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作者:達令

最近,朋友圈裡有人說:看了一篇頭條號青雲文章,發現自己根本看不懂。

她看的是一篇書評文章,發了鏈接在群裡,一會兒之後,群友們排好隊行,紛紛表達自己的看法:看不懂+1。

這個群裡的人,算是比較上進的一群,並沒有把言論升級到對別人的懷疑上去,而是反思自己閱讀的侷限性太大。

無獨有偶,昨天發現一條微頭條,說的是發現一個號,幾乎包攬了青雲計劃,差不多每天都更文,而且青雲獎命中率很高,鮮有漏網之魚。微頭條的下面,留言全是酸味:寫一篇青雲文章,我得花一個周,光找素材就得花一天時間云云。言下之意,別人一天篇高質量文章就是洗稿。

因為這個微頭條,我刻意去看了作者的文章,只有兩個字“服氣”。

同樣是寫書評文章,當別人還停留在淺顯的表面分析的時候,作者往往能夠另闢蹊徑,從寫作背景出發,或者從人物角度出發,用不一樣的視野去詮釋自己的理解。看完之後,讓人恍然大悟,原來這本書應該這樣去讀。

面對質疑聲,作者微頭條回應關於“書評+高產+日更=……”時,總結了幾點原因:專注於寫文章本身而不是商業化操作,書評高產是因為多年閱讀積累加上做筆記的習慣,因為長期閱讀,讀書速度比普通人更快,增加了知識輸入的速度。

閱讀,是我們認識世界,提升自己最快速、最便捷的通道。保持自我,是這個浮躁的社會最難能可貴的品質。用心做自己的人,總會在恰當的時間釋放自己獨特的光芒。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事件背後,潛藏著柏拉圖的“洞穴”理論

柏拉圖的“洞穴隱喻”中,給我們設想了一個洞,只有一個通道與外部相連,沒有光源進入。有一組被鎖住的囚徒,無法動彈,看不到別人也看不到自己,只能看到面前的牆壁。從他們身後用一把火照亮,中間用高牆相隔,高牆上的人影被照射在牆壁上,聲音也通過迴響傳入他們耳朵裡。被捆綁的人會把這些影子和回聲當成全部事實。如果有人掙脫枷鎖,面對真相他會無法是從,只願意回到自己的認知範疇中。

這組隱喻用在閱讀經驗中也適用。我們長期禁錮在自己固有的閱讀經驗中,跟自己的認知相處了幾十年,突然發現了不符合自己現實經驗的事實,難免會產生懷疑和不相信的態度。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一看到有人提出有個人,文章能夠日更,並且還幾乎每篇都能獲得青雲計劃獎勵,立刻產生懷疑:洗稿?論文庫?

因為這跟大多數人的實際情況不相符合。對於我們大部分寫作者來說,蒐集素材,整理脈絡和邏輯,最終匯成文字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日更已經很難了,更何況還要保證質量。質量,意味著大量的輸入,這是短時間內很難做到的。

然而也跟洞穴理論一樣,我們無法接受另外一個維度的事實,是因為我們把自己禁錮了。

我們沒有經歷過別人每天大量閱讀的積累,沒有經歷過別人長期保持的筆記習慣,註定了自己寫作的方式不過是不斷地去尋找素材,然後編織自己的文章。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從小就已經開始大量的積累知識,建立起自己的語用素材和文庫。當需要運用的時候,這就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那些曾經積累好的素材信手拈來,不論是觀點還是論據,都能夠輕而易舉的獲得。

省去查找素材的時間,日更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多年的閱讀經驗和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思考問題的角度更深入,文字也更精煉,質量也就有了保障。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網友最愛調侃的一個段子,閱讀的人和不閱讀的人,在面對晚霞的時候的不同表達,代表了兩個層次的思考。

A:“WC,水和天居然都是紅色的。”

B:“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A:“什麼孤鶩?聽不懂。”

這像極了我們看到些文章時的感受:“這說的什麼啊,我們看的是同一本書嗎?為什麼她的書評長這樣?就這種看都看不懂的垃圾,還能得大獎?”

崇尚大白話沒有錯,但是生活中總是需要一些深刻的東西,延展生命的外延。永遠活在自己的認知裡,那我們跟柏拉圖洞穴中揹著枷鎖一輩子對著已讀牆的囚徒有什麼差別?

劉白羽說:“我常常站在書架前,這時我覺得我面前展開一個廣闊的世界,一個浩瀚的海洋,一個蒼茫的宇宙。”

閱讀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它可以延展人生的寬度。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讀書須如蜜蜂採蜜,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更好的蜜

《慶餘年》中,有一個角色,出現的並不多,但是卻被作者說成是他最喜愛的一位——淑貴妃。

她一本正經地說:“我,愛讀書。”

有人說,這個女人是讀書讀傻了。其實,淑貴妃不愛宮鬥愛讀書,在暗流湧動的後宮,正好給自己尋覓了一個安身之所。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獲得內心的寧靜,這就是歲月靜好最好的詮釋。

當然,我們讀書可能有更多的目的。魯迅先生說,讀書不應該侷限於某一個作者,而應該像蜜蜂一樣,採過許多花,才能釀出蜜來。

于丹說:“今天是一個圖書爆炸的時代,但是我們讀書的心越來越不靜了,我們讀書的行為可以說有點急功近利了。人的閱讀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用的閱讀,一種是無用的,一種是為知識的閱讀,另外一種是為生命的閱讀。有用的閱讀提供了我們一些生存的底線,這固然重要,但是並不是閱讀的全部。”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很認同一種觀點,帶著目的去讀書。

