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現在的年輕人啊,比我們當年差遠了……”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你是否經常聽到這樣的話語? 是否早就習以為常?

魯迅筆下的“九斤老太”總是抱怨:世風日下,一代不如一代。當然,還有那些伴隨每一代人長大的聲音。

八零後亮相時,社會驚呼“垮掉的一代”,指責他們是“小皇帝”、“自私自利”,彷彿國將不國。

九零後登臺時,聽到的則是“墮落的一代”、“娛樂至上”的字眼。

零零後更是不時被冠以“腦殘”、“中二”的字樣。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不只是中國,美國的千禧一代也同樣遭到猛烈吐槽,隨後是2000年後出生的Z一代。

年長者和新生代似乎永遠不和。這是人類社會一個永恆的話題,跨越世代、跨越國籍、跨越文化。新生代不斷冒出來,年長者總是抱怨“現在的年輕人真是不像話”,而年輕人也總是憤怒反擊。

這到底是事實還是偏見?

連科學家都會陷入這樣的思維慣性

“這看起來像是一個記憶問題”,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心理學家約翰·普羅茨科(John Protzko)說。他和他的同事對這個現象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而引起普羅茨科興趣的是一次偶然的經歷。

2017年,普羅茨科查閱了一個橫貫60年的數據庫。這個數據庫記錄了不同時期的孩子在“延遲滿足”方面的測試得分。延遲滿足指的是一種甘願為更有價值的長遠結果放棄即時滿足的抉擇取向,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它的發展是個體完成各種任務、協調人際關係、成功適應社會的必要條件。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在分析數據之前,普羅茨科訪問了260位發展心理學家,請他們預測:隨著時代發展,在延遲滿足、抵制誘惑方面,年輕人是變得更強了,還是更弱了,抑或基本一致?作為發展心理學家,他們對兒童行為的趨勢應該有著更為準確的判斷。

84%的專家選擇了變差或者不變。

然而,他們錯了。60年的大數據顯示,得分有上升的趨勢,現今年輕人的延遲滿足能力其實比上一代更強。

連世界頂尖的、專門研究認知發展的科學家都會不自覺地掉進“一代不如一代”的思維慣性中,遑論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

做實驗,揭開部分面紗

這引起普羅茨科的深思,他想知道:為什麼每一代的年長者,總會認為當下的年輕人不如以前。為此,普羅茨科小組共進行了五項實驗。

第一項:權威主義傾向

這裡指個人對權威、長輩的尊重和服從傾向。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實驗對1824名美國成年人進行了問卷調查,讓他們回答是否認為這一代年輕人不如上一代人年輕時尊重長輩,同時客觀測量了他們的權威主義傾向。

結果顯示,大部分人認為如今的年輕人在尊重長輩方面不如以前。並且,這一觀點與被訪者自身的權威主義傾向有較顯著的相關性。也就是說,自身在服從權威這方面得分越高,越傾向於認為如今的年輕人“無禮”。

第二項:智力方向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實驗評測了另一組被試的智力水平,同時測試了他們的權威主義傾向,然後進行問卷調查:是否認為這一代年輕人不如上一代人聰明。

實驗結果是,總體而言,被試者認為兩代人的智力方面沒有變化。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自身智力得分越高的人,越傾向於認為這一代不如上一代聰明。另外,權威主義傾向得分與這一觀點沒有相關性。

第三項:閱讀喜好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實驗重新選取了1500名被試者,進行問卷調查:是否認為這一代年輕人不如上一代人愛讀書。同時對他們進行“作者認知度測試”,這個測試可以反映被試的閱讀量多少。

實驗結果表明,總體上,被試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如以前的人愛讀書並且自身閱讀量越大的人,越傾向於這麼認為。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這三項實驗表明,人們傾向於認為“一代不如一代”。特別是涉及具體方面時,被試者本身該屬性越強,越認為在那一點上今不如昔,比如實驗中越喜歡讀書的人,越覺得現在的孩子不愛讀書。並且,當一個年長者比較兩代人時,是將自己作為上一代人的基準的

需要注意的是,崇拜權威維度上得分較高的人群,在評價今昔年輕人的智力、讀書問題時,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傾向,這說明崇拜權威者並不是天然對年輕人更加苛刻

實驗者猜測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兩種可能性。一是取樣偏差,人們做比較、判斷時,對於過去一代的樣本,選取的都是那些與自己在這方面相似的人。二是有偏差的記憶,人們將自己當前的狀態投射到過去的自己,以及過去同一輩的所有年輕人身上去。

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進一步探索,再來兩項實驗

為了進一步探索背後的原因,研究者又進行了兩項實驗。

重複實驗三,同時加入主觀測評

第四項實驗換了一批被試,重複了實驗三,但這一次加入了幾項主觀測評:參與者自身喜歡閱讀的程度、參與者年少時喜歡閱讀的程度,以及參與者兒時朋友喜歡閱讀的程度。

結果仍然表明,越認為自己博覽群書的被試,越傾向於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愛讀書。

