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泉縣舉辦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報告會


4月28日,臨泉縣援鄂醫療隊先進事蹟宣講報告會在縣人民醫院(南區)六樓會議室召開。全縣各鄉鎮(街道)衛生院院長、縣級衛生醫療機構和民營醫院主要負責人,縣衛健委全體工作人員參加會議。援鄂醫療隊員、縣人民醫院韋利芳、燕雙、王鴻三位同志分別作報告。縣衛健委黨委委員李強主持會議。

韋利芳是我縣唯一一位援鄂女同志,臨危受命,危險面前,奮勇向前,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在最危險的病房、治療患者、護理患者、照顧患者,同時間賽跑,同病魔較量!體現巾幗擔當、貢獻巾幗力量、展現巾幗風采!

韋利芳在報告中說:

在方艙醫院,每天工作6個小時,出於防護需要,面部經常被口罩、護目鏡壓的生疼,最後直到麻木,自己的心裡也承受著巨大壓力。第一個班在接了一百多名患者時,我感覺自己有點支撐不住了,於是,我選擇護士站的一個角落,對著牆大口呼吸著,我明白,只有把自己的心理與情緒調節到最佳狀態,才能堅持下去。

協和醫院西八病區是我的新崗位,為儘快掌握新的電子系統,我用三個夜班給自己加壓充電。在縣醫院手術室,我是器械護士、巡迴護士,在協和醫院,我不僅是護士,也是護理員,更是患者的家人。重症高齡患者大多生活不能處理,更需要投入更多關懷、更多的照顧、更多的付出。我知道,每一名患者的背後,都是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他們最需要的是擁抱和親情。

燕雙雖是一名“90”後,但他不懼風險主動請戰,義無反顧,衝鋒在前,迎難而上,經受了考驗,在疫情最複雜的區域,用青春點燃沸騰的熱血,用信仰照亮前行的道路,用自己的積極行動,向這個社會傳遞著正能量,釋放著新時代年輕人的青春熱血,發出了“90後”的時代最強音。

燕雙報告中說:

在全國上下奮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院黨委選派我到武漢支援抗疫工作,這是我個人的責任,也是全院醫護人員的光榮。在武漢的48個日日夜夜裡,我與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一道,為抗擊疫情作出積極努力,得到了院領導和全院同事的關心、支持和幫助,深深的感謝你們。在抗疫的日子裡,我學到了很多,也懂得了很多。支援武漢抗疫鬥爭,是我人生中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將以這份來之不易的財富為動力,大力發揚南丁格爾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方艙醫院的那些日子裡,在艱難的任務面前,衝在最前面的往往是共產黨員,他們是抗擊疫情的真正英雄,是他們一直激勵我、鼓舞我,加入黨組織,是我心底升起的夢想。讓我難忘的是,這在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的夢如願以償,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中國共產黨員。我不再是一隻沒有方向的“飛鳥”,我有了目標,有了方向,有了為之奮鬥的力量,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努力,用行動去踐行入黨的誓言。

王鴻是一名黨員,同時也是阜陽市援鄂醫療隊長,他肩負著醫療工作與生活的雙重重擔。身為一名黨員,王鴻同志牢固樹立了敢於擔當的信念、攻堅克難的勇氣、勇挑重擔的意識,靠前指揮、統籌協調、擔當作為,做到了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充分展現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英雄本色。

王鴻在報告中說:

在出徵儀式上,韋偉書記和張紅院長問我有何要求,我說,要重溫一遍入黨誓詞,時刻把對黨的誓言放在心頭。當右手舉起的那一刻,我流下了淚水。面對黨旗,我莊嚴承諾:“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堅決完成任務。”

方艙醫院接收的都是輕症患者。五個小時內,先後接診了近四百名患者。我和大家一樣,第一次穿這麼長時間的防護服,進艙前不敢喝水,因為不能上廁所,甚至還有隊員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穿上防護服,異常悶熱,感覺就像在蒸桑拿,汗水一次次溼透衣背,現場緊張的工作氣氛讓人窒息。但卻不能停下休息,因為一旦停下來,溼透的衣服就會讓人感到陣陣發抖!在患者面前,隊員的情緒異常重要,我要求每一名隊員都不能表現出疲憊和抱怨、退縮,要給患者傳遞信心和勇氣,讓患者看到康復的希望。

李強就如何學習援鄂人員的先進事蹟、做好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強調。

一是做好先進事蹟的宣講學習。各部門、各單位要認真組織、精心安排,採用多種形式和靈活多樣的方法,廣泛宣傳援鄂隊員的先進事蹟,以他們為榜樣,進一步強化敬業意識,時刻牢記肩上的重任,以求實為本,以落實為責,不斷歷練開拓進取、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要從他們的先進事蹟中汲取精神力量,鼓舞鬥志,以弘揚正氣、凝聚人心、振奮精神。

二是繼續做好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當前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鉅,要慎終如始防控疫情,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醫務人員是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要切實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抓緊抓實抓細常態化疫情防控,密切關注並嚴防重點地區和境外輸入,全力守護全縣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