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01、給老同學發信息不回,朋友群裡卻很活躍,假裝看不見?

銷售員小趙在一次同學聚會中得知高中時期的班長小楊,現在已經是公司的常務副總了,便藉機向他索有了電話,方便日後聯繫。

兩週過後,銷售員小趙所在單位接了一單業務,業務內容正好可以與小楊所在公司能接洽上,於是小趙興致勃勃地給同學小楊發了條信息。

本以為小楊會秒回,畢竟是老同學了。結果,半天過去了,也沒見小楊進行回覆。更令小趙沒想到的是,在一直沒有回覆小趙期間,小楊在同學群裡表現得很活躍,又是點贊又是發紅包的。

看到這些,小趙一下子明白了,同學小楊不是不回,而是壓根就不想回。

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其實,由於多重利害關係影響,即使曾經的同學關係也會變得不再“純粹”。而多年不聯繫突然發信息,這種“討好型”行為還可能會引起別人反感。

在職場中,刻意“討好式”交往隨處可見,處理好了是一股強大的助力;處理不好影響的不僅是心情,也許是一次職場滑鐵盧

因此,如何正確認識與處理職場人際關係,避免遭遇“討好式”交往帶來的尷尬,對職場中想要有所作為的我們來說,就變得非常重要。

那麼,“討好式”交往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哪些具體危害?怎樣擺脫“討好”讓人際關係成為職場晉級的助力呢?接下來,本文就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以期能幫助被“討好式”交往所累的人,擺正心態,走到正確軌道上。

02、什麼是“討好式”交往?它對個人在職場發展有什麼危害?

“討好式”交往出現於《社會心理學》當中所闡述的耶魯大學心理學家米爾格拉姆所做的服從實驗當中,是一種貶低自己的社交行為,這種人在內心裡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總是不由地以他人的喜歡為中心,甚至會刻意地降低自己來獲得他人的歡心,從而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

從字面當中,提及“討好”,便有勉強與應付之嫌,我們都知道“強扭的瓜不甜”,同樣,強拉硬扯的人際交往,聽起來彆扭,做起費勁。正如“刺蝟”法則當中所描述的那樣,刺蝟之間刻意地緊挨在一塊,反而無法睡得安寧。一味的討好別人,其實隱藏著5種可能的後果,將你的人際交往陷入僵局。

1、自降身價,削弱影響力

如果在公司裡面,當有人在我們面前誇讚我們的時候,我們的潛意識裡是會覺得誇讚的這個人是不如我們的,至少是在他誇讚你的這個方面,他是比不過你的。

而與之相反,一味的去討好別人,不僅不會讓對方高看我們,而是會讓對方覺得我們在他們面前,很低人一等,自己給自己削弱了影響力。

2、疲於應對,耽誤本職工作

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我們每個人在公司都有很多事情要做。天天去挖空心思討好別人,而且是每次都要應對不同的局面和具體情況,用於本職工作的時間,必然會捉襟見肘。

3、迷失自我,喪失判斷力

凡事都去討好、迎合別人,就會慢慢喪失對事情的判斷力和個人原則,也就是會變成沒有主見的人。因為你在等別人的答案,慢慢的,習慣了趨炎附勢,樂見於隨聲附和。

4、停滯不前,難以提升成績

不可否認,公司裡面討好別人的人,是會得到一些小恩小惠,因為這是人性的弱點,誰都喜歡聽好話。但長此以往,突然有一天,當你發現你的討好功夫不管用的時候,你想回頭靠自己的能力,獲得尊重的時候,你會發現,此時的你,早已經在原地踏步多時,很難再進行逆襲與“翻盤”。

