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嘉興,別稱“禾城”,浙江省地級市,長三角城市群、上海大都市圈重要城市、環杭州灣大灣區核心城市、杭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滬嘉杭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 [1-4] ,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地。嘉興處江河湖海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上海、杭州、蘇州、寧波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作為滬杭、蘇杭交通幹線中樞,交通便利 [5] 。陸地面積為4275.05平方千米(包含錢塘江水域面積,錢塘江河海分界線採用海鹽澉浦—餘姚西三閘連線) [6] 。

嘉興建制始於秦,有兩千多年人文歷史,自古為繁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美譽,是一座具有典型江南水鄉風情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嘉興名人輩出,湧現出茅盾、金庸、徐志摩、陳省身、王國維、豐子愷、張樂平等名家大師。 [7-8]

嘉興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擁有南湖、烏鎮、西塘三個5A級景區[9] ,以及鹽官(錢江潮)、南北湖、綺園、月河歷史街區、梅花洲、九龍山、東湖、莫氏莊園、茅盾故居、徐志摩故居等著名景點,構成江南水鄉特色 [10] ;中共一大在嘉興勝利閉幕,是中國共產黨誕生地成為中國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紀念地 [5] 。

2013年起,每年舉辦烏鎮戲劇節和西塘漢服文化周。 [11-13] 2014年,嘉興烏鎮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

截止2015年底,嘉興市下轄2個市轄區(南湖區、秀洲區)、3個縣級市(海寧市、平湖市、桐鄉市)、2個縣(嘉善縣、海鹽縣)。共有44個鎮,29個街道(涉農街道22個),246個城市社區,115個城鎮社區,809個行政村。

區劃面積(k㎡)政府駐地郵政編碼街道鎮居委會村委會嘉興市4008.75南湖區3140002944355815南湖區439.05東柵街道314000856966秀洲區547.82新城街道3140004544117嘉善縣506.97羅星街道3141003645104海鹽縣534.73武原街道314300454685海寧市700.50海洲街道3144004861161平湖市552.20當湖街道3142003656106桐鄉市727.49梧桐街道3145003934176

好了 瞭解了嘉興,開始談美食吧 聽過最多的 嘉興粽子

嘉興粽子是浙江嘉興特色傳統名點。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而著稱。尤以鮮肉粽最為出名,被譽為“粽子之王”。嘉興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 五芳齋粽子▪ 真真老老粽子▪ 三珍齋粽子菜品特色

編輯

歷史起源

嘉興粽子的歷史源遠流長。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嘉興粽子(圖二)

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也是我國稻作最早的起源地之一。漢唐以來,嘉興發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主要的稻作區,被譽為“天下糧倉”。唐·李翰在《嘉興屯田政紀績》中雲:“嘉禾一穰,江淮為之康;嘉禾一歉,江淮為之儉。”清·嘉興府知府許瑤光重輯《嘉興府志》卷三十三《物產》中提到:19世紀中葉時,嘉興府地區所產的糯米品種就有諸如:白殼、烏簔、雞腳、蝦鬚、蟹爪、香糯、陳糯、蘆花糯、羊脂糯等三十幾個品種。同時,嘉興歷史上還是我國重要的商品豬生產基地,肉雞和鮮蛋產量和質量也很高。這些豐富優質的農副產品原料,為發展各類花色粽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這也是後來形成五芳齋粽子獨特品質的一個重要因素。

