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GDP同比回落6.8%!中国经济将怎么走?

中国第一季度GDP增速数据终于揭晓。

4月17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推进,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

市场普遍认为,待疫情基本解除之后,经济或出现补偿性反弹,全年影响仍旧可控。不过,考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是下一步发力的重点。

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下滑

消费向好、投资稳增长的基本面未变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450亿元,下降15.8%,降幅较1-2月份收窄4.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司长蔺涛指出,疫情对零售市场短期冲击大,但消费长期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1-2月份市场销售明显下降主要是受短期外部因素冲击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只是暂时被抑制,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并未消失。后期随着疫情因素消除,抑制性消费逐步释放以及市场供给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市场仍将保持平稳增长。

与消费类似,投资方面,疫情短期内冲击仍较明显。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降幅较1-2月份收窄8.4个百分点。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降幅分别比1-2月份收窄10.6、6.3和8.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司长彭永涛判断,疫情对固定资产投资冲击明显,投资随复工复产有望企稳向好。

在彭永涛看来,疫情期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下降,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三大领域投资增速均下降明显,但一些行业如高技术产业、卫生等领域情况好于全部投资。当前,中国投资持续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说,总的来看,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我国经济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

中国经济短期增长承压

全年经济增长不必悲观

不可否认,疫情让中国经济短期增长承压,但在较好基础支撑和政策有力的对冲下,各方对于今年全年中国经济走势仍抱有信心。

“对于经济增速的预判,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是政策力度,这是影响未来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指出,从基本面上看,中国仍有很大发展潜力,如城镇化水平不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快速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有很大空间等,如果政策力度明显加大,对全年经济增长就不必悲观。

疫情发生以来,有关方面已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为对冲疫情影响、稳定经济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首先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突出民生支出和减税降费,据官方初步估算,各项阶段性减免政策举措预计可减轻企业负担8000亿元以上。

其次是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机构先后实施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政策,两次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9500亿元。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指出,从主要指标变化的性质及走势看,疫情冲击是短期的、总体可控的,而且部分影响反映了抗击疫情需要付出的代价,无需放大其负面影响。虽然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受到较大影响,但疫情冲击不改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

渣打中国行长、总裁兼副董事长张晓蕾表示,疫情暴发前的经济数据显示,中国内、外需已有改善迹象。而在货币和金融政策放松支持下,需求改善的势头应能持续,复产和补库存需求有望使今年后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长达到6.0%以上。

德意志银行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未来经济前景亦相对乐观。这份针对中韩两国消费者的调研显示,68%的中国受访者对财务前景表示充满希望,并更加乐观自信。当提及对未来整体经济前景的看法时,多数中国受访者预计,尽管受到短期冲击,但整体经济前景向好。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成发力重点

在一季度GDP增速下降的同时,市场亦对促进经济复苏的宏观政策做出了预判。

对于下一步刺激政策力度和节奏,国家发改委此前已明确表示,中国的政策工具依然充足,官方将密切监测经济运行态势,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推动相关储备政策出台实施,加大政策对冲力度。

“在外部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中国自身”,在连平看来,未来趋势发展需要关注两点:一是疫情趋向缓解;二是可能出台的一揽子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政策。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认为,财政政策是下一步对冲疫情影响的发力重点,只有当财政政策有效落地时,才能有效利用央行提供的流动性,货币政策才有进一步施展的空间。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表示,应对疫情冲击应主要依靠财政政策,通过减税降费、扩大支出支持企业、居民和部分地方政府渡过难关,发行消费券或直接现价补助,稳定消费。扩大教育支出,扩大中招和升专、专升本延迟就业。增加企业稳岗补贴,稳定就业。稳定投资,增加公租房和廉住房建设。

中信证券宏观团队认为,财政政策方面,后期减税降费会继续发力。虽然全年赤字率大概率为3%,但是有望通过扩大PSL、压缩一般开支为小微企业减税、完善专项债使用、加大贴息力度等多种方式,稳定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方面,节后先后降低OMO利率及MLF利率,并提供再贷款支持,体现了货币政策的“前倾”,预计全年仍有100BP左右的降准空间,LPR利率将下降30-45个基点。利率层面,存款基准利率有望下调,进一步帮助降低实体融资成本。

A股下半年或加速上行

投资应把握新基建、消费等主线

对于备受关注的市场投资方面,招商证券指出,整体来看,A股仍处在2019年开启的两年半震荡上行周期中,下半年不排除加速的可能。

安信证券也认为,经济边际改善,A股将呈现震荡向上的趋势。从一系列宏观领先指标和中观高频数据看,中国经济基本面处于环比改善趋势,风险偏好从低位的逐步修复,对应着估值的修复与扩张趋势。

华龙证券分析,二季度大概率延续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的格局,市场将更多围绕主题性机会展开,以“新基建”为代表的新经济与科技将继续受到政策支持,依然是市场关注的重点。但是从估值与盈利预期角度而言,在经历疫情的冲击后,受影响较小或在疫情后能够强劲复苏的行业也值得关注。

浙商证券研究团队则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战线拉长,疫情的冲击已从供给端传导至需求端,居民的消费信心开始受到一定影响,消费回暖将呈现渐进增长的节奏。预计二季度起消费数据将开始稳步提升,五一 的“五天长假”有望助力消费数据冲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