5、進退兩難,陷入被動局面

一味的討好別人,無論討好多數人還是少數人,都會讓自己顧左不顧右,得罪一部分人,讓自己陷入進退兩難的人際交往困境。畢竟,你不可能迎合所有人。

不難看出,“討好式”交往,既不利於我們職場當中人際關係的處理,會使自己經常性地陷入被動局面,也不利於我們正常工作的開展,

凡事看別人的臉色,過分地在意別人的目光,往往就會迷失自己的工作方向,進而喪失了工作動力

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03、為什麼不自覺就陷入“討好式”交往?4種心理會造成越討好越不被尊重的尷尬

蔣方舟曾在《奇葩大會》講到討好型人格,她有兩個標準:做事情之前,會去想別人的反應,做的時候會去迎合他人的期待;在跟人交往中,沒有原則和底線,可能自己已經非常不愉快了,可是不會表現出來。

在我看來,“討好型”交往不只這些原因,有4種心理都會造成越討好越不被尊重的尷尬問題。

1、猜疑心理,害怕被同事排擠

有些職場人常常很在乎別人的感受,不管做什麼事,都是小心翼翼的,迎合著所有人。比如,午餐時間到,剛想拿出自帶的盒飯,可同事們一叫,又不好意思不去,生怕沒有和她們一起吃飯一起吐槽,就被隔離了。

然而,就算如此謹小慎微的照顧別人的感受,還是很有可能被當成透明人。越是害怕被排擠,越是不敢做自己,同樣,越是沒有自我的人,越容易被排擠。

2、一廂情願心理,自認為能得到認可

同事小A剛來到公司時,很希望得到新公司和新同事的認可。主動攬下自己的“師傅”王姐所交給的工作,還有其他同事所需的各種幫忙,諸如打印、拿快遞等。

因為從一開始,她沒有拒絕,認為自己剛來,還沒有具體負責的項目,應該多做一點事,或許能早日上手。自認為這樣做,王姐會給她美言幾句,被領導看到自己的努力付出,而且還會贏得其他同事的好感。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導致所有人都覺得,小A自己會幫我做好這些雜活。但小A的付出並沒有換來與之對等的回報。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每個人自己內心的想法與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始終是不一樣的,有時候,自己越是這樣做,時間長了,別人越是覺得這是一種理所應當。

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3、怯懦心理,不懂得拒絕

有的人因為擔心得罪人,而時不時地幫同事打掃衛生,背鍋甚至替加班等等,有時忙得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得。但為了讓別人舒服,對自己的想法全然不顧,沒有自己的主見,就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嗎?其實,這會讓自己逐漸喪失界限。

三毛曾說過:“不要害怕拒絕別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於正當,因為當一個人開口提出要求的時候,他的心裡根本預備好了兩種答案,所以給他任何一個其中的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不懂得拒絕,害怕別人難過,結果卻讓自己為難。本性善良是好事,但無底線的接受,並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反而讓你失去更多。

4、逐利心理,有好處就佔

有的人認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為了“互相利用”,見到對自己有用、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朋友才交往,否則,一概免淡。

而經過低三下四、幾經周折,建立起來的人際交往,密切與否與獲利大小完全呈正比,並且,利益過後,最終常常都是“過河拆橋”。這種貪圖財利,沾光別人的不良心理,會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損害。

想起一個成語,唯利是圖,當我們把利看成是自己與他人相處的唯一目標時,為了達成這一目標,不惜降低自身的身份,委屈自己的面子時,我們的目光會立即變得短與淺,有利就沾,無利就散,這種相處模式,實際上就是“一錘子”買賣,無疑於“殺雞取卵”一般

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04、如何避免陷入“討好式”交往,做回真實自我?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討好式”交往會讓我們在人際關係處理中,逐漸減少自我的分析與判斷,慢慢增加卻是對他人附和與認同,如何跳出這一怪圈,刷出屬於自己的“存在感”,這裡有3個建議:

1、強大自身,夯實“穩固基石”。首先,能力強大。記得自己的一位同事轉正之前,為了討好他人,每次出差辦事,總要自掏腰包,給大家帶些小禮物回來,但效果卻很牽強,同時的態度也沒有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自從轉正之後,我發現他說起工作的態度變了,沒有再提起跟同事之間的不愉快,而是常說起工作裡的小成績。

