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在2020,我們確實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這樣一場帶有團結意味的音樂會。

文 | 林銘豪 吳敏霞 趙垠垠

編輯 | 沈小山

再過不久,跨越時空界限的“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線上演唱會將透過互聯網聯通世界各地,成為一場史無前例的線上音樂會。這場由美國天后級歌手Lady Gaga連同世界衛生組織一同策劃,聚集了包括比莉·艾利什(Billie Eilish)、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以及朗朗、陳奕迅、張學友在內各國知名音樂人的慈善音樂會由4月7日初次宣佈時的演出陣容迅速擴大成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演唱會。

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正如不少人驚呼的那樣,或許“One world”將成為35年前的那場Live Aid的復刻版,成為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性音樂會。

從Live Aid到One World:更迭的音樂人,不變的音樂精神

20世紀80年代,西方世界正經歷著二戰後的上升期,經濟繁榮、娛樂文化盛行,一切似乎都十分美好。但彼時的世界仍未擺脫冷戰的陰霾,舊秩序的戰爭與掠奪帶來的創傷仍深刻影響著諸多國家及地區。在非洲大陸,嚴重的乾旱導致了大面積的饑荒,包括兒童、婦女在內的數以億計人正飽受著發達國家難以想象的貧窮與飢餓。

極端懸殊的全人類貧富分化問題刺痛了那一代的西方音樂人的心,在1984年聖誕節,英國搖滾樂手鮑勃·吉爾多牽頭創作了一首名為《Do they know it’s Christmas》的公益歌曲為非洲難民籌款,由此在西方世界植下一顆以音樂呼喚人文關懷的種子。其後,邁克爾·傑克呼應大洋彼岸的歌聲,連同遜鮑勃·迪倫、萊昂納爾·裡奇、史提夫·汪達、保羅·西蒙等象徵著80年代歐美流行音樂巔峰的歌手唱出了經典的《We are the world》,在西方音樂界喚起了一場大規模的人道主義援助行動。隨著越來越多音樂人的加入,鮑勃·吉爾多的種子最終萌發為足以載入人類史冊的Live Aid慈善音樂會。

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1985年Live Aid現場

1985年的Live Aid絕對是歷史性的,從英國場到美國場,音樂會的世界接力時長達16小時,100多個國家的電視臺參與直播,全球超過15億人收看,籌得8000多萬美元捐款。邁克爾·傑克遜、麥當娜、鮑勃·迪倫、U2、皇后樂隊、滾石等那些在80年代流向音樂歌壇上熠熠生輝的明星都無償為這場演唱會貢獻了最佳的演出,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中皇后樂隊那場震撼人心的演出便出自於此。除此之外,Live Aid的號召力輻射到世界各地,在那個互聯網還不發達的年代,不管是在音樂上已有建樹的歌手還是寂寂無名的新生樂隊,都自發地為非洲受苦人民而歌,包括由羅大佑、李宗盛等臺灣音樂人創作的歌曲《明天會更好》也是這次世界樂壇氛圍的衍生作品。

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滾石樂隊主唱米克·賈格爾和蒂娜·特納在Live Aid表演

轉眼間35年過去,當“One World”音樂會橫空出世,它喚醒的不僅是一代人對於Live Aid那種人類以音樂藝術共同面對困難的感動和激動和念想,更是因為在新千年後我們第一次發現Live Aid的音樂精神在新世代的音樂人身上延續了下來。儘管這次“One World”仍能看到披頭士樂隊的傳奇貝斯手保羅·麥卡特尼、曾以《獅子王》主題曲紅遍全球的英國樂壇常青樹艾爾頓·約翰以及加拿大天后席琳·迪翁等老輩份歌手的演出,但整場音樂會無疑是屬於年輕一代音樂人的。

Lady Gaga、Taylor Swift等人不過30歲出頭,而年紀更小的Billie Eilish則僅有19歲,她們都是當下歐美流行樂壇活力的代表;而同樣有份參演的郎郎、陳奕迅等中國音樂人本身也代表著華語樂壇中的新生中堅力量。雖然以線上形式實現的 “One world”音樂會可能難以複製Live Aid那種人潮聚集、振臂疾呼的宏大場面,但從目前的演出陣容來看,它將藉由互聯網將各國新生代音樂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為我們這個時代呈現一場不遜色於Live Aid的演出。

1985年Live Aid現場

2020:世界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Live Aid

20世紀80年代,在全球意義上看,一場Live Aid或許仍然稱不上必須,但在2020,我們確實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這樣一場帶有團結意味的音樂會。

在Live Aid成功舉辦後,世界漸漸變得更加開放及包容。但這次全球流行的疫情卻仍對人類敲響了警鐘:世界並非如我們想象的那樣美好。對疫情的恐懼開始演化成為人與人之間的排斥與歧視。這段時間以來,指責與謾罵已經成為一種常態,而這種對立情緒不僅毫無意義,還會給人類帶來信任危機,甚至有不少學者認為疫情將會加速逆全球化的與極端民族主義的浪潮。“One World”的籌辦則是化解這場橫亙於全人類之間的信任危機的契機,正如《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所說:“為阻止全球災難,我們需要重獲失去的信任。”世界是一體的,沒有人是一座孤島。而如何才能成功凝聚起渙散的人類共識,音樂給出了答案。

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2020 年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音樂沒有國界,無分彼此。鮑勃·吉爾多夫曾說過:“Live Aid是對人類的救贖。” “One World”亦然。尤其在疫情將全人類都裹挾在其中的現狀下,“One World”的救贖意義是全球性的,每一個人都需要團結起來,以同樣平等而包容的心態去面對疫情的挑戰。如35年前Live Aid傳達出來的精神那樣,用音樂共鳴呼喚對責任的擔當。WHO選擇Lady Gaga作為音樂會發起人,除了她本身的地位和影響力,更重要的是對她過往用音樂傳達平等與自由理念的肯定。音樂也本該如此,就像諾獎評委會讚賞鮑勃·迪倫“以一種如此確信的力量歌唱愛,讓所有人都希望擁有這種力量” 那樣,偉大的音樂是偉大的藝術,而這種藝術能呼喚美好,帶給不同膚色、種族、國籍、性別的人以平等互愛的力量。

Lady Gaga接受吉米·法倫採訪時表示:“我想告訴這個全球共同體,我們正見證著醫學界所做出的英勇的付出,就讓我們花這麼短短一秒,一起來感受、致敬這一勇敢。當前不僅是歷史性的一刻,更是文化性的時刻,而且是友好的一刻。最後,我還想通過這一特殊的演出慶祝人類的勇敢。”

Live Aid已經落幕, “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 ”正要登場,表達對世界明天的祝福與對人類不屈勇氣的致敬,這回我們都能參與其中。

來源 | 南都週刊

END

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時隔35年,這場演出絕不僅僅是Live Aid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