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写吃让人流口水,可万能手抓饼里,有着普通人的幸福

有人说,中国的作家,最会写食物的,汪曾祺和梁实秋一定是前几名。

两位老先生要在是搁现在,肯定妥妥的大V美食博主。

一个东西好吃,怎么好吃?哪儿好吃?因为什么就好吃了,吃起来到底是什么味儿,有人就很能用语言说清楚,说的别人看了很想吃到,想到要流口水。

要说中国哪位作家最会写食物,汪曾琪和梁实秋一定是前几名,要搁在现在新媒体时代,这两位可算大v美食博主了,

有读者说看梁实秋的文字会饿,看汪曾祺笔下的美食会馋,厉害的文字,能从你的眼睛一直写进你的胃里。


名家写吃让人流口水,可万能手抓饼里,有着普通人的幸福

一看就很饿了

东坡肉其实就是红烧肉,功夫全在火候,先用猛火攻,大滚几开,即加作料,用微火慢炖,汤汁略起小泡即可。东坡论煮肉法,云须忌水,不得已时,可以浓茶烈酒代之。完全不加水是不行的,会焦糊粘锅,但水不能多,要加大量黄酒。扬州炖肉,还要加一点高粱酒。加浓茶我试过,也吃不出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汪曾祺

我看着这一段儿描写,眼前不由就想起,一方红肉油光锃亮,在锅里冒着热气,旁边的汤汁快烧干了,咕嘟咕嘟的泡泡,不停地出现,不停地破开。

还想起小时候,妈妈做的红烧肉,连着汤汁浇在米饭上,能比平时吃饭速度快一倍,多一碗。


名家写吃让人流口水,可万能手抓饼里,有着普通人的幸福

找不到符合的虾饼图,这个虾滑的质感倒有点象

七分虾肉要加三分猪板油,放在一起剁碎,不要碎成泥,加上一点点芡粉,捏成圆球,略按成厚厚的小圆饼状。下油锅炸,要用猪油,用温油,炸出来白如凝脂,温如软玉,入口松而脆。

——梁实秋《水晶虾饼》

现在超市里,各种水产海鲜应有尽有,但从前可没这么好的条件。还记得,只有到过年的时候,餐桌上才看得见带鱼,妈妈把它们切成段炸好,吃的时候,搁碗里,加点葱姜丝等调料,大火蒸到软烂,是我最喜欢的一道菜。过年走亲戚,大多数餐桌上也都有,别人嫌有刺,正好便宜了我的胃。

虾,是没有见过的,后来,在婚宴上吃到,也是小小惊艳了一把。再后来给儿子加辅食,一只虾剥出肉来剁碎,掺在鸡蛋里蒸熟,小人儿吃得津津有味。

内陆地区,只能买到所谓的冰鲜,后来看多了无良商贩,为保鲜活在水里加某种物质,对人体特有害,就不敢多买。不过有一年去日照,才算吃到了真正的“鲜”虾,水里略煮,变红了就捞出来,剥皮,只蘸酱油,已经有鲜掉眉毛之感。


名家写吃让人流口水,可万能手抓饼里,有着普通人的幸福

简单一煎,快手早餐

每天早上,要起来给孩子做早餐,用得最多的,其实是方便的手抓饼。

最初,手抓饼在我眼中,是一种很贵的台湾小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在街上流行起来,一时间,到处都挂着“台湾手抓饼”的招牌。为什么会觉得它贵呢?好像那时,它的价格抵得上早餐一碗胡辣汤加一个烧饼夹菜。

现在,超市里多的是冻品,而它,也成了我家冰箱里的常备。早起,拿出一个往电饼铛里一丢,连油都不用放,有的品牌,煎的过程,甚至自己会出点油。一面煎好后,翻个面打个鸡蛋,等蛋液稍凝,另一面也差不多熟了,再翻面让鸡蛋稍煎下即可。

有时候,还会学着小吃摊儿的老板,在煎的过程中,边转边往中间挤,它起层更多,有一次煎得时间长了,变成一缕一缕的散开,还颇有些金丝饼的意思呢。

短视频平台上,美食博主们,更是把它玩出了花,当成能起酥的底儿,做得各种各样。

取一张做底,另一张切成条,把苹果切成小丁儿,用糖腌出水来,加块黄油炒软做馅儿,铺在底子上,再把条交叉着摆到上面,封边儿进烤箱,名叫“苹果派”。

又有3张摞在一起,从两头儿各卷到中间,再切成小块,烤出来就是蝴蝶酥。

还有种做法,是用饼将一根火腿肠卷起来,然后切成一段一段的,但是底部又不切断,切完后左一个右一个扭一下,让切面朝上,烤熟后,就像某种面包。

总之创意还是挺多的。


名家写吃让人流口水,可万能手抓饼里,有着普通人的幸福

精致摆盘,营养一餐

也有担心过它的卫生和用油的问题,毕竟,现在食品安全不容忽视。自己试着和了面去做,按照某博主的方子,还用的一半冷水一半开水和出阴阳面来,做好饼胚冻到冰箱里。儿子说,不如卖的好吃,也确实,煎的时候,怎么也出不来人家那种层层感觉。

关于吃,要是展开来讲,那真是一部悠长的历史。

名家们的关于吃的文章,那描述总是让人食指大动,特别家常的食物,似乎加有秘料,变得分外不同。那是文字的力量,激发着想象,味道从脑子里出来,转到嘴里。

看《舌尖上的中国》,那视觉冲击,让人恨不得立刻出发,去到那些美食的发源地去大吃一顿。各平台的美食视频,也是最爱,关注了好多美食博主。最近大火的李子柒的,那姑娘似乎有种魔力。儿子也喜欢和我一起看,还指着她做的菜,要求我做给他吃。我们还喜欢她那把刀,不但能把土豆切成线一样的细丝儿,还能砍开坚硬的竹子。

吃,之于我们,很日常,但又似乎有种不一般的仪式感,尤其是早餐,仿佛只有吃好这一顿,才能开启真正的一天。

而这一餐一餐的家常饭里,又满满都是爱,从妈妈延续到自己,又由自己延续到孩子。

能吃是幸,爱吃是福。三餐里,藏着我们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