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34歲當上副市長,
在即將升任市長之時,
因嫌工資太低辭職下海經商;
好不容易一路折騰攢了30億資產,
後又迷上翻垃圾、堆建博物館。
他生前早早就立了兩份遺囑:
一份是死後博物館捐全給國家,
如此家國情懷,家人們也雙手同意;
但另一份遺囑簡直令人完全無法理解:
“我死後請把我的皮扒下來,
讓萬人錘,錘一次1000塊錢!”
這遺囑也太匪夷所思讓人瘮得慌了。
而這堂堂四川宜賓前副市長,
叫做——樊 建 川!
1
樊建川的父母都是軍人,所以他說自己骨子裡面,流淌著的是行伍的血液。
1957年出生的樊建川,從小就業,兒時在金沙江邊游泳、扎木排,甚至游到對岸去偷人家的南瓜,差點被農民用鵝卵石砸了。
父親從小就教育他:“做人要有一股子拼勁兒,一人一條命,是用來拼的!”
每次他跟小玩伴兒打架,父親不幫忙,抄手在旁邊看,打贏了還獎勵他。狠、拼、堅韌,徹頭徹尾的冒險主義者。
“打仗哪有百分百的把握?我爹從小就是這麼對我說的。”
1975年,樊建川高中畢業,到宜賓縣日成公社當知青,拼命勞動,餓暈了兩次。
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原本近視的他,毛遂自薦去當兵。第一次違規通過了檢查,結果被刷了下來。
樊建川不甘心,直接找到當時的首長,給人家寫書法、吹笛子。首長點點頭:“行!你小子來吧!”
這下子,在冬天零下40℃的內蒙古,樊建川一駐守就是兩年半。
全國高考恢復後,樊建川看到了命運轉機,複習資料,備考軍校,全軍80人報考,卻只招1個。
樊建川心裡也打鼓,“那麼多人考,憑啥自己考上?”不管那麼多,拼了再看!
結果樊建川如願考上西安政治學院,畢業後,進入重慶三醫大教書。
可樊建川天生就不甘平庸,當個大學老師,多少人羨慕,樊建川卻覺得這工作一眼到頭,“我都看得見自己是怎麼老的了。”
很快,命運又眷顧了他一次,讓他步入仕途:34歲的樊建川當上了宜賓市常務副市長。樊建川順得讓身邊人十分眼紅!
但樊建川還是不滿意,當老師他嫌一眼能望到頭,當市長,他又說錢太少,怕自己忍不住貪汙,直接辭掉了市長工作,下海經商。
2
1993年,樊建川跟朋友湊了筆錢,合夥開了一家房地產公司——建川實業,帶著家人輾轉到成都,蝸居在很小的房間裡,女兒都只能睡沙發。
這個建川實業在四川口碑簡直爆棚,汶川地震、房子垮塌得非常厲害,樊建川建的房子卻幾乎完好無損,業主們當時還激動地打出條幅來表示感謝。
他說自己經商的標準就四個字:“忠義勤信”,賺該賺的錢,黑心錢一概不要。
憑著經商的天賦和誠信,樊建川5年內就在成都市最繁華的地段不僅擁有自己的商品房,還有辦公樓、商鋪、加油站……
到2001年,樊建川只用了七八年的時間,已經把企業做進了四川省同行業的前十名。個人資產最高達到三十億,在當時的中國富豪榜,排名280位。
樊建川顯然已賺得盆滿缽滿,就在這時,他的夢活了!——風風火火搞起了最愛的收藏、燒錢建博物館!
當初辭職市長,樊建川嫌工資少,主要因為不夠支持他收藏。
父親被關“牛棚”的時候,樊建川每天收集小報、傳單,一部分拿去給父親看,另一部分自己收起來,想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起,他有了收集報紙、書信的習慣。
後來因為是軍人,對抗戰前輩有敬意,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他們,樊建川便開始收集各種跟抗戰相關的東西。
那時候,樊建川到處撿破爛,人家不要的東西,他當成寶貝一樣帶回去。尤其是去了老村、老宅,看到堆在一起的舊垃圾,他就忍不住上前扒拉,纏著人家問家裡還有沒有。
現在賺到錢,樊建川甩開膀子,只要看中的東西,馬上就買。
有次,他在塘沽看到有人砸碉堡,就問:“兄弟,這碉堡誰修的?”一聽是抗戰留下的,他趕緊付錢,愣是把50噸的碉堡運回四川。
有人認為樊建川是個瘋子,他把建川集團辛辛苦苦積累起來的億萬財富一揮手就砸在了博物館上。樊建川對此毫不在乎,他在乎的不是現在,而是以後。這個博物館是以他的個人理想主義為藍圖構築而成的,但在實施上,又體現了樊建川作為一個優秀的地產企業家精明的商業頭腦和頗具遠見的眼光。
3
誰說讓一個企業完蛋,就是建博物館?他的博物館被估值80億!
