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

我與維克多.弗蘭克爾的第一次相遇,居然是從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大師歐文.亞隆的自傳《成為我自己》這本書裡。

對維克多.弗蘭克爾這個名字我早就有所耳聞,也知道他那本被翻譯成34種語言,銷量過千萬冊的《活出生命的意義》的暢銷書,但真正深入瞭解意義療法,則是從最近剛剛翻譯成中文的新書《何為生命的意義》中獲得的。

作為意義療法的創始人,我熟悉的兩位精神分析動力取向的老師,李孟潮和張沛超給予弗蘭克爾非常高的評價,併為《何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寫了推薦序。

弗蘭克爾曾接受過精神分析的訓練,但真正讓他在集中營中經受住了長達三年的非人的折磨,並且在多個集中營中輾轉,最終存活下來的,卻是他對生命意義的探索,以及對未來的期待。

他堅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出暗無天日的集中營重新見到所愛的人,而實際上,他的父母、他的哥哥,還有他的妻子都已經在集中營中喪生了。

最終,他挺過了集中營裡的種種磨難重獲自由,等待他的卻遠沒有想象的那麼美好。當他返回家園時,發現自己所摯愛的親人都已經不在人世,那是一種多麼令人絕望的境地?

在《成為我自己中》,歐文.亞龍提到他去找弗蘭克爾做心理治療的場景。當時的弗蘭克爾已經名聲大噪,歐文.亞龍帶著虔誠、敬仰的心情找到了這位心理治療大師。

可是第一次,他就碰壁了,弗蘭克爾去了外地演講,讓他撲了個空。後來,亞龍終於預約上了弗蘭克爾,可是弗蘭克爾的表現卻令他極其失望。

在歐文.亞龍的自述中,我們看到了另外一面的弗蘭克爾:一個有著嚴重心理創傷的治療師。在整節的諮詢中,亞龍感受不到他的抱持與溫暖,他一直喋喋不休地講述著自己的故事,置處在心靈痛苦中的亞龍與不顧。似乎在治療中,他不是在治療病人,而是在療愈自己。

其實,在集中營生活所帶來的創傷並沒有因為他獲得了自由而結束,是意義療法幫助他活了下去、活得精彩,他通過不斷書寫創傷,幫助他人,活出了自己生命的意義。


《何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


那麼,探索生生命的意義,對於今天的我們意味著什麼呢?

01

現代人的空心病,與意義的喪失有關。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充滿著無意義、去人格化、去人性化的時代。在進入大工業時代之後,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個人,不過是社會組織中的一個工具,或者是流水線上的一枚螺絲釘。而當我們回到鋼筋水泥包圍的家時,就像鑽進了一個小小的火柴盒。我們把他人、、自然,甚至與自己都隔離開來。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自己也在不斷被物化,很多人無法成為一個人,或者像一個人一樣生活,更談不上有尊嚴地活著。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在工作中感覺到無趣、倦怠,在生活中感到乏力、無生氣的原因。因為無論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無法找到生命的意義。


《何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


02

意義不是創造,而是探索。

我們經常會說,當你給這件事情賦予意義時,你就會從中獲得某種快樂、價值,而實際上,意義並不是由自己創造的,而是通過探索而得來的。

意義療法的目的是幫助人們認識各自的生命議題,找出生命中的意義,激發內在的潛力。弗洛伊德認為,健康的人擁有愛與工作的能力,對於弗蘭克爾來說,通過工作找到其中的創造性的內容,並且獲得價值感,這也許是意義一部分。更為重要的是,在痛苦中去發現意義,從而達到超越自我的目的。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追求幸福,但人生的本質是苦的。親人離世,被戀人拋棄,財產損失,都會讓我們感受到痛苦。而當我們從中發現生命的短暫與無常,反而會更珍惜當下。當我們從失戀中獲得某種經驗,我們就會在喪失中瞭解生命的真諦,也許就不再執著於那些已經離我們而去的人或物,反而會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並且過被未來所牽引的生活。


《何為生命的意義》|生命的意義在於自我超越


03

意義本身就存在著一股治癒的力量。

阿爾貝.加繆曾經說過,真正嚴肅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判斷人生是否值得一過。

小時候,我們需要聽父母的話,按照父母要求的那樣去做;工作後,我們要聽領導的話,按照公司的規則去做。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世俗的成功,所以跟隨前人一起擠進了那條通往成功的道路。

我們要麼做一些其他人都在做的事情,要麼做一些別人要求我們做的事情,很少嘗試做自己想要的事情,自己喜愛的事情,對自己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當內在自我的自由意識萌芽,而在現實層面卻受到諸多限制時,人的內心就會出現衝突,這個時候無意義感就會呈現出來。

弗蘭克爾在《何為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中引用了一句弗洛伊德的話,“當一個人開始尋找生命的意義及價值時,他就已經病了”。我沒有查證這句話是否真正出自弗洛伊德之口,對於這句話,我是相當的不認同。

只有當一個人缺失生命的意義時,他才意識到他需要去尋找這個東西,也許在那個時刻,他可能是病的。但是當他一旦有了這樣的覺知,開始尋找意義時,他就已經踏上了自我探索之路。尋找意義本身就是有意義的,就具有療愈作用。

馬丁.海德格爾說,已然過去的,不會再來;已成過去的,仍將永在。人生如一齣戲,當我們出生時,大幕徐徐展開,當我們生命隕落時,也就到了閉幕的時候。我們表演完了自己的一生,我們也成為了自己生命的見證者與記錄者,曾經體驗過的一生,你會賦予它怎樣的意義?


作者:任麗,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關注@任麗的心靈空間,成長路上不孤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