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祕訣?

職場菲凡說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李栩然

| 栩先生(ID:superMr_xu)

又是一年紅紅火火的秋招季。

昨天,看到了這樣一條微博。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以前,關於非985、211的學歷歧視話題很多,不曾想,今年引起話題的是非全日制就業遭歧視。

不過,我今天並不想多談“就業歧視”這個話題。

我想說的是,同學們,當你走出象牙塔,踏進了職場這張門,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眼前你們面臨的困惑,才只是序曲而已。

在我工作的初期,其實遇到過不少困難和挫折。但越是艱難,也越使得我沉下心來不斷地反思總結,尋找突破口。

同時,我也很幸運遇到了好的引路人,他們的寶貴經驗讓我少走了許多彎路。

所以今天,我也想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即將踏入職場的年輕人們一些幫助。

當然,本文的內容也不僅僅針對職場新人,讀完本文的四個部分,你應該就能理解其中的邏輯。

下面進入正文。

01 工作初期

是學“成功經驗”

還是學“失敗教訓”

很多人進入職場後,會急切地尋找各方面的指導和幫助,上知乎、訂閱公眾號、讀暢銷書……

東西看了一大堆,真正能觸動自己的卻很少。

這是因為,這些內容裡大部分都是成功者的“成功經驗”,鮮有真正痛徹心扉的“失敗教訓”。

在我看來,工作初期只盯著別人成功的經驗並沒有那麼有用。

一方面,許多人成功後總結經驗時往往會摻雜大量的渲染、誇張。

比如,每年都能聽到許多高考狀元侃侃而談,自己是如何如何不學習,天天吃喝玩樂然後考狀元的。

你信你去考一個?

另一方面,成功的經驗太多、太泛了,聽多了更不知道該信誰的。

失敗的教訓之所以珍貴,就在於真實。

在經歷慘痛失敗後,回頭總結的教訓總是會分外的深刻和打動人心。

此外,與成功經驗不同的是,你按照別人的經驗去做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你無意中也走了別人曾經失敗的老路,那多半會失敗。

每一個失敗的教訓都代表著你前進路上可能遇到的坑,你能早一點知道該是多麼的幸運。

自己的失敗教訓也一樣,這就像是高考複習時的“錯題本”一樣。

在複習後期,對一道錯題做一小時的深刻分析,比你有用一天時間做100道對的題還要有用。

所以在職場裡知道別人是怎麼得罪領導的、是怎麼踩了雷區、是怎麼被同事排擠、是怎麼不斷犯錯、是怎麼泯然眾人的……

對你的觸動和啟發,可能比聽一個大牛分享十條“成功學”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當你有機會與一些職場達人交流的時候,請不要把注意力只關注在:“你怎麼工作那麼順利?”“你是怎麼當上領導的?”

這種問題他們答得多了,基本上不過腦子張口就來。

而你問一句:“工作這麼多年,你覺得自己還有什麼不足”或者“你在工作一開始犯過什麼錯,是如何調整過來的”,可能會得到更多更真實的答案。

如果你能在職場裡碰到一些前輩願意真心分享他工作中的“失敗教訓”,請珍惜。

我雖然強調“失敗教訓”,只是為了啟發大家換個角度思考問題,並不是真的排斥“成功經驗”。

我所鄙視的是一群失敗者的“成功經驗”。

這和當年一幫“神醫”、“氣功大師”給人開安慰藥有什麼區別?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02 工作幾年後

是選擇繼續“熬”

還是果斷“跳”

這一條許多人可能都談過,但他們多是從客觀理性的角度,分析跳槽的利與弊、最佳跳槽時機等等。

我卻更喜歡揣摩人性。

在我看來,工作兩三年積累一定經驗後,許多人之所以在“跳槽”與“繼續熬”之間搖擺不定,許多時候只是出於一種患得患失的心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排過隊,不管是機場過安檢、景區等著上廁所,你總會感覺你排著的這個隊前進很慢。

要讓你換支隊伍排吧,覺得已經排了這麼久了;

真下定決心換隊伍吧,又怕自己一走原來的隊伍變快了,更擔心原本排在你後面的人,比換了隊伍的你還要快。

這也是許多人在工作兩三年後的“跳槽心理”。

跳出去後覺得不如不跳,留下來又覺得心有不甘。

如果跳不出這個心理怪圈,你永遠都會有得不償失的挫敗感,更永遠找不到跳槽與工作之間的節奏點。

說了那麼多,我分享下自己在這方面的思路,那就是:哪個好,選哪個。

你可能會說這不是廢話嗎,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其實通過特殊的邪招,你即使不能兼得,也能都嚐了之後再選擇。

工作兩三年後,在真正打算跳槽前,我就開始重新做自己的簡歷然後放到網上,或者故意去投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職位,甚至會找一些機會去參加一些單位的面試。

雖然不一定真的馬上要跳,但這樣做:

一方面通過簡歷的通過率和與不同單位間的溝通面試情況,可以更方便地幫助你明確自己當前的市場價位,甚至能大致摸出這時候跳槽找工作的“上下限”。

這個過程中如果有明顯突破上限的機會當然要抓住。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更清晰地知道自己能力與經驗上的不足。

如果這些不足能通過你當前的工作補回來,則不需要那麼急著跳,如果當前的工作明顯不能彌補你的不足,那當然要想辦法跳了。

要知道,找工作、投簡歷、面試完全不需要在你打算跳槽的時候才進行的。

為什麼我會稱這個為邪招呢?

