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抗戰老兵姜開國家中,放著一個祖輩傳下來的櫃子,是乾隆年間的物件。雖說舊了,可依然厚實好用。這件老古董實際上不能說是什麼珍寶,卻表明了曾經姜開國的家庭條件還不錯。

然而,他眼中視為珍寶的,竟是在院落中深埋了35年一把殘缺的劍。那是在黃埔軍校畢業慶典上,校長親自贈與每一個畢業生的,從軍路上,姜開國一直帶在身邊,視若生命。

一、讀軍校,保家衛國。

姜開國,生於1920年,是江山新塘邊鎮人。他祖祖輩輩家道富足,家中一直著重孩子們讀書受教育。在那個缺吃少穿的年代,他從不為錢財、口糧犯愁。

小姜唸書到16歲那年,一天,家門口路過一支宣傳招兵的軍隊。姜開國跟在後面聽後很心動,想入伍從軍,讀軍校,保家衛國。話說,姜家有三個男孩兒,姜開國排行老三。

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配圖)

按當時“三丁抽一”的規定,即三子必有其一服兵役,跟貧富無關。家人一番考量,感覺此次招的通訊兵兵種危險係數低,且總有一子入軍營,老三既然樂意去,就遂他了。

就這樣,小姜同學如願成了國家通訊兵團裡的一員。有了人生的這次重大轉折,數月後,他成了第3戰區發報室的一個兵。一年後,勤奮好學的他通過努力考入黃埔十六期通訊專業。

姜開國給自己樹立的方向雖說離危險遠了一點,可通信兵對戰場上的指揮官尤為重要,即時信息、通訊就是指揮官的“眼、耳”。最驚險的一回,是1941年去重慶公差。

在泥濘的路上車翻重傷險喪命。由於內傷吐血,姜開國不得不申請回鄉養傷。身體剛養的七七八八又加入衢江抗日突擊隊,他們一般都是和鬼子打游擊。

平時在家務農,遇到少量鬼子出來時,就集中起來消滅他們。1943年,他調到綏靖稅警團當了一名軍事教官,那年他24歲,娶妻有了自己的小家。

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姜開國)

抗戰勝利了,姜開國同部隊到鎮江參加了受降儀式,成為一生最光彩、最值得記憶的盛事。隨後,他走了一個最安樂、太平的路:回家鄉經商做買賣。

“鬼子趕跑了,小老百姓就該安家樂業了。”選了這條道,姜開國就必定遴選了歸隱市井。

二、象徵榮譽的劍被埋葬,35年後再起劍。

至此,姜開國不再提他當過兵的經歷,更不會向外人談他黃埔畢業,獲得過什麼榮譽。同時也意味著他沒有退休金。由於未加入黃埔同學會,他沒能領到同學會的補助款。

幸好,妻兒都很好,自個身體部件完好一個不差,小本生意米行還能養得起家。姜開國看重教育和家風,頭腦聰慧,孩子很爭氣,考上了名校博士。

然而,等到孩子的孩子都有了,他的家人亦從不敢以他參加過抗日戰爭為榮。

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姜開國)

且在特殊的年代,姜開國為掩蓋他的老兵身份經歷,把他最寶貝的黃埔畢業證、軍裝、受傷證明、獎章一切相關的當兵證據,悉數悄悄深埋了。

一併入土的,還有畢業時黃埔軍校校長贈與的親筆簽名的短劍。因當年埋的倉促,那些物件並未做防潮處理。躲過狂風大浪,平平靜靜的35年過去了。

孩大了,自個老咯,確定安穩日子不會起波折,姜開國念起了曾經親手深埋的珍寶。姜老想,參與八年那段抗戰於國於民於歷史,咋說也是沉甸甸的榮譽。

是時候讓它們開雲見日了。老院子裡當年埋寶貝的地方,姜開國拿著鐵鍬深挖下去。可是,那些寶貝被挖出後,他激動地心冷卻了。

除了校長贈的銅劍,其他榮譽的象徵全化成了土泥。唯一存下來的殘劍,還有上面依稀可見的鑄字,見證了八年抗戰中老兵的存在。曾經的劍鋒芒畢露,現今鏽跡斑斑。

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姜開國和他的殘劍)

猶如老兵之內斂、寧靜。在那場關乎民族存亡的戰爭中,數不盡的中華兒女奮起反抗,許多人戰死沙場,甚至連名字都沒能留下,姜開國是幸運的,至少平安。

2012年92歲高齡的姜老,手握殘劍,感慨萬千。我們該向這位老兵致敬,也該向那些為保衛祖國戰死的士兵們致敬,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英雄!

也幸好有劍在,它濃縮老兵八年抗戰的全部歷史。

三、真實的抗戰和屏幕上的抗日劇有什麼不一樣?

抗日英雄姜開國年近九旬身體健康,如今,姜老與老伴安靜的在鄉下生活,從被拾掇的非常整潔的老院子中,依稀能看到姜老骨子裡保留下來的軍人作風。

面對媒體記者們,談抗戰往事、歷史榮辱已雲淡風輕,那場戰爭中似乎自個並無多大貢獻。唯有憶起戰場上的細節,才感到英雄就在身邊。

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姜開國和老伴)

抗戰全面爆發後,姜開國被分到第3戰區軍發室總機工作,負責第3戰區所有部隊和機關間的電話轉接。前線打得激烈,通訊兵亦是忙得不可開交。

抗戰中,姜開國躲過日軍戰機的轟炸,親眼目睹手無縛雞之力的平民百姓遭敵機炸彈、細菌彈襲擊後的慘景。1942年8月,日軍從江山撤離,他們竟在撤退時投放了細菌彈。

致使霍亂、鼠疫疾病流行,那時醫療條件極差,無診所,連赤腳醫生都沒,很多老百姓因為受到感染而亡。至今想起此事,姜老心裡都會很難過。

姜開國跟隨部隊在陝西、湖北、甘肅等地同日軍作戰。那幾乎天天見敵機從頭頂飛過,遇到掃射和扔炸彈。一次,又遭敵機轟炸,同行的戰友不幸犧牲,他們哭著把戰友埋葬......

姜老說:“一直記得大家唱的那首《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和戰友們一起大喊,我們不做亡國奴!”

抗戰老兵悄悄把勳章埋老家院子裡,30多年後挖出,成了這個樣兒

(抗日小戰士

老百姓更慘,印象最深的是在四川廣元。那剛被鬼子飛機轟炸過,房子都被炸壞了,路上到處都是屍體.......真實的抗戰和屏幕上的抗日劇有什麼不一樣?

姜老說,“我不太想看抗日劇,他們把侵華日軍演的很笨,不真實。”“事實並非如此,他們戰鬥力極強,單兵作戰能力遠超我軍。”

“而抗戰劇,像《亮劍》,若我們真有那麼強的戰鬥力,抗戰別說8年,用不了1年就把日寇趕跑了。”

“國破山河碎!我親歷那場戰爭,歷經炮火連天、橫屍遍野。當年,逃難的平民百姓猶如潮水,數不清的婦女、孩子,在逃亡路上凍死、餓死。”

姜老所述的抗戰鏡頭,比抗日神劇精彩百倍!

===================

文獻參考:方軍《最後的軍統老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