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你想要的什麼樣的智慧,就選擇什麼樣的書籍。

我們讀一本書是想要放鬆,還是想要從中獲取知識,這是首先需要確定的一點。如果是為了樂趣而讀書,那麼可以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時間去讀,選擇一些感興趣的書籍,偶爾翻翻,權當放鬆。

如果是為了獲取知識讀書,那就該做好準備,寫個讀書計劃,確定主題做好主題閱讀書單,選取一個不被打擾的時間,認真地開啟自己的閱讀時光。

主動做主題閱讀的好處,就是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幫我們快速地理解某一個領域的知識。主題閱讀是拓寬知識領域最好的方法,每一次主題閱讀,都是一次蜜蜂採蜜,採集自己需要的知識點,最後才能釀成最甜的蜜來。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輸入並不代表就能有高質量的輸出。厚積薄發中間,還隔著一座高山——思考。想要把採集到的的花粉釀成蜜,中間就要有自己的加工成分,這次加工就是知識的內化,也就是自己對於知識的經驗化處理。

作家王蒙說過:“與讀書萬卷,倒背如流的專家相比,我只能算是不學無術。讀書不是我的長項,聊以自慰的是我讀書能消化,讀書能調動自己的人生經驗,我常說讀書的快樂在於從中發現人生,而人生的快樂之一是從中發現了書卷。讀書與人生是互相發現,互相證明,互相補充。”

讀過的文字只是別人的體驗,只有融合了自己的人生經驗,加入自己的思考,從書卷中發現新知,把知識內化,在與別人的交流輸出中賦予文字新的意義,這才算是一次完整的閱讀體驗。

這個內化的過程,就是思考。缺少思考和知識維度的衍生,我們很難讀懂別人經過思考之後寫出的深刻。這也是為什麼有些文章被人高度讚揚,我們卻只能乾巴巴地說自己讀不懂。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深耕細作,你若盛開,清風自來

“歲月極美,在於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你若盛開,清風自來。心若浮沉,淺笑安然。”

——三毛《雨季不再來》

三毛的《雨季不再來》記錄了她17歲到22歲的成長過程經歷了輟學、自閉、叛逆的青春,到遊學各國漸漸獨立,簡單純粹的文字讓人相信了努力做好自己,最終一切都會好起來。

就好像一開始所說的青雲作者,她信手拈來的文章就能夠打敗別人苦心經營的結果,贏得獎金,這跟她自己的經歷是完全掛鉤的。

她解釋說,自己從來不會費心思去寫吸粉微頭條,也沒有各個領域雜亂地去更文章,只是保持自己的初心,因為熱愛而寫作。

從小習慣了閱讀,做筆記,然後寫書評文章。憑藉著自己對文字的熱愛,細心去寫自己讀過的文字,思考的所得,因為這份氣定神閒的安然,沒有對名利過分熱情的追逐,因此最後獲得了該有的成績。

這個快速發展的年代,唯有有深度的知識永遠不會褪色。追求流量的不過過眼雲煙,追求自己內心所要的成長才能與更好的自己邂逅。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的坦然是成長最好的狀態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當“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被譽為與時代脫節的時候,或許我們都誤解了讀書這件事情。

張愛玲喜歡讀書,《紅樓夢》和《金瓶梅》給了她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寫出無數膾炙人口的名篇。即便是她清高的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依然不妨礙讀者們對她的喜愛,甚至連那點清高也成了遺世獨立,別具一格的行為被推崇。

奇葩說辯手詹青雲,從大山裡飛出來,在浩瀚書海中找到自己的海洋,擴大自己的格局,當她口吐蓮花自信滿滿站在臺前的時候,我們終於相信了知識改變命運並非神話。

《躍遷》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沒有一個人是僅憑努力、天賦、機遇而獲得巨大成功的,躍遷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層規律,激發了個體的跨越式成長。

站在什麼樣的山頭看什麼樣的風景,如果執迷於自己的所見的風景,永遠也不會理解別人看世界的高度。學會用破局思維,打破自己的認知壁壘,才能實現知識和層級的飛躍。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聯機學習,改變認知的九種思維方式

為什麼我們總是很難接受別人不同於我們的思想?對於那些看不懂的東西,是直接無視,還是充滿攻擊?

《終身成長》裡提到兩種思維模式,固定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固定思維的人更容易產生敵對情緒,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更善於學習和不斷優化學習方式,接受新知。

看到別人文章寫得又好又快,固定思維的人會帶去自己的體驗,懷疑別人的創作模式,下意識地否定對方;成長型思維的人會帶著疑惑,去分析對方的文章結構,底層思維,從而讓經驗為自己所用。

後一種人善於運用聯機學習思維,閱讀是最基礎的聯機學習,向同行中的佼佼者學習也是另一種聯機學習,都是向優秀的前輩學習經驗。

書評+高產+日更=?選擇相信還是懷疑,暴露了我們的認知高度


最後,送給大家古典老師提出的九個建議,幫助我們更好的看待世界,實現自我成長:

1. 見得人好,經常隨喜讚歎。

2. 找到自己領域的知識源頭,並分享。

3. 不隨便崇拜誰。

4. 不再認為自己不喜歡、看不懂的東西就是傻的。

5. 小心那些“一切都能解釋得通”的上帝視角感理論。

6. 對水平沒你高的人要寬容,因為你也沒有掌握真理。

7. 留出10%~30%的時間,給自己不懂也不太會接觸的領域。

8. 站在更高角度,發現和專注於自己的獨特之處。

9. 專注於自己的人生大問題。

打破自己的認知壁壘,跳出思維的“洞穴”困境,認清自己的短板,通過閱讀搭上聯機學習的快車,是普通人終身學習最好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