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這段時間,看到一個採訪,引發了我的思考。


李靜採訪小陶虹時,在談到對孩子的禮儀教育上,小陶虹朋友透露:


他們家徐小寶光吃飯的規矩就寫了滿滿一張紙!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此話一出,大家都驚訝了,為什麼要在吃飯這件小事上立下這麼多規矩?


小陶虹列舉了一些家裡“吃飯”的規矩,比如: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吃飯不許說話;


吃完飯把碗筷端到洗手槽裡;


不評價食物的好壞;


吃飯不可以浪費;


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可見徐崢和陶虹夫妻非常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不僅如此,兩人對自己也是嚴格要求,力求做到“言傳身教”。


陶虹說:家裡的規矩,要從一點點建立起來,我們家就格外重視吃飯的規矩。


深以為然,一個孩子的教養如何,在餐桌上就能見分曉。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說:


“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為什麼這個採訪會引發我的思考呢?


是因為前段時間參加了一個同事家女兒的婚禮,婚宴上來了許多親朋好友,大家喜氣洋洋坐在桌前,氣氛融洽,每個人都被這對新人的幸福所感染。


大家都知道,婚宴上總少不了孩子的身影,有的是爺爺奶奶帶來的,有的是父母帶來的,但是同樣是吃飯,卻看出了家庭教養的高低。


我們旁邊桌有一個男孩,吃飯的時候一直沒消停,總是吃幾口就到處跑,每當上菜的時候,他總是把新菜先轉到自己面前,扒拉到盤子裡,全然不顧別人想不想吃,吃飯的時候還總是拿著筷子胡亂比劃。


而在一旁的孩子爺爺奶奶則沒有提醒他稍微注意禮貌,反而把把菜轉到孩子面前,大有這一盤菜都屬於孫子一個人的架勢。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而我們這桌有個女孩,吃飯的時候很安靜,媽媽在旁邊和別人聊天,她也不會吵鬧,看到自己喜歡吃的菜轉到面前再去夾,吐魚刺會用紙巾接住,還會給媽媽夾幾塊肉。


媽媽看到女兒給自己夾肉之後,輕聲對孩子說:謝謝寶貝兒。女孩在席間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教養,我心裡不斷暗暗感嘆。


餐桌禮儀不雅的人,首先反映的不是他的惡習,而是他父母的教育、他所在家庭的整體素養。


餐桌禮儀良好的人,讓人感覺舒適,這樣的教養是裝不出來的,是他的父母在生活中日益薰陶,處處提點的結果。


可見,餐桌上的禮儀,與一個人自小所受的家庭教育密切相關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在我們國家,餐桌是一個有著交流、社交意味的平臺,很多人喜歡在吃飯的時候聯絡感情,考驗對方。


前幾天,刷抖音的時候,無意間看到了這樣一個視頻。



在一個宴席間,一群孩子圍桌吃飯,剛上來一盤豬頭肉,一個孩子二話不說,把自己的筷子插在肉上,將整盤肉全帶進了自己的盤子裡。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周圍的大人看著孩子沒有出面管教,反而還和他打趣。


網友們在下面評論:日子過得好了,教養卻沒了。


現在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吃肉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父母們也是每天變著花樣給孩子們做好吃的,搭配著營養,考慮著孩子的口味。


但是,吃得斯文、吃得有禮節,卻往往被丟在了腦後。


我們竭盡所能給孩子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在學習上也是絲毫不敢怠慢,殊不知一個人的文化水平和家庭教養卻不一定相匹配。


不僅想起陳道明說過的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


他說,


“教養和文化是兩回事,有的人很有文化,但是很沒教養,有的人沒有什麼太高的學歷和學識,但仍然很有教養,很有分寸。教養是帶有某種天生的素質和一點一滴的積累。”


一個在吃飯上都那麼自私、處處只想著自己的人,即使他文化水平再高,也不會被認為有教養。


通過一個人的文化水平,或許不能看出他的整體素養。


但是他吃飯時的細節,卻是最容易看出這個人的品質和教養的好壞。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記得沙沙小時候,我們家裡、哥哥一家和妹妹一家,經常週末在我們父母家裡聚餐。


沙沙有一次,看見自己的杯子裡沒有飲料了,直接拿起一瓶桌上的大瓶飲料要對嘴喝起來,我們都知道,大瓶飲料都是大家倒在自己杯子裡之後再喝的。


我馬上制止了她,並說:誒?你怎麼拿這個直接喝呢?


沙沙那個時候很小,她一臉茫然看著我:媽媽,我的飲料喝完了,我渴。


我反應過來,孩子不是故意的,是她不懂,於是解釋到:這個飲料是大家一起喝的,你想喝的話倒在自己杯子裡,要不然你的口水都沾到上面了,大家還怎麼喝呢?



