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眾所周知,陸羽並沒有來過雲南,《茶經》中自然不曾記錄過普洱茶,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經》,對於我國茶葉學術界來說,無疑是一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開山神作,通過陸羽遍覽群書,博採眾長,吸收各家之經驗,凝聚成了這一部7000餘字的茶學典籍。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書中對茶葉的生長環境與茶葉品質的關係進行了分級概括,將茶葉品質分為三等,一等茶生於爛石,二等茶生於礪壤,三等茶生於黃土。


按照崑崙的理解,其實這就是茶葉的品質好壞在海拔高度上的對應體現,石頭在山頂經過風吹日曬雨淋,從山頂崩落下來,大的,重的石塊停留在高處,中等大小的石子停留在半山腰,最後細沙壤土落在山腳凹地。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葉品質依照海拔高度從高到低,有一定道理,但是並不絕對,《茶經》成書於唐代,那時候的茶樹品種和數量跟現代肯定是不能比的,氣候條件肯定也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們不能否認《茶經》的地位與作用。


陸羽沒有到過雲南,《茶經》裡沒有云南茶葉方面的隻言片語,非常遺憾。但從1250多年前的文獻記述,與目前雲南茶葉發展及趨勢又是如此相似,用現代科學實驗證明了我們祖先的智慧,以及對目前、將來茶葉發展的指導意義。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本期崑崙說茶就《茶經》對提到有關茶樹的客觀外在條件,談談個人的見解,以供參考,也望茶蟲多給以留言討論。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是我國南方的優良樹木。唐代“茶聖”陸羽用這簡潔的八字最清晰、最深刻概括、讚賞了茶。

中國自古就是茶之國,是茶與茶文化的最早發源地,是世界上種茶、製茶、飲茶最早的國家,沒有之一。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而在中國的南方邊境,這裡的茶樹則是世界茶樹的發源地。


在雲南普洱境內有距今約3540萬年的寬葉木蘭化石、有2700餘年的世界野生古茶樹王、有1800餘年的過渡型古茶樹。全市120萬畝野生古茶樹群落、18.2萬畝栽培型古茶園;景邁山古茶林被國內外專家讚譽為“人類茶文化史上的奇蹟”和“世界茶文化歷史自然博物館”,已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普洱古茶園與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列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2013年國際茶葉委員會授予普洱“世界茶源”稱號。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除了大葉種之外,普洱茶古茶園中有多個古茶園都是大葉種、小葉種並存。就中小葉種而言,倚邦,不愧是赫赫有名的小葉種普洱茶!在清朝,就被皇室看中,定為貢茶。以產小葉種為主的曼松茶更是成為了六大茶山中地位最尊,價格最高的茶。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一位茶蟲品完倚邦曼松茶後的感受是這樣的:入口甘甜,花香蘊在茶湯裡,軟綿細膩,湯是那種濃香型的,特別是聞它的杯底香很沉穩、很迷人。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三泡過後,回甘生津強烈,如溪流淙淙,甘甜一點點鋪滿口腔,品完過後明顯感覺喉嚨有花香湧出,六七泡後,混合著森林氣息的山野花韻遊走在呼吸間,喉韻清涼如飲山泉,淳冽甘潤。


  聽這位茶蟲的描述,我們彷彿被他帶到了那幽靜的倚邦古茶園中……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生長在茶山上,陸羽的《茶經》中對茶生長的環境進行了評級,“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就是說,越是頂級的好茶,越是生長在爛石縫、亂石堆之中。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好比武夷巖茶的生態環境裡面,就最能反映出“上者生爛石”這句話。人們認為,茶樹的生長環境,需要完整的生態系統,同時它是非常有生命力,能夠克服看似不佳的環境的,人力最好不要過多地去幹預茶樹的生長。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爛石,顧名思義,就是爛掉的石頭……


其實質是風化比較完全的砂質土,也可以認為是從未種植過作物的生土。


由於這類土壤結構良好,能保證土層的通透性;礦物元素和微量元素等養分齊全,有利於氨基酸的合成和轉化。生長在這種環境中的茶樹,根系發達,氨基酸合成條件好,茶葉品質自然高。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礫壤,指含有砂礫的土壤。


