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口中的"格局",是個什麼"局"?

昨天一早,王哥被部門領導叫到辦公室談話,看來王哥的三級經理有譜了。半小時後,王哥面無表情的從領導辦公室出來,默默地回到了自己的工位………。

"哥的三級經理沒戲了,尼瑪我任勞任怨的幹了10幾年,連個虛職都不給我。""還讓我放平心態,放遠眼光,做人做事要有格局。""什麼鳥格局,這不明擺忽悠人嗎,當我三歲孩子王麼?"

領導口中的

我從電話這頭都能感受到王哥的憤怒,彷彿吐沫星子能穿越移動網絡,灑水車一般的濺到我的臉上。是啊,我們經常能夠聽各級領導提到"格局"這個詞,那麼如何結合自己的境遇,分辨出領導口中的"格局"是真心勸導你,還是忽悠敷衍你呢?我們需要明白以下幾點:

一、脫離了環境的"格局"是"死局"。職場中,必須充分認識和分析我們所處的環境。一是外部環境,就是我們所處的行業是"夕陽產業"還是"朝陽產業"。"處在風口,豬都能飛上天",這話當然有些絕對,也不夠全面,但它從側面告訴我們,什麼叫"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試看"BAT",哪個不是藉助互聯網時代的風起雲湧,成為了時代的翹楚。如果我們能身處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行業和公司,那麼我們自身的發展空間無疑是廣闊的,它甚至可以稀釋掉我們自身能力的不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說"這小子當初還不如我呢,怎麼就火了?"二是內部環境,就是我們工作的"組織"或"單位"的具體情況。它至少應該包括,幹部隊伍的年齡結構、晉升渠道、人員流動情況、員工整體素質、強勢部門分佈,等等。試想,如果單位的員工年齡結構老化,流動性差,你根本就晉升無望,那麼領導口中的格局對你來說就是"死局"。

領導口中的

二、脫離了時間的"格局"是"騙局"。傑弗裡·韋斯特在《規模》中指出,"美國上市公司中有一半在10年內便消失了,極少數公司公司存活到50年,更別提100年了。"在職場中,我們也經常提到"背景算個鳥,年齡是個寶"這一法則。這說明無論"組織"還是個體的發展,都無法超離"時間"這個大維度。"45歲""35歲"現象比比皆是,這並不是年齡歧視,而是生產力的急速發展,不僅要求技術迭代的提速,更加要求"人"迭代的提速。 因此,如果領導對你說"你還年輕,以後的路還長,還有機會",但整個組織內部的流動性其實並不強,那麼基本上領導是在敷衍你。"尼瑪九零後都開始脫髮了你忽悠誰呢?"

領導口中的

三、脫離了定位的"格局"是"困局"。你的科室或者團隊,在整個組織內部是什麼定位?有什麼樣的資源?原來的同事發展怎麼樣?在上級領導心中居於怎樣的位置?你本人在科室或團隊中居於怎樣的位置,"可替代率"有多大?你的前輩發展的怎麼樣?以上所有因素,鎖定了你在整個組織中的發展路徑,你必須抽時間對這些因素做出科學有效的分析。如果分析的結果是你的位置能夠定位在組織的"頭部",那麼你的職業前景是比較樂觀的,反之則需要你儘快做出調整,而不是坐以待斃。在弱勢的定位中談格局,無異於緣木求魚,捨本逐末,別再被領導忽悠了,儘快擺脫困局才是王道。

領導口中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