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核廠出現41條裂縫,隨時有核洩風險,為何至今不做安全評估

日本核廠出現41條裂縫,隨時有核洩風險,為何至今不做安全評估

圖為核電廠

近日,據媒體報道,日本福島核電廠反應堆外牆出現41條裂縫,專家表示,這些裂縫早已出現,目前隨時可能會發生第2次核洩漏,網友聽聞後不禁發問,明知有核洩風險,為何至今不做安全評估?日本想雪藏真相多久,難道隱瞞不報就高枕無憂了嗎?

日本核廠出現41條裂縫,隨時有核洩風險,為何至今不做安全評估

圖為核電廠

自工業革命開始,人類文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進入20世紀後,資源的消耗也是越加嚴重,而傳統能源大多都不可再生或再生週期漫長,也對環境汙染較大,與當今國際理念不符,所以各國均發力於新能源,其中備受矚目的就是核能發電技術,要知道利用核反應堆裂變進行發電,雖然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但僅需要很少的核燃料,就能差生巨量的能量,提高了發電效率的同時,還減少了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的排放。

不過核電站潛在的風險要高於火力電廠,首先熱效率較低,比一般化石燃料排放的廢熱要多很多,會促使全球氣候升溫,其次會產生眾多高低階放射性肥料,處理難度較大,不過這兩項比起核洩漏而言,還是小巫見大巫了,2011年一場罕見的9.0級大地震襲擊了日本東北,北海道,關東等地區後,引發的巨大海嘯損壞了福島第一核電站的一系列設施,造成了嚴重的核洩漏。

日本核廠出現41條裂縫,隨時有核洩風險,為何至今不做安全評估

圖為切爾諾貝利事故現場

該次事件是自1986年前蘇聯切爾諾貝利核洩漏後,全球最嚴重的一次核事故,需要指出的是,切爾諾貝利事件剛發生時只有幾十人死亡,但是其後持續性的放射元素,危害非常大,受輻射影響的年輕民眾,首先出現了脫髮等未老先衰的跡象,接著皮膚開始變得粗燥起來,然後新城代謝逐漸停止,有關數據表明,大約有6至8萬人在15年內緩慢死亡,而福島核洩漏也對周邊海域造成了不小的汙染,致使許多海洋生物死亡,並引發了民眾恐慌,嚴重影響到了鄰國的安全,雖然日本政府採取了搶救措施,但沒有解決根本性問題,至今福島核電廠還存有大量的核廢水。

前不久,日本為了緩解自身的壓力,不顧周邊國家的反對,計劃要將這些核廢水排入大海,想不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爆出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外牆有41處裂痕,可見近幾年日本都在敷衍了事,要說核危害,日本應該比任何一個國家都要深刻,1945年美軍為了敦促該國軍國主義投降,用兩枚原子彈夷平了廣島和長崎,造成了幾十萬人傷亡,然而事隔多年,日本好像忘了曾經的痛楚,把核汙染視作兒戲。

日本核廠出現41條裂縫,隨時有核洩風險,為何至今不做安全評估

圖為核廢料

總而言之,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希望日本能夠重視核汙染的危害,這是對本國民眾最大的負責行為,另外日本一直向尋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如果連如何處理核汙染都無法做到,如何能擔當起全人類和平與發展的歷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