在他的努力下,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從一個小小的普通職員,一路升職成了經理。而當初的那些難以處理的人際關係,似乎也迎刃而解了。

職場生活,工作能力是第一位的,只有優秀的工作能力,才會讓他人信服你。當你的工作能力變得強大,那些人際關係自然也不會再讓你為難。

正如那句話,沒有不復雜的人際關係,只有還不夠強大的你自己。你強大了,世界才會對你溫柔相待。

其次,心態強大。高曉松曾說:“生活不會因為你害怕,什麼都不做就不捶打你。”職場生活,從來就沒有那麼容易,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

你不能控制別人怎麼想,與此同時,你也沒有義務對別人的人話完全贊同。你應該明白,自我價值不是由別人的評價決定的,而在於自身的評價。

當你做不好一件事情的時候,沒必要苛責自己,企求他人,倒不如總結教訓,不斷成長。

2、懂得取捨,以利益為“直接導向”。《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假如今日有個人緝訪得賊人真信,來報你時,你還捨得二十兩銀子麼?”有舍有得,不捨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

職場是一個以利益為核心的地方,所有的感情都會在這之後。通過討好增進感情或許暫時可以,但以此來汲取利益就顯得很蒼白了。

現實當中,有些人會把職場和生活弄混,以為這兩者是相同的,其實是有區別的。

生活的核心是什麼?那是親人,生活是你和親人在一起過日子,你們之間是血緣的關係、婚姻的關係。這是以感情和血緣親疏為秩序的圈子。

而職場的本質呢,就是你必須要服從自己的利益點,時時刻刻圍繞自己的利益打轉,你要知道你為老闆而工作,而老闆給你薪水,說得現實與直接些,即使討好,也只需討好給你薪水的人即可。

職場中,善待對自己有價值的人,保持正常而友好的交往,而對於沒有利益往來的,不能有意疏遠,但也完全沒有必要去刻意討好。

不要把賭注都壓在由討好而得來的感情上,對職場而言,這一東西因討好而得來的暫時利益,實在是太不靠譜了,搞不好,甚至還會雞飛蛋打


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3、學會說不,建立“邊界意識”。

弗洛姆說過:“同共生有機體結合相對立的是成熟愛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

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著自己的心理距離和空間,它們控制著我們和別人的親近距離,即使是親密關係中如膠似漆的情侶,也不能毫無底線的闖入進來,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邊界意識”。

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並不意味著自私。遵循忠於自己的原則,對於以下3種情況,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拒絕。

  • 違反規定的事情,堅決不做

工作中,很多環節都有油水可撈,或許你正處在這樣的崗位上,當領導同事找你送禮辦事時,你要明確拒絕,否則一旦出事,被甩鍋是小,自身難保是大。

  • 耗時耗力的工作,有所選擇

首先自己的工作要確保保質保量的完成,當要幫助他人時,要有所選擇。機械重複性工作儘量不做,耗時耗力且沒有提升。

  • 自己完不成的任務,不要逞強

不要為了面子逞強做事,否則可能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做得沒盡如人意,耽誤了對方的事情,最後落個不靠譜之名。

總而言之,從“討好式”的交往找回真實的自我,需要強大的自我做背書,需要利益的取向做驅動,還需要適時的拒絕做“加持”

越“討好”越被鄙視?關係從來不是要來的,3招幫你掌控人際關係

05、結語

穩固的職場人際關係,通常都是由彼此吸引而來,而非刻意地去討好。

正如蔣方舟所指出的那樣,“我覺得每個人都有自己很獨特的價值,實現這個價值的過程,有可能是張牙舞爪的,也有可能很笨拙。但如果你放棄了對個人價值的追求,而去建造一個被人喜歡的人設的話,那其實是冒了非常大的風險。”

真正能夠欣賞到你的人,永遠欣賞的是你驕傲的樣子,而不是你故作謙卑和討喜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