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看有些學校給有編教師發榮譽證書,而無編不發榮譽證書的問題?

心中只有祖國


你好,我來回答一下。我覺得你的問題中“有些”這個詞可以去掉,

幾乎沒有學校把榮譽證書發給無編教師,尤其是縣市級以上的獎狀。

為什麼會這樣呢?正如很多人說的那樣,沒有編制的老師也有乾得很好的呀?憑什麼就不能發給他們獎狀?對於這個問題,行內人都知道什麼原因,只有行外人不懂。

說到這裡,我就有點奇怪,你既是一位校長,怎會不知道呢?感覺你好像是明知故問。不管怎樣,答案如下。

第一,問題的關鍵在於榮譽證書的意義。

對於教師,甚至整個事業單位,行外人不知情,看重的是榮譽,但行內人看重的其實是那張證書的作用。

榮譽證書有什麼作用?事業單位都知道,評優評先時可以加分,評職稱時可以加分!等級越高的榮譽證書加分越多!

而不在編老師是沒有評職稱這回事的,給他也用不上,除了紀念意義,沒有其他價值。所以,學校不會把榮譽證書發給無編老師,何況名額太少,有編的還發不過來呢。

第二,縣市級以上表彰教師都要存檔的。

在編教師每人都有檔案,在檔案裡記錄著老師受到的獎勵和處罰。榮譽證書的發放要與檔案裡的教師進行核對。

換句話說,學校上報的名單要是檔案裡有的才行,而無編老師是沒有檔案,都是學校自己找的,根本沒法上報。

最後,無編老師寧願得到實惠的獎金。

一般來說,榮譽證書只是榮譽,就一張紙而已,不發獎金,對於無編老師來說,沒有實際價值,是虛的,不如發點錢。

所以,學校對無編老師的激勵措施,主要是從物質方面,發獎金,發福利,發補助,這對於無編老師來說實惠。無編老師待遇低,肯定是實惠點好,誰要什麼紀念意義啊。

(大家好,我是 ,特別愛看書,喜歡寫點教育教學經驗與感悟,歡迎關注交流。)


悅讀老師


其實我們更應該肯定那些沒有編制的民辦教師。

他們基本都在中國最偏遠的地區,但他們卻承擔著中國的未來。是他們有幾十年的堅守和默默耕耘點亮了名族的未來。讓那些最落後地區的孩子擁有希望之光。

仍然記得我小學一年級時候的代課老師就是一位民辦教師,正是他的堅守才有了我和一大批比我大或比我小的孩子的未來。現在老師已經退休在家,每年我回家必去看望他。

他默默的堅守村小几十年,他們才是中國教師中最可愛的人。他們拿著最低的工資,肩負這最大的未來。

我們不能對他們有任何不公待遇,我想其實應該早早解決這些人的編制!


捌零物語


我不贊成僅僅給正式在編的教師發榮譽證書,不給不在編的教師發榮譽證書。

一、這種歧視不在編的老師是不公平的。

不在編的老師和在編的教師幹同樣的工作,有的不在編的年輕教師乾的工作比在編的多很多,但是不在編的教師確拿著1000元的工資,僅僅是在編教師工資的五分之一。

同樣的付出,卻拿著微乎其微的報酬!

既然幹著同樣的工作,就應該一視同仁,他們應該得到的就應該給他們。學校無法改變工資待遇的差別,但在精神層面的獎勵不能弄出兩樣!

二、無論在編不在編,原來我們學校在榮譽證書的發放是一碗水端平的。

每年的教師節,我們學校都要表彰先進單位、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和突出貢獻獎。

在學校報的名單裡,就有不在編的教師。學校都是按照教師綜合量化評估進行獎勵的。學校根據分配的名額排出名次,是誰就發給誰。嚴禁將代課教師排除在外。

代課教師也需要鼓勵和表揚,不要小看這一張榮譽證書,它是一種工作的肯定和認可,更是對代課教師的一種尊重。一種小小的紅紙片,折射出代課教師的艱辛和付出。

三、在編教師為啥都爭榮譽證書?

因為榮譽證書和評職稱及年度考核息息相關。

現在無論評中級還是高級職稱都需要上交三件榮譽證書,沒有證書是無法晉升職稱的。

況且現在榮譽證書已經成為稀缺資源了。原來安全、人事、學籍、工會等各個科室在年度結束時都要發證書。現在這些科室都不發證書了,只有教學發麵還有講課比賽、教學質量獎、輔導獎。得到榮譽證書已經是非常難了,所以大家都爭。爭來爭去能得到的人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人是望洋興嘆。

沒有榮譽證書,評職稱是難上加難。

總之,無論在編教師還是不在編教師都有權獲得榮譽證書。誰的成績好,誰幹工作出色,誰付出的多,誰就應該得到榮譽。這是對工作的肯定和認可,是一種尊重人的表現!這體現了學校管理的溫度。

善待那些不在編的教師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