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中國經濟將怎麼走?

中國第一季度GDP增速數據終於揭曉。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統籌推進,3月份主要經濟指標降幅明顯收窄。

市場普遍認為,待疫情基本解除之後,經濟或出現補償性反彈,全年影響仍舊可控。不過,考慮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將是下一步發力的重點。

一季度主要經濟指標下滑

消費向好、投資穩增長的基本面未變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下降19%。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下降15.8%,降幅較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貿易外經司司長藺濤指出,疫情對零售市場短期衝擊大,但消費長期向好趨勢沒有改變。

1-2月份市場銷售明顯下降主要是受短期外部因素衝擊影響,居民消費需求只是暫時被抑制,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並未消失。後期隨著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費逐步釋放以及市場供給結構持續優化,消費市場仍將保持平穩增長。

與消費類似,投資方面,疫情短期內衝擊仍較明顯。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84145億元,同比下降16.1%,降幅較1-2月份收窄8.4個百分點。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下降19.7%,製造業投25.2%,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7.7%,降幅分別比1-2月份收窄10.6、6.3和8.6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投資司司長彭永濤判斷,疫情對固定資產投資衝擊明顯,投資隨復工復產有望企穩向好。

在彭永濤看來,疫情期間,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大幅下降,製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產開發三大領域投資增速均下降明顯,但一些行業如高技術產業、衛生等領域情況好於全部投資。當前,中國投資持續平穩增長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說,總的來看,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同時也要看到,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中國經濟短期增長承壓

全年經濟增長不必悲觀

不可否認,疫情讓中國經濟短期增長承壓,但在較好基礎支撐和政策有力的對沖下,各方對於今年全年中國經濟走勢仍抱有信心。

“對於經濟增速的預判,一個十分重要的變量是政策力度,這是影響未來經濟運行的重要因素。”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指出,從基本面上看,中國仍有很大發展潛力,如城鎮化水平不高、區域經濟一體化正快速推進、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有很大空間等,如果政策力度明顯加大,對全年經濟增長就不必悲觀。

疫情發生以來,有關方面已密集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為對沖疫情影響、穩定經濟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是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突出民生支出和減稅降費,據官方初步估算,各項階段性減免政策舉措預計可減輕企業負擔8000億元以上。

其次是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註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金融機構先後實施3000億元專項再貸款和5000億元再貸款再貼現政策,兩次定向降準共釋放長期資金9500億元。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指出,從主要指標變化的性質及走勢看,疫情衝擊是短期的、總體可控的,而且部分影響反映了抗擊疫情需要付出的代價,無需放大其負面影響。雖然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受到較大影響,但疫情衝擊不改中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

渣打中國行長、總裁兼副董事長張曉蕾表示,疫情暴發前的經濟數據顯示,中國內、外需已有改善跡象。而在貨幣和金融政策放鬆支持下,需求改善的勢頭應能持續,復產和補庫存需求有望使今年後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長達到6.0%以上。

德意志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民眾對未來經濟前景亦相對樂觀。這份針對中韓兩國消費者的調研顯示,68%的中國受訪者對財務前景表示充滿希望,並更加樂觀自信。當提及對未來整體經濟前景的看法時,多數中國受訪者預計,儘管受到短期衝擊,但整體經濟前景向好。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成發力重點

在一季度GDP增速下降的同時,市場亦對促進經濟復甦的宏觀政策做出了預判。

對於下一步刺激政策力度和節奏,國家發改委此前已明確表示,中國的政策工具依然充足,官方將密切監測經濟運行態勢,根據形勢發展需要,適時推動相關儲備政策出臺實施,加大政策對沖力度。

“在外部環境十分複雜的情況下,問題的關鍵還在於中國自身”,在連平看來,未來趨勢發展需要關注兩點:一是疫情趨向緩解;二是可能出臺的一攬子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政策。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顏色認為,財政政策是下一步對沖疫情影響的發力重點,只有當財政政策有效落地時,才能有效利用央行提供的流動性,貨幣政策才有進一步施展的空間。

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學家祝寶良表示,應對疫情衝擊應主要依靠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擴大支出支持企業、居民和部分地方政府渡過難關,發行消費券或直接現價補助,穩定消費。擴大教育支出,擴大中招和升專、專升本延遲就業。增加企業穩崗補貼,穩定就業。穩定投資,增加公租房和廉住房建設。

中信證券宏觀團隊認為,財政政策方面,後期減稅降費會繼續發力。雖然全年赤字率大概率為3%,但是有望通過擴大PSL、壓縮一般開支為小微企業減稅、完善專項債使用、加大貼息力度等多種方式,穩定經濟增長。

貨幣政策方面,節後先後降低OMO利率及MLF利率,並提供再貸款支持,體現了貨幣政策的“前傾”,預計全年仍有100BP左右的降準空間,LPR利率將下降30-45個基點。利率層面,存款基準利率有望下調,進一步幫助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A股下半年或加速上行

投資應把握新基建、消費等主線

對於備受關注的市場投資方面,招商證券指出,整體來看,A股仍處在2019年開啟的兩年半震盪上行週期中,下半年不排除加速的可能。

安信證券也認為,經濟邊際改善,A股將呈現震盪向上的趨勢。從一系列宏觀領先指標和中觀高頻數據看,中國經濟基本面處於環比改善趨勢,風險偏好從低位的逐步修復,對應著估值的修復與擴張趨勢。

華龍證券分析,二季度大概率延續以結構性機會為主的格局,市場將更多圍繞主題性機會展開,以“新基建”為代表的新經濟與科技將繼續受到政策支持,依然是市場關注的重點。但是從估值與盈利預期角度而言,在經歷疫情的衝擊後,受影響較小或在疫情後能夠強勁復甦的行業也值得關注。

浙商證券研究團隊則認為,隨著疫情防控戰線拉長,疫情的衝擊已從供給端傳導至需求端,居民的消費信心開始受到一定影響,消費回暖將呈現漸進增長的節奏。預計二季度起消費數據將開始穩步提升,五一 的“五天長假”有望助力消費數據衝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