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城縣:看完這個你就明白整個縣城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

春秋戰國——臨易

臨易,燕國都城之一,古易水流經其城南,故稱臨易城。燕國曆史上由於“外迫蠻貉,內措齊晉”,多次遷都,多達五座都城。據《史記·燕世家》集解引《世本》雲:“桓侯徙臨易。”其中,臨易被稱作燕國上都之一。燕桓侯南遷臨易的原因主要是為躲避北方山戎族。山戎族的壯大一直是燕國的很大威脅。《左傳》中曾有“山戎病燕”的記載,戎狄不斷對燕國進行侵擾,燕桓侯因此決定遷都臨易。

據《世本》宋衷注,臨易在“今河間易縣是也”,宋衷為東漢人,漢代易縣當今在河北省雄縣西北。《括地誌》卷二載:“易縣故城在幽州歸義縣東南十五里,燕桓侯徙都臨易是也。”在此指出,臨易即為易縣,易縣故城的位置在歸義縣,即今雄縣東南十五里,這裡有古賢村遺址“大城”一座,大城南北寬約 1000 米,東西長約 1200 米。

《讀史方輿紀要》卷十二,“廢易縣”下雲:“廢易縣,在今縣(指雄縣)北三十五里,本燕故邑也,即此。”該書也指出“臨易”在今河北省雄縣西北地區。另外,1976至 1981 年,考古界在容城縣境內,發現了春秋、戰國時期遺址,容城縣即在易縣周邊。在遺址中發掘出銅鼎、銅壺、銅壺蓋等刻有銘文的遺物,在遺物上刻有“左徵”、“右徵伊”、“西宮”等字,證明了容城就是“桓侯徙臨易”的“臨易”之地。

明清容城縣

容城縣:看完這個你就明白整個縣城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

自從金收復容城後,一直便沒有位置的變化。明景泰二年,容城縣治由城子村移至現址,修建城池。“城周圍三里一十五步,高二丈,下闊一丈六尺,上闊八尺,池深六尺,闊一丈二尺,歲久坍塌”。城池並不大,周長三里,城牆高二丈,城池深六尺,寬一丈二尺,不久後便坍塌了,在大尹王豫的主持下重修,之前並無“古城”的修城記錄。清乾隆二十六年的縣誌中,繪製了縣城的平面佈局圖,可以藉此管中窺豹,瞭解容城城市的大體特徵。在圖中清晰的描繪了四面城牆、城門開洞位置、公共建築相對位置與名稱、主要街道的相對大小和位置,但是缺少了對老百姓居住和使用的民居、商業建築和小街巷的描繪。根據這些地圖推測,整個城牆呈“口”字形,有西、北、南三門。

明代與清代容城城池的格局基本一致,沒有太大的變化,修城記錄自明代起,之前並無記載。全城共只開三座城門,西曰攬秀門,意將城外美景攬入懷中。明成化四年(1468年),大尹林景重修名,西門曰迎恩門,北曰鎮朔門,南曰景陽門。三門之名皆有含義。西門通向西南方向保定路,達直隸,故而以迎接恩典為名,以示尊崇之意。北部為匈奴入侵方向,鎮朔即為鎮壓匈奴之意,飽含城中居民渴望安定的心情。南門為景陽門,以南為陽,向陽而立,是為正道。東門未開,僅有一文昌閣立於城牆之上。

1. 正德大修

正德六年(1511 年),大尹劉相重修,留有《修城碑》。正德年間,大盜齊彥明等四處搶奪,行跡猖獗,所到之處,只有城池堅固的地方才能倖免。然而當時容城城池歲久毀壞,無法抵禦,大盜過後,房屋被毀,財物被奪,遭受了很大的損失。邑人沈塘形容其“至則跡庫縱囚焚縣廳,搜富家金餉馬於倉,廩官民之財殆盡。”不僅如此,盜後不久,一場大雨使得城牆倒塌,重修城池之事變得極為緊迫。

