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正宗的陝北黃饃饃製作方法快來嘗試一下做法吧!

中國自然地理的多樣變化讓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中國人享受到截然不同的豐富主食。從南到北變化萬千的精緻主食不僅提供了人身體所需要的大部分熱量更影響了中國人對四季循環的感受帶給中國人豐饒,健康充滿情趣的生活。

最正宗的陝北黃饃饃製作方法快來嘗試一下做法吧!

山西丁村,中國最古老的村落主婦們最會製作麵食。丁村人把加工成粉末狀的穀物都稱之為面。穀物加工的歷史已有上萬年附近曾出土過最古老的石墨盤。至今,同一形制的磨盤還在使用。石墨將穀物研磨成粉末在用篩過濾掉粗粒雜質真正意義上的麵食才得以出現。山西是多山少川的內陸地區蔬菜品種少家庭主婦們沒有條件在副食上進行調劑為了提高全家人的食慾只好在各種麵食的製作手法上變換花樣。一樣麵食百樣吃,加工成餐桌上的美食,那些花樣眾多的美食無不讓人感到纖巧細手的靈動和聰明睿智的豐富想象。

最正宗的陝北黃饃饃製作方法快來嘗試一下做法吧!

在綏德縣雜糧和小麥是餐桌上的主角它們被陝北人變換成各種花樣。綏德盛產糜子,黃饃饃就是用糜子面做的饅頭糜子又叫黍,因為耐旱成為黃土高原最主要的農作物。8000多年前,黃河流域就開始種糜子,糜子蒸煮成飯口感略差但是這個本土食物在過去是陝北人最家常的主食。糜子分軟硬兩種,硬糜子與軟糜子按七比三比例混合清水浸泡一夜之後上碾還要再細細地篩一遍才能使用,炒過的糜子會散發出自然的清香揉完的糜子面要在缸裡發酵一夜包上被子效果最好。

最正宗的陝北黃饃饃製作方法快來嘗試一下做法吧!

​陝北黃饃饃的做法

紅豆500克,鹼面一小捏,糜子面500克,紅棗100克,麵粉250克,黍子面100克,白砂糖適量,小蘇打一小捏,酵頭200克。

  1. 紅棗洗淨,浸泡約2小時;
  2. 然後將紅棗蒸熟去核;
  3. 紅豆洗淨同樣浸泡2、3小時;
  4. 然後將泡發的紅豆與去核蒸熟的紅棗倒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同住,一直煮到紅豆出沙,再根據自己的口味決定是否再加入些白糖,若加入白糖的話需把糖和鍋裡的東西攪拌均勻後再轉小火續煮5分鐘;
  5. 然後去汁搗碎後晾涼備用;
  6. 將糜子面與黍子面盆中混合均勻,加入250克麵粉,加入酵母和酵頭,用溫水和麵,和至不軟不硬即可;
  7. 放置室溫25度以上的環境下發酵6小時以上,體積約為發酵錢的2倍,然後往麵糰裡分別加入一小捏面鹼和小蘇打然後將麵糰揉均靜置20分鐘(冬季的時候可以將和麵團的容器放在鍋中稍微焐一下);
  8. 將和好的面揪成60克一個的劑子;
  9. 在其中包入40克的餡料(劑子:餡料=3:2);
  10. 團成圓形;
  11. 收口向下;
  12. 放入鋪好屜布的鍋中;
  13. 水開後放上包好的黃饃饃,大火蒸約20分鐘即可;
  14. 關火後不要馬上打開蓋子,虛蒸3分鐘後再打開,取出黃饃饃晾涼即可食用。
最正宗的陝北黃饃饃製作方法快來嘗試一下做法吧!

世代以來,高原上的五穀雜糧都是人種天養,產量低、品質高。怪不得老老漢說“材料好,饃饃才好吃”這是家鄉文化印記。做了陝北的黃饃饃,歌曲自然也要應景一下下啦!吃著親手做的黃饃饃聽聽《我的陝北》還真別有一番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