1999年,樊建川做了一生最重要的決定:決定買500畝土地,建24個館,展示自己所有藏品和抗戰歷史,為了讓人記住這段歷史,哪怕傾家蕩產也無所謂!
一說要買500畝地是建博物館,大家都罵他騙子!一個房地產商,買500畝地不是圈地賣錢而是建博物館?騙傻子呢!最後他憑一己執念,在距離成都兩個小時車程的一個非常偏僻的小鎮買下了500畝地。
而且還給自己定了個目標:“我的新中國60年博物館,一定要在2005年前完工,趕上抗日戰爭勝利60週年,給祖國一個禮物!”
“但當時誰也不相信我能完成,包括成都市的領導,他們說9個月把房子修好都不錯了,更別說陳列也要花幾個月時間。”
樊建川不信,他賣掉了自己的辦公樓、商鋪、加油站,把錢整個投到了博物館。擼起袖子就開始了人生中最忙的9個月。“我全天候泡在工地,累了就墊一張紙板,睡兩三個小時。”
他幾十個館的工地上,每個都立著倒計時的木牌,從打樁修房子,到陳列、布展、燈光、安防,都是他和工人一路拼出來的。往往頂還沒有封,就開始布展櫃,這邊裝電梯,那邊裝玻璃。
樊建川不分白晝領著工人幹了9個月,終於如期完成所有工程。
2005年8月15日,“中流砥柱館”、“正面戰場館”、“飛虎奇兵館”、“不屈戰俘館”“、侵華日軍罪行館”,以預展形式如期開放,後經文化部、民政部等6部委專家組現場嚴格審查,正式開展!
“一說到博物館,很多人質疑能否盈利。事實上,我們在最初的一年內確實運營艱難,但第二年就達到了不虧損,第三年(2007年)就已經開始盈利了。”樊建川說。
隨後幾年,樊建川再接再厲,又建成了“川軍抗戰館”、“中國壯士群塑廣場”、“抗戰老兵手印廣場”、“援華義士廣場”等抗戰系列場館。
現在,這裡已經是中國最大的“博物館聚落”——30個分館,由30個世界一流設計大師設計,總佔地500畝,擁有超過1000萬件藏品。他憑以一己財力,成就了千秋後代。
在房地產界成功發展多年,樊建川兼具晉商、蜀商之長,精明冷靜、嗅覺靈敏、與時俱進。他用企業化運作的方式,闖出了一條民間力量辦博物館的路子。在修建了幾十個博物館後,他漸漸摸索出一套“建川模式”,把文化和商業完美結合,走產業化道路,在文化旅遊地產中越來越揮灑自如。
如今,建川博物館聚落已被評為4A級旅遊景區,博物館衍生品越來越豐富,配套的餐飲、客棧、會議中心、培訓、道具輸出等業務風生水起。
基於此,如今的建川博物館聚落每年可實現近2000萬元的盈餘。整體估值,更是有人給出了80億的天價!
在經歷了大半輩子之後,樊建川對人生的領悟已經體現出一種達觀之境,他很肯定博物館的生命將遠遠長於他本人的生命,博物館現在是他的,但終有一天會是國家的。如果說樊建川唯一有一點私心,那就是希望幾百年後,當人們看到這些博物館可以知道,這是一個叫樊建川的人留下的。“我曾和王石說過,你們的企業能存活100年嗎?”在樊建川看來,人生短暫,但他建的博物館可以活100年、1000年,那是生命的又一形式。
有了這一份超脫,樊建川對自己做了如下總結:“我經歷了中國最動盪和最精彩的年代,我感恩這個時代,我應該回報這個社會。我捐贈的對象不只是一個孩子、一所學校,而是一個名族。我認為,最大的回報,是開啟一個民族的民智”。
4
2007年12月6日,樊建川公證了自己立下的兩份遺囑:
“博物館方面,我個人所有部分,在百年後,全部贈與成都政府!”
結髮妻子楊葆林,一貫跟他心意相投,對他這份遺囑,沒有打磕絆,立馬就簽字了。卻對樊建川另外一份遺囑,抵死不從。
原來,為了死後繼續為博物館出一份力,樊建川希望在死後把自己的皮繃成鼓,放置在博物館中,參觀者誰敲一下,樊建川就會在大屏幕上出現講一段話、唱一首歌,博物館就多一千塊錢來補貼開銷。
皮囊讓千人捶、萬人擂,對他而言,是對建川博物館的守護,但對妻子而言,未免太殘忍、太心疼了。
直到現在,他還未說服妻子,不過以他的執拗,估計會想盡一切辦法,畢竟,這就是他的夢啊!
“四川有兩千家房地產開發商,
少我一個沒關係。
中國有十三億人,
12.5億都應該過自己平淡的正常生活,
但應該有一部分人挺起脊樑,
敲響警鐘,去做犧牲,
我就想做一個敲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