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模”一詞的來源

“楷模”一詞的來源

漢字之異,一在於其演變歷史的源遠流長,字體的變化多端(中國書法中較為常見的即有楷、行、隸、草、篆五種書體);二在於其往往一字多音、多義,如不能深入領會其義,則容易造成誤讀或誤解;三在於不少字、詞、成語,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其字義中往往蘊含著歷史典故或名人軼事,可謂寓意深刻,令人遐思。

“楷模”一詞,常用於表彰先進、褒揚模範的人或事,因而大家相當熟悉。但若是要說起“楷模”兩字的起源,能知其詳者未必很多。

“楷模”一詞的來源

陝西岐山周公墓

“楷、模”均為樹名,最早語出《淮南子•草木記》。相傳模樹生於周公墓上,其葉能隨四季時令改變顏色,春綠、夏紅、秋白、冬黑,以色正而聞名。

“楷模”一詞的來源

山東曲阜孔廟景區——孔林

楷樹出自曲阜孔林,其木以直為奇,就連木材的紋理都直而不亂,令人倍感訝異。古人認為:色正身直,此高風亮節,可為法度。況且這兩種異木又均出於聖賢之側,故“楷模”二字,常被後人用來比擬優秀的人或事。

清順治年間文人金埴在其遺著《巾箱記》中,曾經記載著這樣一段軼聞:相傳曲阜孔林所產楷樹多有癭瘤,附近的林戶常鋸割樹上的癭瘤,根據它的自然形狀製成酒觥(酒杯)出售,其價格竟然與珍貴的犀角杯不相上下——據說用此杯飲酒有“止貪不醉”之功。這當然是有些誇大其詞,但前人對聖賢的敬重之意卻由此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