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詳細構成

區塊鏈的Token出現代表著資產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遷徙

“新基建”詳細構成

最近“新基建”這個詞再次火熱到發燙

主要的原因在於,國家高層在短短的一個月內數次提及這個詞:

2020年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推進智能、綠色製造。

2020年2月1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打造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加大試劑、藥品、疫苗研發支持力度,推動生物醫藥、醫療設備、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

2020年3月23日,中央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2020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要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其實要說到這個“新基建”,還真不是特別新的概念。在早2018年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就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含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方面”,並簡稱“新基建”。在之後的工作報告或者會議中就會常常提及。

提到“基礎建設”大家非常熟悉,因為它是我們最常提到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馬車之一,傳統主要是指“鐵公基”。

“鐵公基”主要是指鐵路、公路、港口、碼頭、機場、隧道等的傳統基建。

既然是新基建,就一定與傳統的鐵公基不同。逐漸的“新基建”的內容不斷明確和細化,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基礎建設:

信息基礎設施

融合基礎設施

創新基礎設施

樹哥分別對這三個方面的基礎設施進行解讀和分析:

一、信息基礎設施

互聯網出現的這幾十年,其實就是人類社會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遷徙的過程。

新浪、頭條等出現代表著新聞媒體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遷徙

淘寶、京東的出現代表著商業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遷徙

微信、QQ的出現代表著社交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遷徙

區塊鏈的Token出現代表著資產從物理世界向數字世界遷徙

未來就是一個數字的世界,一些都會轉化數據和信息的形式。

而信息基礎設施則成為一切未來數字世界的基礎。

所以,需要建設新型的信息基礎建設,來支撐未來數字世界的發展。

新型信息基礎設置分為以下三類:

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

新技術基礎設施

算力基礎設施

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包含:

5G,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

物聯網,物品與物品之間的聯網,被稱為“萬物互聯”

工業互聯網,通過互聯網把設備、工廠、供應鏈和用戶連接起來

衛星互聯網,通過衛星通信組成的互聯網

新技術基礎設施中包含:

人工智能,研究以人類智能相似的反應機制的智能機器

雲計算,通過網絡集合算力來處理用戶數據計算和處理任務

區塊鏈,通過非對稱加密,P2P網絡和分佈式數據庫等技術形成的系統

二、融合型基礎設施

誠然,通過幾十年高速發展,已經建設成為了遍佈全球的信息基礎設施,和海量的數據。

但這樣的基礎還還遠遠不能成為未來數字世界的基石,還存在著各個各樣的問題,尤其是“信息孤島”的現象廣泛存在:

應用數據孤島:不同的應用軟件產生的數據放在不同的存儲數據,應用之間的數據特徵不同,互通困難。

管理數據孤島:為了保護生產信息而形成的各個備份、容災、歸檔、開發、分析系統多中數據冗餘,這些不同用途、不是同目的的數據之間的同步和管理容易形成孤島。

存儲數據孤島:企業系統的更新存在於多種存儲設備,由於生產環境、非生產環境、雲環境和邊緣環境的不同,這些數據可能存儲於不同的位置,不同的運營商,帶來的信息孤島問題。

當前網絡上有著諸多“信息孤島”,這樣的信息孤島會阻礙信息之間的流動,就沒有辦法實現業務遷移和各種業務的融合,就會從根本上制約形成真正的“數字世界”。

只有建立融合型的基礎設施,從底層解決“信息孤島”問題,才能實現各種業務的融合,實現“數字世界”中的基本場景。

融合基礎設施是指深度應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改造的傳統基礎設施,例如:

智能交通基礎設施

可以通過融合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建設多維監測、精準管控交通管理系統 ,可以實現信號聯網聯控、智能視頻監控、交通誘導、運營車輛聯網聯控、車聯網、智能駕駛、基於AR的立體防控體系、無人機巡邏等等多種功能。

現有的多系統多杆路也可以改造成一個多功能杆件可集路燈、信號燈、道路監控、5G基站、V2X、一鍵報警、人臉卡口等設備於一體 。

智能能源基礎設施

當前我國新能源發展迅猛,但在新能源的基礎設施方面還有所欠缺。例如,我們雖然已經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網絡,但截止到去年底,充電樁僅有120萬個,與新能源汽車380多萬的保有量相比明顯不足。更不論有些充電樁故障及無法無法問題。

根據國家四部委引發的指南文件,要求到2020年需要新建超過1.2萬座集中式充電樁,480萬個分散式充電樁,至少滿足500萬量的電動汽車的充電需求,預計2020年的充電樁投資將超過100億元。

三、融合基礎設施

在互聯網投資熱潮的這一些年,有一個模式“C2C”非常火爆,但它的含義並不是“Customer to Customer”,而是“Copy to China”。

具體是指,有一些在歐美國家比較成功的商業模式直接可以拷貝在中國進行運作的案例,例如:

搜狐 Copy 雅虎

百度 Copy 谷歌

淘寶 Copy eBay

美團 Copy Groupon

滴滴 Copy Uber

當然,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樣的情況已經有所改觀,也出現了一些“Copy from China”的案例。但不可否認,中國企業通過 “模式創新+海量用戶”方式獲得成功的案例更多,而一些基礎技術創新獲得成功案例相對就少一些。

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國家這次把創新基礎設施放在新基建的範疇之中,就說明將要著手解決這些問題。

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製的具有公益屬性的基礎設施,比如: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是為探索未知世界、發現自然規律、實現技術變革提供極限研究手段的大型複雜科學研究系統。

目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已佈局建設55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基本覆蓋重點學科領域和事關科技長遠發展的關鍵領域。

例如: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高能同步輻射光源、硬X射線自由電子激光裝置、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超重力離心模擬與實驗裝置、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

科教基礎設施

我們通常說“科教興國”,意思就是通過科學教育的方式培養出一大批有著科技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案、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的人才。而這些人才大多都是通過學校教育而來,所以科技教育基礎設施就是是保障學生的參與的科學教育的基礎性設施。

科教基礎設施一般包含:科學實驗室、科學探究室、理化生實驗室、科技創新實驗室、植物園、天文臺、地質園、生物標本展廊等。

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產業創新是指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技術創新為基礎,在企業和企業之間,在產業和產業之間,以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和商業融合發展。其中以華為公司、阿里公司等公司為其中的佼佼者。 例如,華為公司在5G通信、軟件、芯片上已經全產業鏈有所作為,並在光計算、DNA存儲、原子製造的前沿科技方面有所研究。

總結:“新基建”是相對於傳統基建而言的新興的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含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三個方面。其中信息基礎設施包含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融合基礎設施則包含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智能能源基礎設施,而融合互聯網則包括重大科技55個基礎設施、科教基礎設施、產業技術創新基礎設施等。

“新基建”是我們國家未來十年會以舉國之力來投入和發展,也是中國將來屹立在世界之林的基礎,需要我們全國各產業人員為止而努力。

尤其作為區塊鏈的從業者,提供數據海量存儲的工作人員,這些技術將是未來“數字世界”中底層的底層,大數據中心則是這些數據的物理倉庫,必須提前佈局提前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