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喜歡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好”,難道這句話錯了?你有何看法?

用戶3281438035690


這句話沒錯,關鍵是你的孩子能否接受這句話?比如家長說:“孩子,你別玩手機,免得影響學習……”可是孩子卻不以為然呀?他們既沒有意識到讀書成績好對將來有啥好處;也沒有覺得玩手機有啥不好,在他們沒有意識到這句話的道理之前,做家長的就是磨破了嘴皮子,孩子們也會不為所動,相反還會恨自己的父母親,覺得他們太囉嗦、太強勢、太霸道……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親在說這句話時,孩子們會反感的原因。可能在N多年後,他們自己為人父母了或者真的在社會上混得不如意時,才會想通這個道理的。


鳳146983974


“你以為媽媽願意這樣嗎?”

“那都是為你好。”

有多少父母,說過同樣的話,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埃裡希·佛洛姆所言:“那些自我犧牲的的父母對子女通常都有著深入骨髓的無意識依賴心理和自我價值感缺失的問題,他們戴著以道德為名的面具,束縛子女對生活本身的渴望。”

在我看來,“為你好”是一種善意,表達善意本身沒有任何的問題,問題在於不該以此為強制執行的理由。在某種程度上,這樣的行為更像是道德綁架,是父母想要操控兒女,因為不可得而發出的吶喊。就像我喜歡吃草莓,你給了我一袋芒果,我說其實我想要的是草莓,你說我不懂你們的愛。因為你們是愛我的,所以我要按照你們喜歡的方式做事,但事實上,你們並沒有去想我需要的到底是什麼。

“都是為你好”本質上是權力爭奪

教育中的權力爭奪是指教育者通過懲罰、打罵等方式命令或者強迫孩子做事情的過程中孩子產生的反抗行為過程。 父母一般都會有以下表現:

1、你就應該按我說的這樣做!(強制要求)

人類對權力有天然的迷戀,主要體現在控制另一個人類。“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我過得橋比你走的路多”...相信大家都聽過這些話,這些話往往來自於父母和長輩,表示他們的閱歷豐富,然後他們會告訴孩子:“你就聽我的,不會錯!”父母經歷豐富,不可否認,但是時代在變,觀念在變,一切都是在發展著的,你所以為的,你所瞭解的,是否又適合如今時代?

2、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這樣對得起我嗎?(譴責)

中國式的父母愛孩子就是掏心掏肺,事無鉅細,帶來的問題是,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沒有按照他們的軌跡來,家長就會覺得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他們就開始質問孩子:“你這樣對得起我嗎?”於是,孩子開始承擔壓力,覺得自己不該這樣,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他們開始有負罪感。父母則通過愧疚感一直控制孩子,沉醉於自我感動中。

3、早就告訴過你,我說話你就是不聽!(指責抱怨)

布達倫·加里森在《因為愛,所以節制》一書中說:“永遠不要對孩子說'我早就告訴過你'。然而,當孩子犯錯時,父母還是會這樣說,明明是關心,卻變成了指責和抱怨。他們以一種權威的姿態,來顯示自己的高明。孩子卻因此受到傷害,我已經很難受了,我也知道自己錯了,你為什麼還要這樣來傷害我?從而產生逆反心理,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我就是不想再聽。

以上三種都是父母控制孩子的行為方式,就算爭贏了,其實也是輸。我們唯一能夠控制的行為就是我們自己,不要想去控制你的孩子,想控制不會管用的,你對孩子的控制就算成功了,也是在讓你的孩子與你越來越疏遠,也是在破壞你們的親子關係。

作為父母,應該怎麼做?

1、有個明確界限,而不是永遠說不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能夠理解父母想要給孩子一個完美未來的想法,但是,孩子不是物品,他們是有靈魂,有思想的人,他們不該被我們所操控。在不受到傷害或者去傷害別人時,父母也可以適當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體驗世間百味。精心呵護的花朵,是很難經得起風雨的,只有戰勝挫折的人,才能更加堅強。

2、說“我理解,但是...”

在傾聽這門功課上,許多人不及格。特別是父母對孩子,他們不覺得孩子能夠說出個所以然來。但事實上,如果你能夠使用“我理解,但是...”這樣的句式,儘管你是在提反對意見,也會讓別人更容易接受。只是,我們總是太急於表示自己的想法,以至於忘記了,沒有人喜歡不被認真傾聽,當孩子感覺你並不尊重他時,你想與他溝通就難上加難了。

3、心平氣和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後走開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一件事情,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你無法要求他人和你做一樣的決定,緊張的氣氛也不利於溝通。如果你與孩子產生了分歧,儘量保持冷靜,心平氣和地說出你的想法,然後離開,不要嘮叨,給予彼此一個思考的空間。你會發現,很快會有新的可能性產生,前提時,你能做好榜樣,認真傾聽孩子,然後和孩子說好要求,同樣認真傾聽你的想法。

家長不是如來佛,孩子也不是孫悟空,沒有必要讓孩子完完全全的掌握在你的五指山中。榮格曽說:“當愛支配一切時,權力就不存在了,當權力主宰一切時,愛就消失了。兩者互為對方的影子。”“愛”與“權力”,“親近”還是“疏遠”,決定權在你們的手裡。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幫助,相信終有一天,你們可以不再為權力而爭奪,取而代之的是溫暖人心的愛。


李軍佚兒童領導力


作為一位家長,我從沒有和我家小朋友說過這句話。“我是為你好”這句話本身沒有錯,只是需要看與孩子溝通時的情況,更需要從孩子的角度來思考適不適合講這句話。

我們家裡有家庭原則,基本原則是:平等、民主和自由。很多方面的事都是商量而定的。我是為了你好,孩子如果理解這句話還好溝通,如果孩子年紀小不理解呢?再是孩子正在叛逆期,講這句話真是火上澆油了。

與孩子之間聊天的時候,最好不說這句“我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對我們家長好,對孩子更好。在孩子心裡,我們講這句話就是要強硬的讓孩子做自己不願意的事了。我們不妨換一句話:你有沒有更好的辦法?這是我經常講給孩子的,孩子除了願意接受,而且更能聽到孩子的心聲。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也可以在今日頭條關注解憂無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