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在新中國第一次授銜的上將中,有一些人的年齡都在40歲左右,在將帥之中,算是比較年輕的了,但他們投身革命的時間可不短。他們參加革命後,在革命事業上一直堅持不懈,努力為革命事業添磚加瓦,最終,才成為有功於國家、有功於人民之人。

陳錫聯,向來以敢打硬仗、不怕惡仗出名,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都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李先念曾稱讚他"打仗數第一",被指戰員譽為"趙子龍",帶領的軍隊被稱為"老虎縱隊"。

陳錫聯一戰成名是在1937年10月,當時他擔任八路軍第129師385旅769團團長,僅用1小時,便摧毀20餘架敵機,日軍百餘人被殲滅。作為第129師出兵抗日的第一仗,將國共聯合抗日戰鬥打出了水平,一時間,讚譽無數。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百團大戰在1940年8月打響,日軍向獅腦山發起猛烈進攻,飛機、炸彈、毒氣鋪天蓋地席捲而來。陳錫聯此刻奉命指揮部隊與敵軍抗衡。第一階段的目標是破襲正太鐵路。能否破襲成功,關乎著此戰的成敗。

過程中,陳錫聯具體指揮第385旅,依託獅腦山的特殊地形堅強作戰,一次又一次給敵人沉痛打擊,取得的勝利直接保證了各路部隊翼側的安全。在第二階段榆遼作戰中,陳錫聯和他的部隊又憑藉戰鬥的機智,和頑強的毅力,與日軍正面對抗,讓敵軍見識到了我軍的氣勢。

解放戰爭時期,尤其是1947年—1949年這三年,陳錫聯和他的縱隊總是衝在最前面。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面對機動快、火力強、行動狡詐的敵第2縱隊,陳錫聯沒有采取與他們硬碰硬的打法,而是採取避敵鋒芒、誘敵深入,然後集中兵力聚而殲之的戰法。他也知道,敵人是機械化部隊,沒有足夠的兵力圍堵,只要有一個口子,敵人就能很快地撤離出去。

所以,他一邊指揮著將敵人引誘至圍殲區域,一邊和兄弟部隊商量,如何打好這場仗,將敵人儘可能地消滅掉。

在兄弟部隊配合下,他們在河南淇縣一帶果斷出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殲滅敵人,創造了以劣勢裝備殲敵一個機械化旅的範例。這也為我軍在面對敵人機械化部隊時,提供了很好的作戰經驗。

作為解放戰爭時期三大戰役之一的淮海戰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這次戰役中,陳錫聯率領3縱隊及9縱隊一個旅受領了攻克宿縣的任務。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在戰鬥開始前,他為了很好的完成任務,不顧眾人阻攔,親自抵進前沿偵察,瞭解最真實的信息,做到心中有數,以期運籌帷幄。

果然,經過陳錫聯周密的部署,部隊發揮善於夜戰的傳統,經過一夜激戰,全殲敵人1.2萬餘人。針對於這場戰役的作用,一些軍史專家稱它是淮海戰役的點睛之筆,可見陳錫聯指揮的這次戰役的重要性。

在眾多的上將中,有一位將軍比較特殊,在進行軍銜評定時,他本被評為中將,最後卻被授予上將,他就是韓先楚。

當評銜委員會將名單呈送毛主席審閱時,毛主席想到韓先楚在解放海南島上立下的汗馬功勞,於是建議授予韓先楚為上將。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韓先楚在軍隊的表現可謂亮眼,特別是軍事指揮才能,在紅軍後期的半年時間裡,他完成了由營長到師長4個級別的跨越,由此可見,他在戰鬥中的表現是有多突出。

在抗日戰爭開始後沒幾年,他就被調回延安,學習理論知識,在4年的時間裡,他對待學習像對待帶兵打仗一樣,認真刻苦,充分學習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和軍事戰略戰術知識。

正是有了這些知識的沉澱,韓先楚才能在解放戰爭中運籌帷幄,打下了不少大勝仗。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在1946年10月,在新開嶺戰役中,4縱想要圍殲國民黨軍第52軍第25師,這是支機械化部隊,素有"千里駒"之稱。

打到最後,雙方陷入膠著狀態,敵人的增援隨時就能到來,當時有一些人建議撤退,韓先楚和胡奇才一致認為不能撤。韓先楚建議,把縱隊的各種火炮統一組織起來,用榴彈炮與迫擊炮射擊山後的敵預備隊,用野炮和山炮壓制山頭上敵部的火力,支援配合步兵突擊隊強攻。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在部隊始終堅持這一打法的情況下,敵軍最終被我軍殲滅,"千里駒"馬腿被打斷,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再折一支。這場戰役,開創了東北戰場我軍一次作戰殲國民黨軍一個整師的戰績,極大地鼓舞了將士們的士氣。

令韓先楚由中將升為上將的是海南島戰役,當時薛嶽號稱自己的"伯陵防線"固若金湯,解放軍難以撼動。韓先楚接到任務後,整日研究作戰計劃。在渡海作戰兵團的強勢攻擊之下,"伯陵防線"被破,海南島解放。

在軍事戰鬥中,要想殲滅敵人,一般就需要己方人數多於敵人,否則,很容易被突圍出去。我軍史上,以少勝多的戰鬥數不勝數,李天佑曾經就以一個團的兵力殲滅了敵人一個團,被彭德懷高度讚揚。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1938年底,李天佑因病到蘇聯醫治療養,同時,奉命在伏龍芝軍事學院特別班學習。這是一次很好的沉澱機會,他將以前在戰鬥中所能遇到的問題與學習到的理論相結合,對軍事指揮的認識更上一層樓。

從蘇聯回國後,他參加了不少大規模的軍事戰役,屢戰屢勝。天津戰役的總攻開始後,李天佑率部擔任天津主攻,從西向東過關斬將,殺入天津城。

開國授銜的青年才俊,40歲左右授上將,個個身經百戰、戰功赫赫!

當時的天津城防司令是陳長捷,他曾對傅作義說能堅持一個月,甚至是半年都沒問題,林彪曾寫勸降信給他,被他拒絕。結果,陳長捷很快就被李天佑他們活捉。

在這次戰鬥中,李天佑指揮得當,戰士們奮勇向前,各部隊緊密配合,僅僅29個小時就拿下了天津城,讓國民黨守軍堅守一個月的夢想破碎,加快了和平解放北平的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