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產品更加具有魅力特性的幾種模式(9):交換產品模式

交換產品模式,是指用企業擁有的產品資源和互補企業交換產品資源,迅速實現企業資源的變現,更好地提升業績或者達到企業目的的商業模式。


很多時候,企業的產品除了變現資金外,還可以交換,企業通過交換可以達到資源的變現,讓原本很難完成的躍遷在簡單的交換中變得觸手可及。
1、交換產品資源,別人的也是自己的
商業的本源就是交換。從前,生產資源由人力產生,當人們進行交換的時候,還沒有貨幣媒介,屬於物與物的交換,之後為了交換、交流、流通的方便,產生了貨幣,貨幣只是促使大家交易的一個媒介。
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居民的消費理念是比較超前的,美國有2億多人口,2萬多個高爾夫球場;中國有近14億人口,才4000多個高爾夫球場。發達國家的居民週末多數在消費,即使沒有存款,仍然透支消費。
在中國,企業的現金都在生意上,企業沒錢,並且都缺錢。如果把每個人名下的資產都變成固定資產,再將固定資產變成現金,大家還從銀行貸款幾千萬元,提前用於支付消費,大家瘋狂消費,經濟才會一片繁榮。
這背後的玄機是交換。貨幣就是一種交換的媒介,我們去消費別人的產品,別人也才能消費我們的。
老闆們的生意不好,別去怪別人,要怪只怪自己,因為你沒有把自己的東西消費完,不去享受別人的服務,別人怎麼享受你的服務,這就是產品交換。

交換分為有形交換、無形交換、貨幣交換。
有形交換是指實物交換,無形交換是指客戶資源的交換,貨幣交換是銀行模式。
舉一個例子,趙總在深圳有一些民間企業家協會的關係,這個關係是趙總的,他可能一輩子都沒有用一次,但是大家都知道趙總有民間企業家協會的關係,這便是一個無形的資源。
趙總跟李總吃飯時,說他有一個特別鐵的姐妹在民間企業家協會做秘書長,以後要找什麼資源跟他說一聲就可以了。
有一天,李總確實需要一類企業家的資源,跟趙總打電話溝通,他就幫忙介紹李總跟他那個姐妹認識了,最後李總找到了幾家企業合作。
而後,李總跟楊總說他在深圳有民間企業家協會的關係,以後遇到企業資源上的事情,可以幫忙。沒多久,楊總也遇到了事情,趙總那個姐妹也給解決了,之後他便也跟關係不錯的朋友說,他在深圳有民間企業家協會的關係,有問題找他解決。
趙總一輩子沒有用一次,這個關係跟他沒關係,因為為我們所用,關係給我們帶來快樂,沒有給趙總帶來快樂的關係都不是趙總的。
例如,我們把錢放在銀行裡,但它一直未為我們所用,即使擁有再多的房子、別墅、商鋪等,如果這些沒有為你帶來快樂,都不是你的,都是國家的。

所以,無論什麼資源,用了才是自己的。企業的產品資源同樣也是如此,在企業產品交換中,合理利用交換,企業才能獲得更大利益。
經典案例·果汁廠如何設計交換產品模式
一個果汁廠,需要5000萬元的進口設備,沒有錢怎麼辦?這個果汁廠老闆直接到德國去,德國設備是世界一流的。他沒有去設備廠家,而是找一個在德國當地批發果汁規根最大的批發商。批發商現在進的果汁是100歐元,中國果汁廠把果汁送到德國只要60歐元,讓批發商在德國獨家經銷。
德國的果汁批發商點頭同意,但因地域相距太遠,他有些擔憂。德國批發商表示,中國的設備沒有德國的設備好。
果汁廠的老闆就開始談判,表示如果可以用德國最好工廠的先進設備,用德國的流水線生產果汁,讓德國果汁商來監工,而且是獨家銷售,只賣60歐元。
當即,德國批發商同意籤一個意向合作協議。
在德國批發商對未來憧憬的時候,果汁廠的老闆說出了自己的麻煩,現在德國的這家設備廠要求必須付現金才給發貨。現在有一種辦法,必須要找一個德國本地的企業做擔保,你是我的合作伙伴,是德國最大的代理商,用未來果汁的錢先付一部分定金給設備廠,你來給我做擔保,我用中國的相關信用證做一個背書,或者中國相關的一些政府機關或者機構做一個背書,未來我給你供應果汁的時候,你支付的錢分批來還給這個設備廠。結果,經過德國果汁批發商的考察,發現這筆合作是非常靠譜的。

