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個品牌競相試水 資本市場青睞有加 下一個風口會是“人造肉”嗎?

多個品牌競相試水 資本市場青睞有加 下一個風口會是“人造肉”嗎?

近日,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人造肉”產品。受訪者供圖

多個品牌競相試水 資本市場青睞有加 下一個風口會是“人造肉”嗎?

近日,肯德基宣佈在中國內地市場公測“人造肉”產品“植培黃金雞塊”。受訪者供圖

□信息時報記者 劉芳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機、低碳、環保等方向逐漸成為新一代消費者的選擇,這一趨勢在歐洲等發達國家尤其明顯。“人造肉”的出現,則正好迎合了前瞻消費者的需求。日前,肯德基、星巴克、棒約翰等連鎖餐飲品牌紛紛進入“人造肉”市場,在餐飲行業引起廣泛關注。

多品牌競相試水

去年五一節期間,人造肉概念第一股Beyond Meat在納斯達克首發上市, “人造肉”熱潮從大西洋彼岸卷向全球。短短一年的時間,“人造肉”市場愈發成熟,市場規模逐漸擴大。在今年五一節前夕,來自國內外的多家餐飲品牌競相推出了“人造肉”產品,引起了消費者的廣泛關注。

日前,肯德基宣佈在中國內地市場公測“植培黃金雞塊”。肯德基表示,“植培黃金雞塊”其原材料就是“人造肉”,主要成分為大豆蛋白、小麥蛋白和豌豆蛋白,產品不含膽固醇,且接近肉類口感。隨後,星巴克也在中國市場推出一份新的基於植物蛋白的“人造肉”午餐菜單,產品主要由BeyondMeat生產。據悉,這是星巴克首次在中國推出“人造肉”產品。

除了國際連鎖品牌,國內的餐飲品牌也瞄準了“人造肉”這一市場。去年中秋節,雙塔食品(002481)首款國產人造肉月餅一登陸電商平臺便迅速售罄。近日,國內高端速食品牌“拉麵說”與中國植物基科技公司“Vesta未食達”旗下植物肉品牌燴粹HUICUI合作推出一款“人造肉拉麵”。據悉,兩萬份產品上線僅1分20秒便售罄。

據瞭解,目前市場上的“人造肉”分為植物肉和培育肉兩大類,其中以海外公司為代表的植物肉擁有較為成熟的製造技術。“但中國人造肉發展也有著自身的優勢”,中國植物性食品產業聯盟秘書長薛巖表示,“以植物肉為例,植物肉原料是以大豆、豌豆等豆類品為主的拉絲蛋白,而全球大豆蛋白加工近50%在中國,主要以山東、河南地區為主。這樣在成本上為中國植物性人造肉提供了多種便利及可能”。

資本紛紛佈局“人造肉”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美國大量肉類屠宰場加工廠關閉,作為肉類的健康替代品,植物肉正越來越受到大眾認可。尼爾森數據顯示,在截至4月18日的一週內,美國植物性肉類替代品銷量較去年同期猛增200%,且在8周內猛增265%。

消費市場需求猛增,“人造肉”概念在資本市場更是備受矚目。金融終端數據顯示,目前A股共有36只人造肉概念股,包括大康農業(002505)、京糧控股(000505)、雙塔食品等企業。

雙塔食品此前表示,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植物蛋白類產品的營養價值高,受到人們的喜愛,今後幾年我國保健品市場對植物蛋白的需求將會有進一步增加的趨勢。

從資本佈局看,今年3月,人造肉創業公司Impossible Foods獲得了約5億美元的F輪融資,自成立以來,公司已獲得了近13億美元的融資。隨後,國產人造肉公司“星期零STARFILED”也宣佈獲數千萬元融資。星期零方面表示,這是國內創新型人造肉公司完成的最高金額融資。

消費者態度各不相同

顯然,面對日益同質化的食品、餐飲市場,植物肉作為一個創新性食材,引發了消費者的無限好奇。記者通過在社交平臺搜索發現,目前大多數消費者對植物肉還是以“嚐鮮”為主。一方面對植物肉的味道保持好奇,另一方面對植物肉的價格仍持觀望態度。

“植物肉相對於真肉來說更加健康。”有網友“嚐鮮”後公開分享表示,“人造肉簡直是減肥人士的福音。現在減肥期間也可以實現無負擔地大口吃肉了”。有網友表示:“吃起來味道竟然絲毫不輸真正含有雞肉的黃金雞塊。”

微博認證為“營養醫師”的網友表示:“植物肉套餐,我也想去嚐嚐鮮。”他認為,長期吃“人造肉”(植物肉)代替正常肉是否有益健康呢?目前還沒看到像樣的研究,有待於繼續觀察。

記者採訪發現,在線下同樣有消費者對“人造肉”的營養價值存疑。有消費者表示:“看到越來越多的品牌推出植物肉,但對於它們能否滿足個人所需要的蛋白質等營養是比較擔心的。”

不僅如此,“人造肉”的價格更是消費者們關心的問題。如星巴克已推出5款人造肉產品,最低價格59元。不少網友看到價格後直呼:“人造肉比真肉還貴!”

或將成為下一個風口

歐睿數據顯示,全球人造肉市場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增長了18%和22%。而Marketsand Markets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植物性人造肉市場規模約121億美元,預計以每年約15.0%的複合增長率增長,到2025年或將達279億美元。

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主任王守偉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人造肉”是未來食品的標誌性產品,具有極大的商業化潛力。

在薛巖看來,“在去年的非洲豬瘟和今年疫情全球蔓延的大環境之下,肉類市場從育種、飼養到屠宰和運輸都受到影響,市場供應價格波動明顯,人造肉在國內的發展迎來非常好的契機”。他認為,當植物肉價格比普通肉類更低且口感相差無幾時,植物肉就能在中國市場大規模推廣,“這將在未來兩年內實現”。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人造肉”發展處於初級階段,中國一些公司也瞄準了這個巨大的市場。從宏觀面上來,人造肉一定會成為一個非常好的補充型產品。通過國標及國際認證後,會更受到消費者的接受。

“目前,整個中國的‘人造肉’還沒有完善的供應鏈和產業鏈。它現在基本上都是以引入、合作為主。”朱丹蓬指出,由於“植物肉”的國標尚未出臺,產業端尚未完全完善,這時候更需要企業自我約束以及自我嚴格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