沙沙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想是明白了,但是又對我說:沒事兒,我姥姥他們不嫌棄我!


我聽了這話,只好嚴肅一點了,不然這孩子還不當回事兒呢:“這個是最基本的禮貌,你對嘴喝了大家可能不會說什麼,但是你這樣做,沒有考慮到別人的感受呀,而且你確實把飲料弄髒了,不管你在哪裡吃飯,都要懂禮貌,要尊重別人呀。”


沙沙這次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那之後,她每次喝飲料都會先倒在自己的杯子裡,再長大一些之後,還會先給長輩和弟弟妹妹倒飲料,然後再倒自己的。


如果我當時無視沙沙的錯誤做法,一味嬌慣她,她一定也不覺得自己哪裡錯了。


但是餐桌無小事,一茶一飯之間,就藏著最真實的家庭教育。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全國政協委員張曉梅在其寫的《曉梅說禮儀》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發現不少很在意舉止修養的人,到了餐桌前卻會鬆懈下來,忽略了這個時刻應該具有的風度和禮儀,洩露出暗藏的毛病和缺陷,讓自己的良好形象大打折扣。


用餐時保持良好的儀態修養,是顯現個人品質最有效的時刻。


孔子曾教誡兒子道:“不學禮,無以立。”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禮,就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餐桌上的禮儀,不僅體現著孩子的教養,更是在一舉一動之間影響著他的事業和生活。


因為,我們中國人的餐桌,吃的是飯,看的是人,品的是為人處世的智慧。


我有一個做HR的朋友,她說一些公司的最終面試,就以餐桌作為面試的最後一關,將餐桌上的表現作為考核標準來選拔人才。


她曾經和老闆共同面試一位客戶經理,這個人無論學歷、談吐、見識都是高水準的,所以一路過關斬將來到了最終面試。


這個老闆在面試前約了這位優秀的客戶經理吃了一頓便飯,沒想到,第二天卻告訴我的朋友不錄用此人了。


因為老闆覺得,人在吃飯的時候是最放鬆的,這個時候也就能看清一個人最真實的一面,他的優缺點也就能顯露出來。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老闆說,一是這個人在吃飯時喜歡大聲高談闊論,講到興奮之處還喜歡揮舞筷子,二是他太愛點評,每上一道菜之後他都會對這道菜品頭論足。


由此,老闆判斷這個人為人輕浮,自視甚高,不夠謙遜,這樣的人教養不高,格局小,不能委以重任。


人際交往,品質格局,都能從一頓飯局中看出,你在飯桌上看別人,別人也在飯桌上觀察你。


吃飯看修養,飯桌見人品。


孩子們以後必將要到社會上經歷人情世故,而人情世故往往就在細節中彰顯出來。


有遠見的父母,應該從小就教會孩子好好吃飯。


父母需要教會孩子哪些最基本的餐桌禮儀呢?


我翻看了一些資料,結合了一下自己的經驗,為大家總結了以下10條:


1. 用餐前(長者先,幼者後),幫大人擺碗筷,再長大些後幫忙端菜,家人各就各位,全家人坐定後,方可動筷;


2. 用餐過程中,隨時保持桌面的整潔;


3. 用餐時,細嚼慢嚥,餐食在口中不說話;吃東西,喝湯不出聲;


4. 家庭聚餐時,不要消極抱怨別人為你辛苦準備的飯菜不合口味,不要說任何沒有禮貌的評論。


5. 不翻撿盤中食物,夾菜的時候使用公筷(家庭聚餐時看自己家的習慣);筷子上沾有食物時不夾菜;


6. 不能揮動餐具指人,不能用筷子、勺子敲打餐具;


7. 不要把筷子、勺子放在嘴裡舔;


8. 不要把夾出來的事物再放回去;


9. 三餐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暴食,珍惜食物不浪費;


10.退席時要將殘渣收拾在自己的碗內,坐椅放正,向同桌上告退說:“大家慢用,我先走了”。


良好有禮貌的餐桌禮儀會讓孩子從小就更討人喜歡,長大後進入社會也更受歡迎,而這些陪伴他們一生的好習慣,也會在他們步入社會後給他們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和助力。


總之,各位爸媽,記得在給孩子優質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外,還要教孩子學會這些餐桌禮儀。


這些刻在骨子裡的教養,是孩子一輩子都受用的無形財富。


每次寫完文章,都有媽媽來問我有沒有相關方面的書籍給孩子看?所以這次,我給大家挑選了這套《第一套兒童教養書》,涵蓋了生活中很多的禮儀知識,內容有趣,不枯燥孩子愛讀,感興趣的媽媽可以看看。

陶虹給孩子制定“餐桌禮儀”竟寫滿整張紙,太誇張了,有必要嗎?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