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017:頭巾的顏色,還是地位的象徵?

大家好,歡迎收聽本期的《鴞胖說千字文》,我是鴞胖。上一期鴞胖給您講了古人的坐姿,講了酒和弓箭為什麼會蘊含著王道。如果沒有印象的聽眾,可以返回上一期再溫習一下。接下來鴞胖就藉著給您往下講,講講“愛育黎首,臣伏戎羌”。古代統治者,怎麼稱呼百姓的?為什麼在古代,戎、羌會被拒之門外?

首先,咱們先聊聊黎首。現在有個詞,叫黎民百姓,這個黎,就是眾多的意思。《尚書》中說:“黎民於變時雍。”就是說天下民眾逐漸變的友好和睦起來。在古代,對於人民的稱呼,除了黎首之外,還有一個常見於史書中的,叫“黔首”。《史記》中,就有這樣的記載:“二十六年……更民名曰黔首。”就是說秦始皇在位時期,將民眾稱為黔首。那這個黔首,是不是秦始皇發明的呢?顯然不是。《禮記》當中,就已經有相關的記載了:“明命鬼神,以為黔首則。”孔穎達這樣解釋黔首:“黔首,謂萬民也。黔,謂黑也。凡人以黑巾覆頭,故謂之黔首。”人民為什麼叫黔首,解釋的比較清楚了,就是他們帶著黑色的頭巾。古代也有用頭巾或頭髮顏色來代指某一個群體的,比如,黃頭,指的是水軍、船伕、童僕等等;蒼頭,指奴僕、老人等等。雖然“黔首”一詞,不是秦始皇發明的,但這個詞確實是戰國後期流行於秦地的稱呼。在秦統一六國之前,黔首一詞主要指的是失去人身自由的人,地位比普通民眾還低。

《千字文》017:頭巾的顏色,還是地位的象徵?

千古一帝秦始皇

那麼,秦始皇為什麼在統一之後用“黔首”一詞指代民眾呢?這可能和秦統一六國後的治理民眾的政策有關,但秦始皇的治民政策,可以回溯到商鞅變法時期。商鞅治理民眾有兩個措施,其中一個,就是用嚴刑峻法削弱人民。商鞅認為,只有用死亡、痛苦這樣讓人民憎惡的東西威脅他們,他們才會怯懦而認同法律。所以用嚴刑峻法治理人民,才會有許多“黔首”出現。商鞅治民的辦法,確實讓秦國大治,一統天下,所以秦始皇沿用了商鞅的思想。而且,用“黔首”一詞作為民眾的統一稱呼,也可能是在心理上起到震懾作用。

其實愛育黎首,就是咱們常說的愛民如子。《禮記》中這樣寫道:“君天下,生無私,死不厚其子。子民如父母。”孔穎達對“子民如父母”的解釋很直接:“子謂子愛,於民如父母愛子也。”雖然咱們現在看以民為本是件稀鬆平常的事情,但在古代,這卻是從天意政治向民意政治的轉變,也是中國社會逐漸走向文明的重要表現。《尚書》當中,就這樣寫道:

天矜於民,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就是說上天憐憫人民,只要是人民的想法,上天必然會遵從。正因為統治者的聚焦點從上天轉移到人民,所以才會有許多愛民如子的典型。比如漢文帝廢除肉刑等。雖然仍舊強調君主專制,但天意與民意的結合,也讓封建統治者在治國的時候,不會那麼無法無天。

《千字文》017:頭巾的顏色,還是地位的象徵?

漢文帝廢除肉刑,還有個感人的故事

除了體恤百姓之外,讓四方臣服也是古代統治者重視的事情。《管子》一書中,曾這樣寫道:“外內均和,諸侯臣伏,國家安寧,不用兵革。”這裡,鴞胖解釋一下,《千字文》中的臣伏,用的是起伏的伏,不是衣服的服。其實大概意思都差不多,都是稱臣的意思。只不過起伏的伏是使動用法,使某人稱臣並服從。那麼讓四方,尤其是少數民族臣服,真的容易嗎?其實這裡面,蘊含著對少數民族看法的改變。

《千字文》中提到的戎和羌,都是少數民族,都在西北地區,只不過代指了四夷。這裡的夷,是蠻夷的夷。其實夷在最開始,並不是貶義的,只是中性的代指民族的稱謂。《小戴禮記》中這樣寫道:“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就是說東方地區稱謂夷,居住者是茹毛飲血、吃生食的土著。

那麼東方稱夷,其它三個方向的人稱為什麼呢?西方稱戎,南方稱蠻,北方稱狄。這三種稱謂與東夷一起,並稱為四夷。那麼“四夷”,為什麼逐漸有貶義的含義呢?這背後反映的是文明程度的不同。孔子有一句話最為經典:

“微管仲,吾其被髮左矣。”意思很簡單,沒有管仲,我們就恐怕要披頭散髮穿左衽的衣服了。披髮左衽、吃生食等,都被居住在中原地區的人們視為不文明的行為,所以也自然會鄙視那些地區的人民。《公羊傳》中,就這樣寫道:“不與夷狄之執中國也。”這裡的中國,之前咱們提過,主要是黃河中游地區。不與夷狄之執中國,其實就暗含有文明禮儀之國與不開化的野蠻民族相區別的意思。這種思想,概括成四個字,叫做“夷夏大防”。

《千字文》017:頭巾的顏色,還是地位的象徵?

管仲的尊王攘夷策略助齊桓公成就霸業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觀點?除了根深蒂固地對文明與野蠻區分的標準外,還有更深一層的原因,那就是當時華夏民族形成的文化優越感。戰國時的鄒國,大致位於現代的山東鄒城,他的文化水準當與魯國不相上下,但據《左傳》所載,魯人始終稱鄒為“蠻夷”。即便是強大的楚國,但位於南方,仍會被孟子稱為蠻夷之音。

但是隨著疆域的逐漸擴大,昔日被視為蠻夷的少數民族,也慢慢融入到華夏民族的大家庭中。他們逐漸接受了中原地區的生產生活方式,也習慣了中原人民的思維方式,最終逐漸認同了中原地區的文化。統治者,也自然對這些少數民族的態度有些緩和。《後漢書》中,就有“凡蠻、夷、戎、狄總名四夷者,猶公、侯、伯、子、男皆號諸侯雲”的說法。青史留名的唐太宗,談到少數民族的問題時,是這樣說的:“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

其實,中華文化的格局是多元的,即使在春秋時期,不同地區也是有不同的文化圈的。隨著時間的發展,不同民族的文化逐漸與華夏族的文化融合,最後形成現在的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這種融合也體現出了中華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好,以上就是本期的全部內容,歡迎您的收聽,我們下期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