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衛老將收集整理的地契分類編號

“我家的傳家寶不是金銀珠寶,也非古董字畫,而是老祖宗留下的157份契約文書。”日前,洪洞縣87歲老人衛如澤打開“時間之窗”,在泛黃的記憶中追溯一個家族的變遷史。

老契約揭開塵封歷史

記者剛一進門,衛老就小心翼翼地捧出珍藏的“傳家寶”。一張張大小不一、字數不同的契約記錄著衛老家族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清朝乾隆二十四年,並貫穿道光、宣統、民國時期,直至新中國成立之後。

對他人而言,這或許是一文不值的“廢紙”;在衛老看來,卻是無上至寶。他將這些契約完好保存至今,還於近期為它們穿上了“外衣”。據衛老的孫女說,當她把這些契約拿去塑封時,照相館的老闆都被嚇了一跳。他們仔細整理過後,發現共有157張契約,時間跨度長達200多年。


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衛老在為家人講述地契背後的故事


聽到157張,記者不免咂舌,隨即問道:“您祖上一定是大戶人家吧?”衛老呵呵一笑,我祖籍洪洞縣馬牧鄉(現辛村鄉)辛北村,往上數幾代都是普通生意人。

過去的人堅信‘空說無憑’,凡事講究‘立字為據’。不管是買賣土地,還是借貸、抵押、合夥、分家、立嗣、繼承、訴訟等,都要白紙黑字寫清楚,即便日後產生糾紛也有如山鐵證。”衛老是個細心人,契約保存得當,紙上的字跡清晰可辨。其中,田房契約數量最多,上面大多蓋有數個大紅章。對此,衛老道出答案:有些是民間的土地買賣合同,有些是官府印製的買賣雙方填寫的官契。


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衛老收集的地契

但是,兩者的格式都是固定的,要寫明立契人姓名、賣地原因、土地面積、坐落位置、價錢等內容,還要註明‘立此為據’‘立契為照’之類的話,以免日後反悔。除了買賣雙方,親房同族、中人等也需簽字畫押。同時註明朝代、年號、日期,內容十分嚴謹、詳盡。

通過對這些“寶貝”的研究,衛老得到許多關於自己家族的信息,從而啟動撰寫家譜的“大工程”。翻開尚未完成的手稿,目錄中清楚地羅列著大事記、家產的變化、衛氏家族世襲、衛氏家狀世況、五世親朋好友等等,見證著衛氏家族從白手起家到人丁興旺、開枝散葉的過程。


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衛老收集的地契


“透過這些契約,我彷彿看到了祖上辛勤耕耘的身影,想象到他們創業的艱辛。”衛老感慨道,這不僅僅訴說了我們家族的變遷史,還反映出從清朝到民國再到新中國解放初期的經濟發展狀態。


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衛老收集的地契


“傳家寶”承載家族精神

157張契約傳承至今,承載了衛氏祖輩的故事,刻滿了歷史的滄桑。衛老深有感觸地說:“這是祖上流傳下來的‘寶貝’,蘊含著我們家族文化、精神的積澱,它的價值遠勝於金銀。我的使命就是將它流傳下去,讓良好的家風代代相傳。”“從這些契約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家裡世代倡導勤儉持家、老實做人、誠信做事。”衛老謹記祖先教誨,堅持活到老學到老,從事財經和統計工作數十年,曾參與《臨汾市志》(2013年12月出版)的編修工作,為“商業外貿卷”貢獻12萬字,記錄了臨汾市的商業發展歷程。同時奉行節儉,每個筆記本皆為正面用完,反面接著用,從不浪費。


這位洪洞老人家裡的“傳家寶”見證了槐鄉260年的風雲變遷……

衛老收集的地契


衛老的大兒子衛華明隨即提到一件往事:在我小的時候,奶奶生了一場病,家裡捉襟見肘,難以支付這筆費用。當時,父親單位有一項關愛職工的福利,義務給我家提供了一筆救助款。這筆錢不需要償還,但父親堅持打了欠條,並省吃儉用盡快還完。父親常教育我們,不能佔公家的便宜,凡是力所能及的事兒,千萬不要麻煩別人。衛老的一言一行影響著子孫後代,家風如絲雨,潤物細無聲,卻又深入人心。

衛老感嘆:“來自不同時代的老契約,宛如一本多彩又鮮活的家庭教材,是無價的精神財富,從中可以感受到先輩對美好生活的追求與夢想,其折射出不斷進取的精神,是對後世最好的鞭策和激勵。”放在今日,這些年代久遠的契約,從形式上來說早已過時;但是,它傳承的自強、進取的家族精神,經世代相傳煥發出新的光彩。正如衛老所說,“傳家寶”傳得不僅僅是物,更是一種精神。

來源:黃河新聞網 閆銳鵬 李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