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閱讀》:三招教你養成閱讀體質,愛上閱讀

印南敦史在《快速閱讀術》中說:“讀書,就是將其忠實地複製在自己的頭腦之中是誤區。讀書真正的意義,並不在於複製100%的原文,而在於邂逅1%。”

但是受到學校教育的影響,我們很多人對於閱讀有一個誤區,就是認為一本書要從頭到尾通讀,甚至記住書裡所有的知識,才算有效閱讀。這樣的強迫心態往往導致自己壓力非常大,將閱讀變成一件痛苦的事,久而久之,抗拒閱讀,恐懼讀書。

曾經我也受這樣的觀念束縛,無法開始閱讀一本書,要麼始終停留在開頭,無法讀完一本書。直到我讀了《高效能閱讀》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原尻淳一是日本知名暢銷書作家、龍谷大學經濟學部客座教授。同時還是一家股份公司的董事、負責面向大型製造商的新產品開發、營銷等諮詢工作,並任企業培訓講師,是名副其實的效率專家。

《高效能閱讀》從培養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速度,將學到的知識內化應用,建立自己的產出庫等方面,由淺入深地講了89個閱讀技巧,然而對我影響最深的是第一部分。

《高效能閱讀》:三招教你養成閱讀體質,愛上閱讀


1、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讀書體質。

首先要改變閱讀傳統觀念,擺脫束縛。

我們的傳統觀念是,拿起一本書,從頭讀到尾,毫無遺漏,生怕錯過了書裡重要的內容。這成了始終讀不完一本書的最大原因。

《高效能閱讀》中提到了法國當代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在《宛如一部小說》中提出的“讀者權利十條”:

第一條 不讀的權利

第二條 跳讀的權利

第三條 不讀完的權利

第四條 重讀的權利

第五條 讀不擇書的權利

第六條 包法利症(易被小說內容感染的症狀)

第七條 讀不擇地的權利

第八條 隨意選讀的權利

第九條 朗讀的權利

第十條 默讀的權利

那些晦澀難啃的專業書,名家推薦的經典,讀不下去就放一邊。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書,想怎麼讀就怎麼讀,可以只讀自己感興趣的章節,可以隨時隨地開始,可以不做筆記,這是我們的權利。

所以,改變固有觀念,擺脫閱讀束縛,遵從你的內心,盡情用我們喜歡的方式去讀書。

其次從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好奇心。

有一段時間,我在聽書的時候,發現樊登講的書總是深入淺出,因此對他的讀書方法產生了好奇。於是迫不及待地買來他的《讀懂一本書》,用一下午的時間就讀完了。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本書產生好奇,有興趣,才能開始主動閱讀,往往也會事半功倍

如果想通過閱讀學習成長,那麼開始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好奇心,以好奇心為原點找到自己感興趣領域的書籍閱讀吧。

最後還可以從實際需要出發,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閱讀。

晉升為新手媽媽後,我總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工作生活一團亂麻。我迫切需要讀一些時間管理的書籍,於是在網上搜索了書單。學到一個時間管理的技巧,我馬上應用到生活中,就能知道好不好用,這種現學現用的方法,激發了我的閱讀興趣,不知不覺,竟然在照顧孩子的間隙,一個月讀了四本書。

從實際需要出發,為解決現實問題而讀書,再將書中學習到的成果運用起來,得到切實而準確的正向反饋,就能真正體會閱讀的樂趣,養成閱讀體質。

《高效能閱讀》:三招教你養成閱讀體質,愛上閱讀


2、降低閱讀門檻,輕鬆開始。

很多時候,我們想讀書,卻總是拖著不肯開始,拖延源於恐懼。書中介紹了一個有趣又實用的小辦法:邊刷牙邊讀書,其實就是通過一些有節奏的小動作,分散恐懼意識。

當我們戰勝恐懼心理,開始閱讀後,如果選擇的是大部頭難啃的書,相信讀不了幾頁,又會用各種藉口合起書。《高效能閱讀》中提到了一個降低閱讀難度的技巧,一開始選擇名人的薄書來閱讀。這樣降低閱讀的難度以後,我們很快就能讀完一本書,產生滿足感和充實感,增加我們讀書的信心。

當我們戰勝恐懼,開始閱讀之後,不舒適的環境會分散注意力,降低閱讀速度和效率。所以我們要學會利用環境的力量。

首先我們需要打造一個舒適的讀書環境。比如佈置一間書房,沒有書房也沒關係,可以打造一個圖書角,佈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其次還要接受外部環境的刺激,比如加入讀書會,常常去逛書店參加線下讀書活動,聽書友的分享等,維持閱讀的熱情。

《高效能閱讀》:三招教你養成閱讀體質,愛上閱讀


3、繞道讀書法,讓自己沉迷於閱讀。

當然好奇心不是常常有的,我們需要讀一本書,又實在沒興趣時,可以從書籍的周邊開始,從側面去了解這本書,激發自己對閱讀的興趣。

比如在讀書之前去了解書籍的作者,瞭解作者的有趣事蹟,通過對作者產生好奇,繼而對書籍產生興趣。

也可以通過聽書,聽分享,瞭解書裡有趣的點,想讀一讀整本書時,再開始閱讀。

《高效能閱讀》:三招教你養成閱讀體質,愛上閱讀


我們都知道“開卷有益”,知道讀書的好處,可就是沒法讀完一本書。瞭解了《高效能閱讀》中作者提出的這些小技巧,相信我們會不再恐懼閱讀,逐漸養成閱讀體質,讓閱讀融入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隨時隨地,可以通過書籍,提升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