廣泛流播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五芳齋

嘉興粽子作為一種端午節民俗食品,粽子在嘉興一帶流播的歷史,至遲可以追溯到明代。明朝《萬曆秀水縣誌》卷一雲:“端午貼符懸艾啖角黍飲蒲黃酒,婦女制繪為人形佩之曰健人,幼者系彩索於臂。”明朝《崇禎嘉興縣誌》卷十五雲:“五日為端陽節,祀先收藥草,食角黍。”而且,隨著民間習俗的傳承發展,粽子的製作技藝也日漸成熟。明《續修四庫全書》(二一五·子部·譜録類)第1115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易牙遺意”二卷(明·韓奕撰)卷下雲:“粽子—用糯米淘淨夾棗柿軋銀杏赤豆以茭葉或箬葉裹之。”“又法:以艾葉浸米裹謂之艾香粽子,凡煮粽子必用稻柴灰淋汁煮亦有用些許石灰煮者欲其茭葉青而香也。”到了清代,嘉興民間在清明、端午節食粽的習俗更為具體豐富。清代項映薇著王壽、吳受福增補《古禾雜識》卷一雲:“清明日,攀柳條插戶鈈,小兒女髮間綴柳葉。俗競以是日前後上墓祭掃,焚燒紙錢;村人聚觀,分享角黍。”“重午日,梁間貼硃砂辟邪符,膽瓶供葵花、艾葉,正午飲菖蒲雄黃酒。閨人作蟾蜍袋、蒜葫蘆、金蜘蛛、絹老虎、釵梁綴、健人符;市上篩鑼擊鼓,跳黑麵鍾馗、紅髯天師;南湖觀競渡。”“[壽案]是日食角黍,諺雲‘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卷三雲:“寒食節,有青團灰粽。鄉人則作繭團,其形如繭,以祈蠶也。立夏節有麥芽團;端午節有端午粽;七夕有饊子、油堆;中秋有葷素月餅;重陽有慄糕,上插小紅旗四面;臘月祀灶有湯糰、赤豆飯;新歲有年糕、元寶、壽桃等制。”直至清朝末期,嘉興一帶城鄉,每逢過年、過清明節、過端午節,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要包粽子。不僅自己家人作為節令食品,而且還作為禮品饋贈親友,甚至成為老百姓日常食用的點心食品,在許多城鎮都出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粽子

現了專售粽子的店鋪。《古禾雜識》卷二雲:“[受福增]禾城四門,風景各殊。昔諺有曰‘北門米腳子,南門大粽子,西門叫花子,東門擺架子。’蓋北市向多米行;南市極短,止通鄉儎,無大店鋪,僅見粥糕團小經營,而某家角黍最大,鄉下人競趨之。”可見,當時,粽子已然成為民間流傳甚廣的美食。

除了傳統習俗對嘉興粽子的流播產生重要影響外,嘉興地區悠久燦爛的點心文化也推動了粽子製作技藝的發展。嘉興粽子受“嘉湖細點”茶食的製作技藝影響頗深。明朝中葉,東吳西浙,飲食豐富奢華,嘉興湖州一帶的茶食品種豐盛而且做得十分精巧細膩,被稱為“嘉湖細點”,馳名江南。周作人《再談南北的點心》一文記雲:“點心招牌上有常用的兩句話,我想借來用在這裡,似乎也還適當,北方可以稱為‘官禮茶食’,南方則是‘嘉湖細點’……”至清朝末期,茶食品種之多不可勝數,粽子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中,嘉興粽子的飄香美味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在淘寶網上不少商家都藉此大做宣傳:記者搜索“舌尖”二字,結果中居然有超過半數都指向“嘉興粽子”。這些粽子通常採用真空包裝,保質期多為常溫下6個月。在諸多口味中,蛋黃粽成為銷售冠軍,豆沙、鮮肉粽緊隨其後。

嘉興粽子節

嘉興在每年初夏都會舉辦中國嘉興粽子節,全國各地粽子廠家雲集,在嘉興開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嘉興粽子節

展粽子文化系列活動,有粽子擂臺賽、包粽子表演、百粽宴、參觀粽子博物館和龍舟賽等民俗活動。

五芳齋粽子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嘉興粽子(圖三)