因為這對大多數公司的HR而言,都是極不友善的行為,耗費了他們的人力物力篩選簡歷、組織面試,而你只是去打個轉看看而已……

說實話,很過分......

當然,這裡只是舉個例子。當你對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有了認知之後,具體的辦法,你可以想到更多。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03 長期來看

職場裡不只講“方法”

更要講“心法”

其實,我對職場裡大多數做事的成功方法和經驗,都是抱懷疑態度的。

因為每個人面對的工作環境、人際關係以及個人的天賦、能力基礎都是不同的。

同樣的做法別人得心應手,你照著做就可能發現各種彆扭。

除了使用辦公軟件類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工作要點,很難真正找出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職場“成功學”。

我曾經與許多在事業上很成功的人交流,試圖去總結他們的共同點,更想要抽絲剝繭、提綱挈領地找出一些普適性方法,但發現真的很難。

不過,通過大量的交流與分析,我還是提煉出了一些成功人士總結經驗時的共同點,其中的一點我感觸十分深刻,那就是:

他們始終對自己過去的每一段經歷充滿感恩。

我曾苦苦思索,為什麼他們都會對過去的經歷有這種感覺,這到底代表了什麼樣的特質和做事為人的方法。

直到有一天豁然開朗,這根本不是什麼做事的具體的方法,而是一種很厲害的“心法”

站在當前,對自己過去一切的充分肯定,不管過去是近道、小路、彎路還是回頭路,都是你走過的唯一的路。

你怎樣看待這條路,這條路也會怎樣地去影響你。

這種心法最厲害之處,在於可以永遠使自己處於一種積極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境地裡。

想象一下,如果你對過去的失敗總是充滿悲觀、避而不談,如果再遇到類似的挫折,會不會更加信“命”,更加沒了去面對、去解決的勇氣?

而如果你換種思路,把過去的每一段經歷都當成是修行,再大的困難都沒有打倒你,你還反而從這種不利的環境裡汲取了力量、得到了提高。

那還有什麼東西能阻擋你的腳步,如果條件和環境更理想,豈不是會發展得更好?

我只想強調,工作初期,可能每個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做好事情、處好關係等具體的方法上。

但時間一長,一定要從更高的思維層面去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

一輩子都只滿足於研究工作方法,也就只能被具體的工作束縛一輩子了。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04 立足當下的幾點建議

老規矩,說了那麼多“道”的東西,也給大家準備幾條立足於當下的小提示。

第一,剛入職的新人要不要表現得很積極?

這是許多新人的共同疑問,但已經有了很好的答案,那就是做好“期望值”管理。

你一上班就開始每天沒事加班加點,一早來打掃衛生,晚上還等著所有人走了才走,你能堅持多久?

關鍵是,你這樣做的時候不一定有人誇你,但有一天你堅持不下去了,一定會有人指責你。

相反,你一開始表現正常,後面表現出眾,才會更讓人驚豔。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表現“積極的態度”,而不是做大量“積極的工作”。

積極的態度,比如,領導交給你一件事,你提出好幾種看法,表示你能為了工作做更多思考;真有需要,就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加班,表示你是為了工作可以不惜力的人等等。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地再講一遍,是因為我覺得,做好期望值管理真的是一個好方法。

第二,如何快速渡過剛工作時的“初適期”?

一般新人剛開始工作時都容易陷入不知道幹啥、也幹不了啥的尷尬境地,看著大家都在忙碌心裡很著急,但又不知從何入手。

我有個操作簡單又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多學習工具

入職後,優先去摸索研究單位裡常用的一些辦公用品,如打印機複印機傳真機(有些幾十、百八萬的複印機還是需要好好研究下的),包括會議室的投影設備、視頻設備。

同時多掌握一些常用的辦公軟件(Excel的函數分析、圖表,PPT排版,Projiect計劃表、SAP系統等等)。

工作的方法、思路、心法都是需要工作一段時間後積累才能理解總結的,但工具是你學一點就能看到自己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你掌握這些工具後,可以很容易地融入或參與到部門工作中,因為任何一項工作都會有使用這些工具的時候。

工具這種東西就像游泳騎自行車一樣,學會了就是你的。

我見過許多從知名諮詢公司出來的人,別的怎麼樣我不敢說,但PPT和EXCEL絕對玩得很溜,VBA寫得飛起,一出手就會讓人覺得”很專業“。

當然,所有以付出時間為代價、而又能產生收益的事情,都是你可以去做的事情。

今天的這篇文章,從工作初期,談到工作幾年後,再談到更長遠的階段,是為了給大家更廣闊的視野。

抬頭看天,路才能越走越明朗。

而最後迴歸到具體的小建議,則是為了提醒我們自己,所有的事情,都還是得從當下的一點一滴開始積累。

腳踏實地,路才能越走越穩當。

有哪些大家不說,但需要知道的職場秘訣?

作者:李栩然,知乎個人成長、職場乾貨領域60萬贊答主,微信上最會寫毛澤東的人。想閱讀更多關於成長乾貨、毛主席的文章,推薦關注這個有匠心公眾號,後臺回覆“成長乾貨”、“毛澤東”可見。

——完——

關注菲凡說

後臺回覆“找菲凡”,可以預約菲凡職業規劃諮詢

後臺回覆“面試”,獲得面試特訓營介紹

關於職場和成長,我曾經陪你走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