於是,果汁廠沒有花一分錢購買設備,卻拿到了世界上最先進的果汁生產線。
這個時候,中國只要有好果汁的地方都會來這家果汁廠。這是產品交換,當兩者不能交換的時候,可以插入一個環節——找第三方,再不行就找第四方或第五方,如果交換不成功,只能說明企業的資源還不夠多,或者找的中間媒介還不夠好。
2、信用是根,吃虧是福
設計交換產品模式,企業需要把握3個方面,即信用、吃虧、資源。
(1)、信用是破開堅冰的拳頭。
作為交換的一方,我們要有一定的信用,如果沒有信用,二者之間的冰是破不開的,別人沒辦法和你進行交換。
(2)、吃虧就是佔便宜。
交換的雙方,誰都想多佔別人便宜,高手卻願意吃虧,本來我可以交換給你10噸產品,但我只交換8噸產品。李嘉誠曾說過一句話,本來我可以賺60元,但只要賺50元,這就能成功。只要學會了吃虧,跟你合作的人會越來越多。
假如你今天佔了別人的便宜,本來會有10個人跟你合作,現在只有1個人和你合作,表面來看你賺錢了,其實跟你合作的人變少了。

提示:
交接背後的關鍵點是學會吃虧。很多人的交接都是在算計別人,即使學了再多的商業模式或者法則,也沒有人跟你交換,有句話說得好:“有人跟你玩,你就是個人物,沒有人跟你玩,你就是個動物。”
(3)、產品交換的背後是資源的交換。
資源有多廣,交換的資源就可以延長多長,交換到10個以上環節的時候,其實就可以自己形成一個生態圈。當交換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像馬雲、雷軍一樣打造自己的生態圈,自己形成了生態圈,可以在自身內部自給自足產生消費。
企業最高的商業模式是打造自己的生態圈,很多老闆沒有做到最基本的一步,就想要打造一個平臺,最後企業破產了,還有不少企業家想做整個互聯網的大數據,最後傾家蕩產,因為他們只看到了平臺的表面,還不知道平臺的背後要遵循的那些商業邏輯。
3、 企業遵循的商業邏輯——轉型和升級
企業要遵循的商業模式是轉型和升級。我們可以設定一個直角座標,橫座標是轉型,縱座標是升級。
很多人把轉型當成轉行,在原有的基礎上換一種形式其實不然。把原有的東西都用上,那就是轉型了;如果原來的所有東西都用不上了,這才要轉行,轉行即換了一種業態。

轉型是在整個產業鏈的環節上進行的,從一個環節轉到另一個環節。通常情況下,如果企業的定位是賣半成品原料,做原料的企業想要轉型,就是企業不能做原料了,因為做原料的企業一輩子也形成不了自己的品牌,所以它得做產品;
如果企業之前是做產品的,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做產品了,那麼,企業一定要轉型做渠道;如果企業是做渠道的渠道商,一定要轉型做資本運作,既然企業能做渠道,就一定可以做資本運作,轉型做產融結合。如果企業已經是做資本的,可以轉型做平臺。
升級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從不規範到規範,從供應鏈到產業鏈等等。例如一個個體戶,規範起來後成為正規的企業,這便是升級。
如果再往上升級,企業就要做供應鏈,即升級為行業,之前是為企業解決問題,現在是為行業解決問題。
供應鏈屬於橫向發展,如企業之前在某市開了一個店,升級為供應鏈後,就在全國的每一個市都開店。
舉一個例子,一家做麵皮的企業,它是有自己產業鏈的,小麥是自己種的,麵粉是自己磨的,麵皮是自己做的,把麵皮做成真空包裝的產品,既可以在店面第一時間使用,也可以在超市變成流通的產品,這就是產業鏈。

做好產業鏈的第一步是先做好供應鏈,供應鏈屬於橫向發展。
例如,在中國先開一千家麵皮店,這樣企業就有了對面粉的需求,這個時候再做一個小麥種植基地,產生的麵粉就有了銷量。如果沒有做供應鏈,企業直接做了產業鏈,資金鍊很容易會斷裂,繼而倒閉。
經典索例·汽車美容裝飾企業如何從產業鏈做到供應鏈
一家做汽車美容裝飾的企業,欠高利貸200萬元,在銀行借了200萬元旗下有兩個修理廠,一個汽車裝物店,還買了蓋修理廠的主地。
這個企業的死穴是直接做了產業鏈,而沒有做供應鏈。我們建議,企業家把土地賣了,企業家覺得賣不掉,這就是他不會交換,交換的關鍵是吃虧。
只要吃虧都能賣得掉,價值800萬元的房子只要600萬元肯定能賣掉,只有賣掉了,這600萬元才能為你所用,企業就能活,如果30年以後以800萬元的價格才賣掉,企業顯然等不到那個時候。
後來。企業家想通了,把兩塊地和兩家修理廠全部低價賣掉,先把高利貸還來,銀行的很錢先不要還,慢慢付利息即可,剩下幾百萬元的現金可以這麼使用,修理廠賣給別人的時候,在修理廠裡做一個企業的汽車裝飾店,打上企業的LOGO,在另一個汽車修理廠再開一家汽車裝飾店,跟這個城市的每一家修理廠合作,以不給房租且和修理廠直接分成的模式合作,直接在這裡做專業汽車裝飾連鎖店。企業在這個城市開了20多家汽車裝飾連鎖店,成為這個城市汽車裝飾行業的第一品牌。

