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陸羽(國畫)作者 馬建平

許多年來,世上流傳有茶聖陸羽的許多“遺像”,有的裹襥頭,有的披巾,有的禿頂,有的長鬍須,總之有的貌比潘安,有的卻醜若鍾馗……。從文物上看,究竟陸羽該以何等形象面世才更顯真實呢,往下看吧!


陸羽文物像及其造像簡介

作者 | 童正祥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茶神陸羽白瓷偶

上世紀50年代,河北省唐縣出土一組唐五代邢窯白瓷茶具冥器。包括茶碗、風爐與茶鍑(通高15.6釐米),茶臼(徑12.2釐米)、茶湯瓶(通高9.8釐米)、 渣鬥(高9.5釐米)和瓷偶(高1.0釐米)。

瓷偶上身著交領衣,下身著裳,戴高冠,雙手展讀經卷,盤腿趺坐,儀態端莊,高冠冠頂有開口,供注入茶水用。

中國國家博物館孫機、劉毅等學者鑑定瓷偶為“茶神陸羽”,其手中所捧書卷,代表《茶經》一書。中國國家博物館在90年代清點庫存時,從一般文物的藏品中,重新鑑定這尊茶神陸羽像為一級文物。(圖1)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圖1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陸羽煮茶圖三彩偶

2015年5月至8月,河南省鞏義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鞏義東區三座小型唐墓中,發掘出土2套25件唐三彩茶具、茶點和白瓷瓷盞等冥器,其中張氏夫人墓中有件表現煎茶的偶人,施黃褐釉和綠釉,粉紅色胎,右側為一坐俑,左側風爐上置有茶鍑,二者共坐於一個長方形底板上。

坐俑高約11釐米,頭裹綠釉襥頭,身著窄袖圓領長衫,端坐於一亞腰形圓座上,身體微微前傾,目光下視,神情專注於身前的茶鍑,左手撫於左腿上,右手執瓢,好像隨時準備分茶。已被專家命名為“陸羽煮茶圖”。

墓誌記載墓主人張氏夫人葬於832年,距陸羽離世僅28年。專家認為“對陸羽形象的刻畫可能比較接近‘真容’”(圖2)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圖2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唐處士陸鴻漸小像

清乾隆癸卯(1783年)春,湖北安襄鄖兵備使陳大文訪西塔寺,見陸羽故居桑苧廬塑有陸羽遺像,“服僧伽水田衣,大失本來面目”。便“摹像以正之,並匯諸勒石,以垂不朽雲。”從陳大文這段“唐處士陸鴻漸小像”碑上的碑文可知,陳憑弔桑苧廬時,見到室內供有陸羽雕像,只是認為服飾不妥,便重繪遺像並命人刻於石碑(104×39cm )。

故里流傳的“遺像”,人物造形頭部沒裹襥頭,而是披巾,可能按明清時期畫家的理解所繪。該畫的情景是在品茶。筆者稱其為“陸子品茶圖”。(圖3為石碑局部)。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圖3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桑苧廬藏版《陸子茶經》像

民國十一年(1922),西塔寺重刻(石印)“桑苧廬藏版”壬戌本《陸子茶經》,為僧常樂校字並於1919年農曆八月序,僧演清同年農曆十月跋之稿本。

民國二十二年(1933),西塔寺重印(石印)“桑苧廬藏版癸酉歲重刊”《陸子茶經》。僧新明(演清)同年農曆十月為之新跋。以上二版《茶經》均沿用了碑像。(圖4)

童正祥:別亂造“像”了,這才是陸羽的“標準”像!

圖4

總而言之,茶神偶像造形,有的是功能需要,如為了方便灌水,將展“經”偶的頭部加了高冠,也是為了神化;有的是便於製作,煮茶偶人物造形寫實,而誇大了的風爐的比例,卻正好突出了“煎茶”主題。

兩種偶像的造形均為年青貌,無鬍鬚,著服常,說明造像者都知道陸羽二十多歲寫《茶經》、而立之年推廣“煎茶道”的故事。

無獨有偶,而傳承有據的故里“遺像”,年貌也與偶像如出一轍,這決不僅僅是偶然,而是歷史的真實。

總而言之,以上偶像、碑像和書像,共同的特徵均為年青貌,其意義在於定格了聖人的成就階段,符合歷史的真實,提供了茶神像的“標本”。有鑑於此, 筆者呼籲關注茶聖造像的當代藝術家、茶學家們,面對當今造像“市場”的亂像,應該引起重視,予以撥亂反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