基質是各種坡積物、洪積物及堆積物等。質地粗細不勻,土壤深淺不一,自然肥力低,但透水性好。主要分佈在山區或半山區的斜坡上。在棕壤、黃棕壤、紅壤、黃壤、磚紅壤性紅壤、磚紅壤等土壤帶都有分佈,適宜茶樹生長。


黃土指質地粘重、結構性差的粘性土。


在江浙一帶也稱"死黃泥",這種土壤孔隙度少,粘粒含量高,俗稱"大雨一團糟,天晴像把刀",不進行改良是長不好茶樹的。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雲南的土壤一般為紅壤、黃壤、磚紅壤,ph值在4一6之間。普洱茶的土壤為土質疏鬆、土層深厚,排水、透氣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紅壤、黃壤、磚紅壤),ph值在4一6之間;氣候為南亞熱帶溼潤氣候和北熱帶氣候類型。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年平均溫度17℃~22℃,年降雨量在1200一1800毫米,日照時間長且朝晚有霧,相對溼度保持在85%左右,海拔為500一2000米的山地和丘陵地帶。自然賜予的好資源,古樹茶自然在此紮根。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長時間暴曬在陽光下的茶質肯定不好,這也是陽崖陰林出好茶和高山雲霧出好茶的基礎。


高山一般來講是指一定區域範圍內海拔相對較高的山。茶樹的生長因海拔不同而從氣候、降雨、溫度、溼度、土壤、光照、地溫、生長週期等方面深刻影響著茶葉的品質。普洱茶同樣也遵循著這樣的理念。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在雲南,海拔升高,氣壓降低,空氣稀薄,茶樹的蒸騰作用相應加快。芽葉本身不得不分泌出一種抵抗素來抑制水分的過渡蒸騰,這種抵抗素就是茶葉的寶貴成分——芳香油。所以高山茶香氣相對較高,沖泡後杯底留香,持續時間較長。


雲南的高海拔地區,紫外線強烈,空氣中的氮很容易離子化,浸入土壤,充足的氮源,為茶樹積累芳香物創造了條件


高山地區多為砂質土壤,土層深厚 ,通氣性好,酸度適宜。高山密林,落葉較多,土壤肥沃,有機質豐富,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此外高山地區,人跡罕至,空氣狀況良好,幾乎沒有汙染,大型喬木憑藉自身的抵禦能力,少有病蟲害的干擾。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高海拔山區雲霧瀰漫,茶樹接受日光輻射和光線的質量與平地不同。長波光受雲霧阻擋被反射,短波光穿透力強,作用於茶樹而合成更多的生物鹼和酚性物,這也是高山茶內含物質豐富的原因之一。


晝夜溫差較大也是好茶質的一個重要條件。白天氣溫高,日照充足,茶樹的光合能力強,合成物質多,夜晚氣溫低,茶葉背面呼吸氣孔關閉,茶樹的呼吸作用隨之減緩。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呼吸消耗少,茶樹的營養物質得以更多的積累和貯存。這也是高山地區茶葉內含物質豐富的原因之一。此外,晝夜溫差大,還有利於茶樹氮磷物質的代謝,加快體內循環,促進茶樹生長。


雲霧繚繞的山區,水蒸氣反射紫外線的能力較強,更多紅橙光的穿透,合成了豐富的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雲南的古茶一般都生長在高山密林中,熱帶雨林的高大喬木,為古茶樹遮擋了強烈的陽光,而使得這些古茶的內含物質更加諧調,口感更加柔和。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茶經當中的關於茶的常識,知識和經驗總是有迭代的,今天我們現代茶產業和唐代不同,種茶、製茶、泡茶、品茶的方法都有改變,陸羽茶經中我們找不到今天很多茶品岔氣的記錄,但是這仍然不能磨滅茶經在茶人心目中的位置。


作為中國最重要的歷史典籍茶經已經被很多人都分享過,但是人心不同,看到的東西不同,同樣的文字有的人看出天地大美人生奧義,有的人看出人心滄桑世事浮沉,也有的人看出政治經濟階級鬥爭,而我看到了茶在生活之踐行與精神之修養上更多的可能。


今人用心喝茶方能不辜負自然的饋贈,站在巨人之肩膀上分享茶生活,才是對茶真切的表白。


《茶經》中隱藏的普洱茶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