4、交換產品模式六大步驟
交換產品模式通過六大步驟來完成,即交換目標、必備資源、已有資源、缺少資源、在誰手上、如何交換。
(1)、交換目標。
企業要達成的目標,可以是要企業轉型、升級成功,或者要成為行業第一,或者成為同品類銷量第一。
(2)、必備資源。
企業達成目標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把所有的要求列出來,例如需要商業模式,需要人,需要資本等。
(3)、已有資源。
企業已具備的資源,一一列舉出來。
(4)、缺少資源。
企業需要具備的條件中排除已具備的資源,就是還缺少的資源,可以一一列舉出來。
(5)、在誰手上。
尋找缺少的資源在誰手上。
(6)、如何交換。
怎麼把缺少的資源交換過來。
經典案例·建築行業如何設計自己的交換產品模式
假設有100家屬於建築產業鏈的企業,通過這100家企業可以把一個大樓建設到能直接使用的一步。我先跟建樓的企業約定,給企業5000萬元訂單,還送1.3平方千米的土地,只需要成為一個園區的全員,先交納5萬元會員費,如果做不到,全額退款。
和這100家企業全部簽約,把會員費全部收齊,一共500萬元。這個時候,我就到一個城市找市長,直接商誠談合作,不從中間賺任何的差價,公開透明,也不要政府的相關費用,幫地方政府直接招一個100億元的項目來市裡投資,投不到100億元我來承擔責任。
這個市長同意了,如果招一個100億元的項目,政府拿1.3平方千米土地和你們交換100億元的投資項目,劃一個工業園給你們,我當場就簽了合同,並且馬上把500萬元的定金打了過來,表示誠意。
市長讓相關人員規劃工業園,這個時候,我把100個會員叫過來,讓他們分別用他們的公司立項,要求同時開工建設的時候,使每個企業都可以拿到相關的建設項目,這中間其實是一種交換。

每個企業都沒有出錢,因為它的成本其實從別人那邊賺回來了,等於你幫我做,我幫你做。大家都在做這件事情,形成了一個生態圈,把產業鏈的所有東西整合起來,內部就形成了自動的消費,這是交換。我也通過交換獲得了盈利。可以統一給這100家企業供暖、供水,做物業管理、做培訓等不賺一次性的錢,而是賺一輩子的錢,由於讓企業都獲得了收入,所以還可以打包上市獲得股份。所以商業的背後往往是一種交換。
如果在每個城市都做一個這樣跟政府合作的項目,將會帶動整個經濟的發展,使每個人既是消費者又是服務者,讓我們在這一點上相互交換。
一個發電廠需要5000萬元的設備,沒有錢怎麼辦?沒錢可以用電跟它換,但發電站在合肥,發電設備廠家在上海,人家用不著這家發電廠的電,所以不能直接換。
既然不能直接交換,在中間插上一個環節就可以了。通過合肥需要電這個產品的企業,拿這個企業的產品來與上海的設備廠進行交換。
5、交換模式如何落地
令企業業績倍增的方法有五環模式,其中第一環(即交換模式)包含五步,分別是互補企業、形成聯盟、制定考核機制、形成利益共同體、制定進入退出機制。

(1)、互補企業。
找到和你互補的20家以上的企業。互補企業是具有相同客戶又不互相競爭的企業,例如做地板的企業,可以找一個做瓷磚的企業,找一個做塗料的企業,找一個做裝修的企業,找一個做踢腳線的企業,找一個相關賣傢俱的企業,這都是互補企業。
(2)、形成聯盟。
和它形成戰略聯盟,企業跟這些企業進行真正的戰略聯盟。
(3)、制定考核機制。
制定共同的目標和考核機制。知道大家的目標是什麼,企業才能制定相關的考核機制。
(4)、形成利益共同體。
相互聯保,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按照前文那個案例,100個建築相關產業的企業就是建立了緊密的利益共同體。只要有一家接到訂單,等於這100家都接到了訂單,相當於不花1分錢請了100個業務員。現在20家聯盟,只要有一家接了訂單,就等於這20家都有訂單了。
(5)、制定進入退出機制。

首先,企業需要制定進入聯盟的機制。其次,當業績出現間題無法調節的時候大家肯定不能在一起了,所以一定要有退出機制,不然會產生嚴重內耗。
以上這五步讓企業業績倍增。一家超市,它的客戶是普羅大眾,很多企業的客戶都是它的客戶,考慮自身的關係,發現加油站的客戶也是它的客戶,最後限中石油、中石化合作,在加油站開了連鎖超市,利潤直接與中石油、中石化分成。
做麵皮的餐廳,可以同做西餐的、做牛肉的、做牛排的、做麵條的等19家餐飲企業形成互補企業,20家企業互相推廣,顧客吃來吃去都在這個圈子裡,通過互補企業的優惠券等營銷手段引流,產生“1+19”遠大於20的效果。
以下邀你閱讀思考:
(1)、你需要交換產品資源的對象是誰?
(2)、在以往交換產品資源的時候,你都犯過哪些錯
(3)、你從事的是什麼行業?請說出你能想到的5種交換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