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神舟一號

基本數據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7秒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9次飛行。

飛船進入軌道

飛行時間:火箭起飛約10分鐘,飛船與火箭分離,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1999年11月21日03時41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11分/14圈

搭載物品

一是旗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澳門特別行政區區旗、奧運會會旗等;二是各種郵票及紀念封;三是各10克左右的青椒、西瓜、玉米、大麥等農作物種子,此外還有甘草、板藍根等中藥材。

技術應用

首次採用了在技術廠房對飛船、火箭聯合體垂直總裝與測試,整體垂直運輸至發射場,並進行遠距離測試發射控制的新模式。中國在原有航天測控網的基礎上新建的符合國際標準體制的陸海基航天測控網,也在這次發射試驗中首次投入使用。飛船在軌運行期間,地面測控系統和分佈於公海的4艘“遠望號”測量船對其進行了跟蹤與測控,成功進行了一系列科學試驗。

神舟二號

基本數據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神舟飛船正在接受測試

發射時間:2001年1月10日1時0分03秒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六十五次飛行,也是繼一九九六年十月以來中國航天發射連續第二十三次獲得成功。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飛船起飛十三分鐘後,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1年1月16日19時2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22分/108圈

試驗項目

中國第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由軌道艙、返回艙和推進艙三個艙段組成。與“神舟”一號試驗飛船相比,“神舟”二號飛船的系統結構有了新的擴展,技術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飛船基本一致。據介紹,中國首次在飛船上進行了微重力環境下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空間天文和物理等領域的實驗,其中包括:進行半導體光電子材料、氧化物晶體、金屬合金等多種材料的晶體生長、蛋白質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間晶體生長、還有植物、動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離體細胞和細胞組織的空間環境效應實驗等

神舟三號

基本數據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2002年3月25日22時15分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這次發射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66次飛行。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10分鐘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2年4月1日16時54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神舟三號升空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

試驗項目

“神舟”三號是一艘正樣無人飛船,飛船技術狀態與載人狀態完全一致。這次發射試驗,運載火箭、飛船和測控發射系統進一步完善,提高了載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飛船上裝有人體代謝模擬裝置、擬人生理信號設備以及形體假人,能夠定量模擬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動參數。這次發射,逃逸救生系統也進行了工作。這個系統是在應急情況下確保航天員安全的主要措施。飛船擬人載荷提供的生理信號和代謝指標正常,驗證了與載人航天直接相關的座艙內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

神舟四號

基本數據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2002年12月30日0時40分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此次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69次飛行。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火箭點火升空十幾分鍾後,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月5日19時16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地區

飛行時間/圈數:6天零18小時36分/108圈

實驗項目

中國第一艘可載人的處於無人狀態的飛船。

神舟五號

基本數據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2003年10月15日9時 整

發射火箭:新型二號F捆綁式火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9時10分,船箭分離,“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返回時間:2003年10月16日6時28分。

尺寸、重量:“神舟”載人飛船全長8.86米,最大處直徑2.8米,總重量達到7790公斤。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四子王旗北部紅格爾蘇木草場。

飛行時間/圈數:21小時28分/14圈。

航天員:楊利偉

試驗項目

神舟5號將盡量減少機艙內的實驗項目及儀器,以騰出更多空間來供航天員活動並執行科學觀察任務,可以說這一次的任務主要是考察航天員在太空環境中的適應性。

神舟六號

基本數據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2005年10月12日9時整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2005年10月17日凌晨4時32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四子王旗草原

飛行時間/圈數:115小時32分鐘/77圈

航天員:費俊龍、聶海勝

指令長:費俊龍

技術應用

飛船的種類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是衛星式載人飛船。這種飛船像衛星一樣在離地面幾百公里的近地軌道上飛行,飛行高度大約為三四百公里。飛船有單艙式、雙艙式和三艙式,國際上成熟航天國家的飛船均是三艙式,這次神舟六號就是三艙式飛船,說明中國航天技術已經初步達到國際水平。

神舟七號

基本數據

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

發射火箭:新型長征二號F捆綁式火箭

飛船進入軌道所需飛行時間:584秒

返回時間:2008年9月28日17時40分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著陸地點:內蒙古中部

飛行時間/圈數:68小時30分鐘/ 45圈

航天員: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

指令長:翟志剛

飛行任務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飛行任務的主要目的是實施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突破和掌握出艙活動相關技術,同時開展衛星伴飛、衛星數據中繼等空間科學和技術試驗。飛船運行期間,1名航天員著中國的飛天艙外航天服出艙進行艙外活動,回收在艙外裝載的試驗樣品裝置。

神舟八號(無人飛船)

基本數據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時間:2011年11月1日5時58分10秒。

返回時間:2011年11月17日19點32分30秒。

主要任務:與天宮一號對接

神舟九號

基本數據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發射地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發射時間: 2012年6月16日 18時37分24秒

返回時間: 2012年6月29日10時03分降落

航天員:景海鵬、劉旺、劉洋(女)

指令長:景海鵬

手動對接航天員:劉旺

飛行任務

此次飛行任務將首次驗證手控交會對接技術,進一步驗證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同時,還將全面驗證目標飛行器保障支持航天員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組合體管理技術,首次實現地面向在軌飛行器進行人員和物資的往返運輸與補給,開展航天醫學實驗及有關關鍵技術試驗

神舟十號

基本信息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高度:約9米[3]

重量:約8噸

直徑:最大直徑2.9米

組成: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

發射時間: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02.666秒

返回時間:2013年6月26日8時07分

飛行速度:約每秒7.9公里,每小時飛行2.8萬公里,每90分鐘繞地球一圈

飛行時間:在軌飛行15天,其中12天與天宮一號組成組合體在太空中飛行

發射初始軌道:近地點約200公里、遠地點約330公里的橢圓軌道交會

對接軌道:距地約343公里的近圓軌道

航天員乘組: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女)

指令長:聶海勝

手動對接航天員:聶海勝

神舟十一號

基本信息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歷次簡介

中國的第11艘太空飛船,也是中國第六艘載人飛船,將與天宮二號進行交會對接,中國已經基本掌握了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

發射地點: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發射時間: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

返回時間:待定

著陸地點:待定

任務實施:有兩名宇航員同時升空,

任務時間:進行宇航員在太空中期駐留試驗,駐留時間將首次長達30天

航天員:航天員景海鵬、陳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