修城之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聖廟、靜修祠、各處門匾、學宮等城內建築,因其勞動量少,費用低,故而先行修完。第二個階段是修築城牆。先挖土造門,伐木為扉,經商議,城牆上沒有瞭望臺,無法起到抵禦外敵、守城的作用,於是便在西門、北門、南門之上,造磚建樓,並在城門上包以鑄鐵,“包土以磚,包門以鐵,門之上為樓,重簷彩枅,高拱入雲。”劉相還在城牆上釘旌旗,在門兩側放置金鼓,大大提高了城池的穩固性和防禦功能,並且飾以彩繪,斗拱高聳入雲,堅固而美觀。

“易民田若干畝,為習戎之所,而親教以戰,又易民居若干尺,以便城下馬道。”劉相不僅考慮到了城牆與建築,他擔心軍隊的戰鬥力得不到加強,專門將若干畝農田變為習武的地方和馬道。經正德大修後,城池長五千四百尺,即三丈半,高四十五尺,即半丈,三個城門上的城樓各有三間,城池的防禦系統得到極大的完善。

2. 萬曆大修

經正德大修後,100 年間,容城的城池只是小修小補,並無太大變化,直至萬曆壬子(1612 年),大尹徐廷松撤舊基,重修城池,增高加厚,並添門樓,留有《重修城碑》。

據《重修城碑》記載,彼時容城有大國之風,但是在容城東西方向,城牆高度不足一丈,年久失修,有傾圮的危險。到了壬子年間,東莽的徐廷松興致盎然的來到此地,看到一片殘破的城牆,興致全無,繞城感慨:“城已惡矣。”決定恢復容城往日風貌,重修城池。

在徐廷松的主持下,城牆增高至二丈五尺,加厚至一丈五尺,用磚和白灰混合築牆,可以抵禦大雨連綿。城垛“森聳而堅”,士兵可以隱藏在城垛之下。城樓有三門,並且華麗雄偉,好像飛舞的雲霞。“三門洞,闢如券斯,覆重樓飛棟,狀如揮雲,抑且爐池,長堤綿亙。”此次修城,創新之處在於使用白灰與磚混合,避免了之前城牆無法抵禦連綿陰雨的弊端。

清朝時期

容城縣:看完這個你就明白整個縣城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


容城縣:看完這個你就明白整個縣城是如何發展到現在的

民國時期

城池基本無太大變化,周圍三里十五步,高二丈,下闊一丈六尺,上闊八尺,地深六尺,闊一丈二尺,城牆是用三合土築成,設有西、南、北三座城門,無東門。城門樓用磚砌成,比城牆厚,中間為甕式門洞。門洞安有兩扇大門,為木質。有磚砌漫坡甬道,由地面通向城樓。城牆上的四角,有磚砌平臺。城牆東南部,建有魁星閣。東面城牆中間偏北,對著薛家街,建有文昌閣。主要街道是南北大街、西大街與薛家街。兩街相交處,有清初新建東西向木質牌樓一座,紀念明朝兵部員外郎楊繼盛。牌樓雕樑畫棟,橫懸匾書“匡國之臣”。南北大街南頭,鋪面較多,鱗次櫛比,有當鋪、鹽店、雜貨鋪、藥鋪、飯店等。

據民國九年《容城縣誌》記載,自明景泰二年(1451 年),容城縣治由城子村移至現址,直至乾隆五年(1740 年),容城城池歷經十次大規模的修繕,歷屆大尹皆有所修補,大到修城牆、三辟城門,小到更門名、添跑馬道,皆有所作為。後再無組織大規模的修繕。直至抗日戰爭時期,容城的城牆在戰火中未遭倖免,全部傾圮,僅存的斷壁殘垣也因保護不當而逐漸消失。

感恩相遇,承蒙厚愛,我是小週週,喜歡請關注,咱們下一篇文章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