%。

1941年日本奇襲珍珠港得手,消息傳回國內,與強大的美國成為對手,日本民眾並未恐慌,反而頗感自豪。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這些都是日本歷史學家、東京大學教授加藤陽子在其著作《日本人為何選擇了戰爭》中的內容。

從甲午戰爭到九一八事變,再到太平洋戰爭,直至日本戰敗,日本人為何一次次選擇戰爭。

上至頂尖的優秀人才,下至平民百姓,為何都認為“戰爭才是唯一的出路”,這位日本歷史學者給出了答案。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甲午戰爭,第一次與大國的正面對決

1860年,垂垂老矣的大清朝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在簽訂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後,迎來了近二十的和平時期,但腐朽的清政府並未抓住這一機遇,在紛紛擾擾中浪費了大好時光。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迅速向西方看齊。

兩個東亞文明古國自此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1894年,以朝鮮問題為導火索的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戰爭持續了九個月,從平壤戰役到黃海海戰,再到旅順失陷,清朝政府痛下血本組建的北洋水師被日本人全殲。

為了避免避免重蹈國都淪陷的覆轍,年逾古稀的李鴻章拖著病體遠赴日本本州島最西端的馬關,代表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甲午海戰

初次與大國進行戰爭取得勝利,給予了日本人極大的自信。而從戰爭中獲得的利益更是讓整個國家為之癲狂。

通過在吞併的臺灣和朝鮮建立“總督府”,增加了數以萬計的官員崗位,對於一些政黨中沒有行政職位的成員,極具吸引力。戰爭獲得了總計3.6億日元的賠款,而當時日本一年的財政預算也不過1億日元。加上通商口岸的開設,日本進出口額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不斷上升,在1885年時,這一比重僅為5%,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以飆升到了15%。

總而言之,甲午戰爭使得日本經濟加速增長,使每一個日本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好處。

日俄戰爭,向西方列強露出獠牙

甲午戰爭十年後的1904年,日本迎來了另一個強大的對手,沙皇俄國。在那個年代,處於不平等地位的弱小國家是沒有資格在大國設立大使館的。日本雖然在甲午戰爭中取得勝利,但在龐大的沙俄帝國眼中,依然不止一曬。日本人根本沒有討論滿洲的資格,沙俄對日本關於東北問題交涉的態度粗暴而強硬。

為了籌措戰爭經費,日本推行非常特別稅法,民眾積極響應,繳納的稅金達到上一年度的兩倍。日本陸軍傾其所有,不宣而戰,動員40萬軍隊,以傷亡近20萬的代價取得了戰爭勝利。

在中國的國土上,上演一出帝國主義之間的戰爭,而清朝政府只能採取中立的態度,那個混亂的年代是多麼的諷刺。更諷刺的是,當時清朝的官僚,甚至還主動向日本提供資金支持。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大連日俄戰爭遺址

戰爭之後,俄國的特權一去不復返,東北地區以“帝國主義列強,歡迎光臨”的姿態開放了。

而日本無疑是獲利最多的那一個,儘管對於日本要價30億日元的戰爭賠償,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個子都沒付。

侵華戰爭,倭寇的野望

1929年10月,以紐約股市暴跌為起點,大蕭條在全球蔓延。1929年,日本普通農家的年均收入是1326日元,而到了1931年,收入居然下跌到了650日元。日本全國失業率達到整個工業界勞動力的15%,城市的失業率甚至兩倍於此。

民眾的不滿情緒日益高漲,迫切地需要扭轉經濟,徹底解決滿洲問題就是一種方式。對於是否可以訴諸戰爭,日本精英的代表,東京帝國大學的學生認為可以的比例高達88%。

1931年9月18日,一個經過精心挑選的日子。東北軍統帥張學良連同11萬東北軍精銳正駐紮關內,南京的蔣介石正坐鎮南昌指揮著30萬大軍。日本關東軍參謀長石原莞爾在未知會日本內閣的情況下率領總兵力不足萬人的關東軍發動奇襲。蔣介石令張學良放棄抵抗,率東北軍撤入關內,將東北三省拱手送給了日本。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日本政治家的搖籃,東京大學

因為東北的軍事擴張行動,日本政府同意大規模赤字預算,日本經濟因此重振,加之廉價日元的幫助,日本的經濟恢復得異常迅速,從1930年到1936年,日本經濟增長了50%,各式各樣的工業品大舉進入美國和亞洲市場。

但西方國家的關稅壁壘和中國如火如荼的抵制日貨運動,讓日本人感到如鯁在喉。為了進一步攫取中國的戰略資源,1937年7月,日軍蓄意製造衝突,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戰爭開始。

日本人原以為中國會像放棄東北那樣迅速投降,但這一次錯了,中國人堅定的決心和思想,支撐起了這個國家。

太平洋戰爭,日本蛋碎

日本昭和天皇可能是當時最關心戰爭如何結束的日本人,在日軍深陷中國戰場的同時,為了促成對美作戰,日軍陸軍軍部在御前會議上講了一個歷史故事。他們提的是德川家康時代的“大阪冬之陣”,如果維持現狀不開戰,國力將會進一步拉大,不如趁現在賭一把。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再次施展背刺絕技,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隨後,日軍大本營立即通過廣播發布臨時新聞。

從1937年到1941年,日本戰爭規模不斷擴大,然而日本國內生活卻相當優渥,工業生產增加了15%,重工業的發展尤為明顯,大部分人民對他們的領導人充滿信心。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日軍偷襲珍珠港

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的竹內好聽過廣播後,在自己主持的雜誌上寫了一篇文章,對於向美國宣戰,他的感覺是神清氣爽。小說家伊藤整在開戰第二天的日記中寫道:“今天每個人都面帶喜色,頗為快活,與昨天完全不同”。佃農阿部太一專門停下手中的農活,花費半天時間看了報紙。橫濱市的站務員小長谷三郎聽到消息後,內心彷彿歸於寧靜。日本不同階層的人對開戰的反應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與美國這樣強大的對手開戰,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最終,擁有強大戰爭潛力的美國給近半個世紀未嘗一敗的日本人狠狠地上了一課。

後話

日本人選擇了戰爭,給東亞各國人民造成了嚴重的創傷,自己也深受其害。

但日本人至今都未如同德國那樣正視這段侵略歷史,戰犯的牌位依然供奉在國家神社裡,對外擴張為每一個日本人都帶來了切身利益或許就是原因之一。

日本軍國主義發動戰爭,普通人熱愛和平?日本:我這裡沒有普通人

對於這個戰後迅速步入發達國家的鄰國,你有什麼樣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