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抗戰中,河南大學為什麼沒撤離?

  1937年“七七事變”後,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撤離到大西南的後方,河南大學的師生卻選擇留在省內,堅守在抗戰的前方。河南大學是在華北地區成立比較早的一所大學,他的經費來源是河南省的契稅,作為它的辦學基金。當時考慮不能遷走的重要原因之一,經費就是一個重要因素。

  1942年國立河南大學的校門為躲避戰事,1938年河南大學從省會開封遷至豫南,隨後又在校長王廣慶的建議下,搬遷到豫西山區的潭頭鎮。王廣慶之子王勵前: 王勵前:他是豫西人,對豫西比較熟悉,當時也感覺到豫西靠山區比較偏僻,日本人不容易到達。當時他一個人跑了很多趟,找地方,後來到了嵩縣找到潭頭,他感覺到這個地方比較好。

【抗戰】抗戰中,河南大學為什麼沒撤離?

  王廣慶校長在王勵前的印象裡,在潭頭的時光,艱辛而又孤獨,因為父親王廣慶實在太忙了: 王勵前:我記得他幾乎沒有在家裡待過,家裡就我母親和一個小妹妹,當時覺得很孤單。他整天在外面。實際上在外面就是為了生存。

  1943年夏,國立河大文史系畢業生合影1940年潭頭地區糧食嚴重匱乏,受戰爭影響,河南省政府將河南大學的辦學經費縮減至原有的一半,補助也減至7成。王廣慶不停地奔波於重慶、洛陽、嵩縣等地,籌款催糧。 王勵前:為了把學校支撐下去,他走的地方就多了,當時政界軍界當地的士紳當時的政府他都要去打交道。

【抗戰】抗戰中,河南大學為什麼沒撤離?

  在潭頭辦學時,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嵇文甫作詞,教育系主任陳梓北譜曲創作了河南大學校歌,傳唱至今艱苦的條件並沒有擊退師生讀書的熱情,缺少課本,學生們就用“石印”的方法把講義抄下來,然後去印刷。沒有電燈煤油,同學們就把煤油燈改裝成香油燈,繼續學習。經濟系學生梁建堂後來這樣回憶: 梁建堂:我到冬天的時候穿兩條褲子,穿一個大袍,晚上那個大袍被子上一蓋,不覺得苦,精神生活比較好。1942年,河南大學由省立改為國立,這一年教育部的考試成績中,河南大學名列第二,上課總時數全國第一。到1945年底重返開封時,河南大學已經從離開時的1000多學生髮展為2000多人。在顛沛琉璃的年代,河南大學為中國教育書寫了悲壯而又自豪的一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