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找對象“高不成低不就”,最後剩下了?

隋中平


擇偶標準中,那些門檻過高,苛刻,固執,離譜,奇葩的條件使然,看不上別人,也讓人不敢高攀。

其實,歸根結底是自尊心,虛榮心,攀比心太強,自以為是,又死要面子,寧缺勿濫,不屈就,不低就。才高不成低不就,最終剩下了。

比如,高學歷,高收入的女士,在要求男士方面,考量幾個,顏值,年齡,身高,學歷,職業,收入,經濟條件(有房,有車,有存款)統統要入她的法眼,缺一不可,太理想化了,怎麼能找到一個樣樣合她意的人?


天馬行空80476


(—)正確的戀愛觀

有一部分人喜歡追求完美,但凡一件事情都去力求盡善盡美,找對象也不列外。比如:女孩本身個頭最高也只有一米六,且要求男孩必須一米八幾,而且見面時第一時間必須掌握到男方家房子多大,什麼車子、存款幾位數,所需的一切都中意了,最後才看人品。還沒正式開始處對象,就有種心高氣傲的心態,結果一次次與緣分失之交臂。誰不渴望談一場自由的戀愛,在追求的開始就沒擺端正確的戀愛觀,很多時候,挑來挑去,年齡大了,對於婚姻的考慮就越功利,如今很多被剩下的大齡剩女,她們在選擇結婚對象的時候,還能有幾個唯愛是從呢?

(二)女博士類型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部分女孩子為了自己更加優秀,更為了將來個人經濟獨立,選擇去拼命考研考博,去拼命的工作,選擇奮鬥自己的一番事業。當一切拼搏奮鬥之後取得小有成績,發現身邊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大多數男孩子都已結婚生子,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已經把機會和愛情遺失掉了,回頭再尋覓時也多半因為頭戴女博的花環使對方望而卻步,不再是女方挑男方,而是男方挑女方。在人們的口中便成了剩女,之所以被剩下,不是她們不優秀或自身條件不好,確實她們都非常優秀,只是她們太專注事業,把大部分精力或者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事業上。

(三)來自多方的限制

一次偶然看到了塗磊主持的情感類節目:有一媽媽非常強勢,武斷,喜歡干涉女兒的婚戀及愛情。女兒每一次的認識或接觸到的男孩,都要媽媽來把關,只要媽媽一票否決,這個男友必須得吹,結果女兒一次次婚戀的挫敗導致有了心理障礙,乾脆不再找了,一晃消停了好幾年。媽媽見姑娘歲數三十好幾了便心急如焚,於是哭天喊地的來到了塗磊的情感節目……。時常看到許多未婚一族的老爹老媽們替兒女尋找婚姻奔走在大大小小的“單身男女相親團”相親活動,希望能幫助兒女物色到滿意的另一半,很多前來的父母大部分都要求門當戶對,如果對方條件達不到要求,寧缺毋濫,寧可單身,也絕不會將就著找一個人結婚。年輕的男女生,一邊揹負著父母道德譴責,一邊可憐天下父母們心累無比。

(四)農村現象

農村有一大部分還是未成年的女孩,在仨倆姐妹的拉巴下一起到城裡邊找工作,渴望繁華都市的生活。無意間打破了古老的媒婆上門提親的傳統,哪還有姑娘願意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嫁給送不起彩禮,老實巴交的莊稼漢呢?也正是男孩家因家裡拿不出越來越飆高的彩禮,欠債一屁股還真的娶不起媳婦。本是青梅竹馬打小一起長大,一次次的許下承諾,然而一次次的重演含淚揮別。漸漸地男孩子由先前的自信,變得懷疑起婚姻還真的是拿金錢才能買回來!找對象無形中就有了“高不成低不就”之現象,最後也是被迫無奈給剩下了很大一部分適婚年齡的男青年。


念懿39622


如果出現高不成低不就的情況基本可以說:他們自己把自己給挑剩下了。

我記得去年抖音上有個小視頻挺有意思,是一個街訪,被採訪對象是一個挺可愛的小姑娘。當被問到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找不到對象時她說出了一個金句:自己長的不咋地眼光還賊高。

我們不得不承認她說的確實很有道理。雖然她說的是外表方面,但是也同樣適用其他方面,比方工作,家世之類的。

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通常是因為沒有給自己定位好,通俗點講就是自視甚高。我們說人要有自信心,但是我們也不應該盲目的自信。比方說鳳姐說自己是才女,雖然有譁眾取寵吸引眼球的動機,但是能說出與自己身份不符合的話,這隻能說她臉太大了。所以奉勸那些“鳳姐”式的人,說話走點心,對自己定位實際一點。

另外一點就是這個人並不是足夠優秀,通常情況下是一瓶不滿半瓶晃盪的狀態。你說他行吧他還不是出類拔萃;你說他不行吧他還有點能力。結合上面的觀點就造成了他想高攀攀不上,別人想攀他他又瞧不起。

想追求更好的,這沒毛病,但也得實際一點。野雞想去配鳳凰,首先得能飛上梧桐樹。如果沒有飛上枝頭的本事還是在野雞群裡找一個比較好,歪鍋配個翹鍋蓋,這樣才能白頭到老!

【我是“愛生活愛小芝”,以上內容是我對題目的一點看法。予人關注,手留餘香。如果您認可我的觀點請關注我;如果不認可也請關注我,請留言評論指正。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