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功夫是想出來的

太極拳功夫是想出來的

作者馬權友


太極拳功夫

是想出來的

文/馬權友

太極拳功夫是怎麼修煉出來的?應該說,是苦練加“想”。不苦練什麼也沒有,苦練是前提,“想”是保障,確切地說太極功夫是“想”出來的。想什麼?想出意念,想出想像,想出感覺。怎麼想?要麼自己悟,結合拳理行拳,不斷總結規律,漸悟太極真諦,要麼有明師指點幫助去"想"。找什麼樣的明師?明師要身上有東西,並能明白地講給你。明師就是一本活書,要珍惜這本書,讀懂這本書,從中學到想要的東西。

一、練拳必須給意念

練拳時要意在先,給意念,給什麼意念?一是為養生,意想領氣行。或是意想讓內氣繞丹田內轉,或是意想讓內氣走帶脈,或是意想讓內氣沉腳下,或是意想讓內氣達末稍,這既是拳術蓄勁、催勁所必須的,更是養生所求的為讓氣血通暢。我們打一個比方,內氣就如一輛汽車,經絡就像車道,意念好比是司機,當你還沒有練就內氣充足的時候,道路還不夠暢通,司機只能走走停停,摸索著前進,時間長了,道路通了,司機就隨心所欲了。二是為防身,意念想“無人似有人”,行拳好似在實用,一招一式,你來我往,或攻或守,活靈活現。這樣眼有神氣,拳有韻味。

二、練拳需要加想像

練習太極拳時,加入想像是非常必要的,它能讓習拳者進入天人合一的忘我狀態,也能幫助更好掌握拳技,提高練拳水平。很多太極拳動作名稱也都融入了想像因素,如野馬分鬃、白鶴亮翅、玉女穿梭等。我在傳授弟子太極拳時,經常提示大家加入想像,如做白鶴亮翅時,我讓大家加入想像,想像身處曠野行拳,眼前風起雲湧,天人合一。這樣以來,我們的動作是必大而慢,圓而滿,彰顯大氣磅礴的拳勢。行拳想像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太極拳理。比如我們理悟虛領頂勁和松肩墜肘時,可以想像我們行拳好比站在山頂,手中有重物,要頭上頂夠天,手拋物山谷。這樣,頭必上頂,而肩臂松墜,形成對拉,太極味便十足。

三、想出奇妙感覺來

人們常說,只要能想到,就能做到,這話一點不假。我們練拳多悟多想就會產生奇妙的太極感覺來。太極感很多,也因習拳者所處的太極水平層次不同太極感也會不同。如通過身體肌肉大松產生“骨肉分離、骨升肉墜感,通過想像,意領身隨、氣沉丹田產生胸空腹實的內氣包身感。下面重點提示一下"空氣阻力感”和“內氣扎地感”。因為這兩個感覺關係到太極拳兩個重要問題,既“腰主宰”和“下盤穩固”。

以腰為主宰是任何一種太極拳都強調的,儘管練法各有不同,但都離不開腰勁的運用。太極拳論就講:“命意源頭在腰隙,刻刻留心在腰間。”因此,我們在行拳時要想著動作有空氣阻力,身如膘粘,這樣以來,動作就會慢下來,運勁如抽絲,漸長腰勁。提到留意腰間,就是時刻要想著“後撐命門”這一絕密。

功夫出自下盤,練功從下盤開始。太極拳和形意拳、八卦掌都屬內家拳,三者都注重下盤練習。形意拳練三體式,八卦掌練轉樹,太極拳練下沉勁,都是為了下盤穩固。練習太極拳時,要想著身體放鬆,體會內氣下沉入地,兩腳扎地,穩固下盤,上體松輕,出手行雲流水,邁步如貓行,腳輕如履薄冰。

總之,練太極拳傻練不行,要巧練,巧練是什麼?巧練就是要多“想”,“想”出太極功。

(本文作者馬權友)

太極拳功夫是想出來的

太極拳功夫是想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