他們並不認為每一代人的閱讀興趣是穩定下降的,他們傾向於認為今天的孩子在閱讀上的表現呈現斷崖似的跌落,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甚。

普羅茨科認為,這個觀點,來源於一個人對年少記憶的美化。那些傾向於認為自己年輕時很愛讀書的被試,也更傾向於回憶起他們的兒時同伴喜歡讀書,潛意識裡,他們美化了當時整體的讀書氣氛。

重複實驗四,然後給予錯誤的反饋

第五項實驗引入了1500名新的參與者,然後給予他們錯誤的反饋

首先,對被試重複進行了實驗四,就其中的閱讀量測量,隨機告訴一部分人他們測試成績很好(位於同齡人中前15%),同時告訴另一部分人測試成績很糟(位於同齡人中後15%)。然後重新測試了這些參與者關於兩代人閱讀能力的看法。

實驗結果表明,被給予較差評價的被試,無論他們真實閱讀水平如何,對待年輕一代閱讀能力的態度都更加寬容,不再那麼認為現在的年輕人顯著遜色。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實驗還顯示,這種有偏差的反饋影響了參與者主觀上對自己閱讀能力的評價以及回憶自己年少時閱讀能力的評價,但沒有改變他們對兒時同伴閱讀能力的評價

這一結果反對了前面所述的取樣偏差的猜想,支持了記憶偏差的分析。

回顧五項實驗,研究者總結:“一代不如一代”效應實際上是人們一種下意識的傾向,源自於對自身記憶的美化。

記憶會被美化

人類的記憶並不是錄像帶,當我們回憶時,大腦的工作方式並不是分毫不差地倒帶重播。

記憶是被重構的。

當我們喚起記憶時,大腦需要從信息海洋中篩選出需要的記憶碎片,然後拼在一起。這時的大腦表現得像一個編輯師,一切都要在毫秒級別內完成,於是它只能倉促地把那些最容易找到的碎片拼接起來。

並且,在對記憶進行切分、添加和融合時,大腦非常擅長掩藏編輯的痕跡。

“我們往往認為自己記起來的事情就是100%的真實情況,這是一種錯覺”,專門研究情緒記憶的心理學家琳達·萊文(Linda Levine)說。

我們的記憶輸出存在偏差。在回憶時,我們會不自覺地把當前的狀態投射進去。例如,當我們回憶過去和某人的關係時,如果現在和這個人關係緊張,我們會更多地回憶起過往不那麼友善的相處片段。如果現在相處融洽,我們會更多地回憶起過往的歡樂時光。當下的關係,給過去的回憶加了一層濾鏡。

甚至,當人們被問起過去一個星期的進食情況時,回答都會被當時的飢飽狀態所影響。被試是飢腸轆轆地進入被試室,還是剛剛大餐一頓,回憶的結果、所做的陳述都會有所不同。

同樣的,為了對比兩代年輕人,我們需要回憶自己那一代年輕時的情景。但是,過去的記憶不會像當下這樣清晰可見,我們並沒有關於過去的詳實數據。這太難了,怎麼辦呢?

用當下的信息去填充吧。

然後,正如前面實驗的結果,自身現在越愛讀書的人,越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愛讀書。自身當下越聰明的人,越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太靈光。當下越尊重權威的人,越覺得現在的孩子都任性自我不尊重長輩。注意,這裡的自身情況,是客觀得分,不是主觀想象和暗示。

事實是,如果現在的你是一個很好學的人,當被問及年輕時的情況時,你的記憶是被當今狀態潤色之後的記憶。你會情不自禁地把當下好學的印象代入進去,共同形成整體“記憶”。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當然,“一代不如一代”思維的原因可能並不止這一種,記憶偏差只是一部分。

有可能,“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種人們被灌輸的文化隱喻,我們總認為過去的時光更加美好,這是一種信仰,因為不再擁有而顯得尤為珍貴的濾鏡。

也有可能,“一代不如一代”是一種錯覺,年長者總是以自己的價值觀來進行選擇,用來評判的多是“好學”、“忠誠度”、“毅力”這些更為年長者喜好和重視的指標。而那些年輕人更為擅長的能力,例如“科技應用能力”、“創新能力”則很少被考慮進來。

“一代不如一代”,為啥年輕人總被嫌棄?

我們暫時無法窺得全部的真相,但至少,當了解部分背後機制時,可以不那麼焦慮。其實,數據顯示,當下一代在很多方面都強過上一輩。美國的調查表明,年輕一代藥物成癮率更低、喝酒更少、第一次性行為的時間也有所推遲。在中國,無論是否被貼上自我任性的標籤,新一代人的知識面更廣、適應新興科技的能力更強,也是不爭的事實。

新一代年輕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也會老去,也會這樣去看待下一輩,並同樣發出“一代不如一代”的抱怨。這個思維定勢也許還會長久地存在下去。

理解這樣一個機制,也許有助於年長者更加寬容地評價下一代人,也可以使得新生一輩在面對責難時更為平和,不再那麼憤怒和逆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