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背後的中國鄰里文化

清朝康熙年間,有大學士張英,其位於桐城境內的府邸與一家吳姓人家相鄰。吳姓蓋房的時候想把張家的空隙地也佔據,張家不樂意,便寫了封信給張英,要張英來做主。張英閱罷家書,立即批詩寄回,詩曰:“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的家人收到回信,明白了張英的用心,於是便給吳姓人家讓了三尺地。吳姓人家為之感動,便也讓出了三尺。於是兩家府邸之間便形成了一條六尺寬的巷道,這就是“六尺巷”的故事。

“六尺巷”背後的中國鄰里文化

這個故事在中國國學文化中廣泛傳播,因為它體現了古人禮讓、大度、和諧的品德,常常被用來教導學生要學習古人的美德。而“六尺巷”背後,蘊藏著中國綿延數千年的鄰里文化。

古代的鄰里文化

鄰里是常見的初級群體的一種,古人聚集而居,有的是以血緣為依據,同一宗族的人是為一個群體單位,叫做“單姓村”;有的則是多個陌生家庭組成的聚居單位。

鄰里關係是自然組成的,它是以地緣為基礎形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關係。古代人們很注重鄰里關係的維護,一個人想要在一個地方落戶,首先要看一看周圍的鄰居好不好相處,與自己的生活有沒有矛盾和衝突。

“六尺巷”背後的中國鄰里文化

“昔孟母,擇鄰處。”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古人注重鄰里關係的典型表現。孟母為了讓孟子能夠好好讀書學習而多次搬家,最終選擇了距離學校近一些的地方,孟子也能夠時刻處於學習的環境中。

古人強調“遠親不如近鄰”,鄰居之間相互幫忙、閒來聊天,是鄰里關係的表現也是穩固鄰里關係的最佳方式。今天甲家種的西瓜熟了,一定要給乙家送一些嚐嚐;乙家吃了西瓜,等自家的青菜摘了回來,也必然會回贈給甲家。這種和諧的鄰里關係有助於社會穩定和治理,因此也成為了統治者和政治家的關注點。

政治中的鄰里關係

古人一向很注重鄰里關係的維持,但是商鞅變法給鄰里關係帶來了改變。商鞅變法為了方便管理人民,要求一個家庭不能有兩個壯年男子,男子成年便要分家自立家庭。同時他加強了周朝以來的連坐制度,規定五家為伍,十家為什,不準擅自遷居,並且要相互監督、相互檢舉,若不揭發,十家連坐。

“六尺巷”背後的中國鄰里文化

秦朝沿用了這種連坐制度,於是秦朝的百姓無不戰戰兢兢,唯恐哪一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犯了法的鄰居連累性命。這種心理反而促使鄰里之間交往更加頻繁,有空的時候就想去鄰居家串個門,監督一下他是不是遵紀守法了。

但鄰里之間串門就免不了要寒暄幾句,慢慢地鄰里瞭解越來越深,大家相處越來越融洽,鄰里關係也越來越好了。漢朝開國初期,為了給戰亂過後的民生以修養,劉邦修改了秦朝的鄰里連坐制度,力圖營造一個和諧輕鬆的鄰里氛圍,這也奠定了中國傳統社會和諧鄰里關係的基礎。

後記

鄰里關係當然也有不和諧的時候,比如有權勢的人家會在鄉里欺男霸女,侵佔鄰居田地,這種情況在古代也不少見,但大多數的鄰里關係都是比較和諧的。因為古代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鄰居有時候還扮演著陪伴者的角色。

“六尺巷”背後的中國鄰里文化

杜甫有詩曰:“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閒來無事,無處消遣時間的時候,只需呼喚一聲,鄰居就可以站在院子裡與自己交談,還可以一起喝酒聊天、相約遊玩,比住在哪裡的朋友都方便。

古代的鄰里關係在現代有了一些改變。現代社會,個人主義蓬勃發展,城市裡遍地是高樓,每家每戶都安著厚厚的防盜門窗。住在對門的人家如果不是開門時碰到,甚至都不知道他長什麼樣子,是男是女。古代和諧的鄰里關係在現代的高樓裡變得十分冷漠,少了很多珍貴的人情味兒。

“六尺巷”背後的中國鄰里文化

不過,在一些沒有高樓的地方,和諧的鄰里關係依舊存在。歸來時鄰居的一聲詢問、自己種的時令蔬菜的交換、閒來無事相約吃飯、遊玩……熱鬧的鄰里相處為現代飛快的生活節奏增添了一些樂趣和人情味兒,和諧的鄰里關係成為很多人一天忙碌歸來的小小樹洞。和鄰居聊聊家常,一天的煩惱也就隨風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