民國初年,有一批浙江蘭溪人來到嘉興,他們在冬天經營彈棉花生意,春夏時節挑了粽子擔走街串巷地叫賣粽子。民國十年(1921年),張錦泉在張家弄6號開了首家“五芳齋粽子店”。數年後又有兩個嘉興人馮昌年、朱慶堂在同一弄裡開了兩家“五芳齋”粽子店,三店分別以“榮記”、“合記”、“慶記”為號,並在粽子的選料、工藝等方面展開激烈競爭,使粽子技藝日趨成熟,並形成了鮮明的特色——“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成為名揚江南的“粽子大王”。1956年,三家店合併為一家“嘉興五芳齋粽子店”,並一直傳承至今。

五芳齋粽子號稱“江南粽子大王”,以糯而不爛、肥而不膩、肉嫩味香、鹹甜適中而著稱。五芳齋粽子按傳統工藝配方精製而成,選料十分講究,肉粽採用上等白糯、後腿瘦肉、徽州伏箬,甜粽則用上等赤豆“大紅袍”,通過配料、調味、包紮、蒸煮等多道工序精製而成。嘉興五芳齋粽子有肉粽、豆沙、蛋黃等幾十個花色品種,1987—1989年曾連續三年獲得省名點特優產品“玉兔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商業部“金鼎獎”。如今,嘉興五芳齋粽子因其滋味鮮美、攜帶方便、食用方便而備受廣大旅遊者厚愛,有“東方快餐”之稱。1995年新建佔地20畝的五芳齋粽子廠,使粽子生產走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1997年又再次擴大粽子生產規模,使粽子日產量達50萬隻。同時產品也從原來幾種發展到現在的近百種。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等地,並還獲得了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粽子

首屆國貨精品獎、96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等榮譽稱號。 嘉興盛產粽子,嘉興粽子以"五芳齋"最為著名。50多年前,人們就將"粽子大王"的桂冠戴在它的頭上,小小粽子在一定程度上成了稻米之鄉嘉興的一種象徵,被譽為"飲食文化的代表,對外交流的使者"。

真真老老粽子

“真真老老”品牌的由來可追溯到1939年,嘉興粽子創始人馮昌年先生(注:《古禾雜談》上記載)在舊時的張家弄掛出了“真真老老合記老五芳齋”的牌子(律師在工商檔案裡查閱到馮昌年1939年註冊‘合記’真真老老五芳齋粽子的工商登記),當時馮家的對面有榮記粽子店,西面有慶記粽子店,三家都打出“五芳齋”的招牌。1956年,合記、榮記、慶記三家合併完成公私合營改制,成立“人民飲食店”。公方代表姚九華任經理,私方代表馮昌年任副經理。

1978年,改革開放,馮昌年又重溫舊業,一爐一鍋叫賣“馮昌年粽子”。其嫡子馮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長大,後來在嘉興五芳齋粽子廠工作,可以說對制粽的每一道環節耳濡目染。1993年底,從五芳齋粽子廠法人代表的位子上退下來後,馮月明便與父親創辦昌記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註冊“真真老老”商標。2003年,完成了企業股份制重組,成立了嘉興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大股東、總經理邵建國的進入,為公司帶入了新的管理理念,打破了粽子家族式經營的傳統模式,“真真老老”開始浴火重生。

從粽子的由來到端午節的習俗,粽子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澱最深厚的食品。而粽子作為嘉興最具代表性的本土特產,在全國都有影響力[1]。

自馮昌年先生在1939年開始創立“真真老老”品牌以來,雖然歷經世事變遷,但馮家兩代人對粽子有割捨不斷的緣,其嫡子馮月明,自小在粽子店長大,可以說對制粽的每一道環節耳濡目染,傳承了嘉興粽子製作的優良工藝,“真真老老”粽子保持著“造型美觀,肉嫩味香,肥而不膩,箬香濃郁”的傳統風味特色,成為嘉興粽子品牌和飲食文化的傑出代表。

“真真老老”品牌騰飛得益於嘉興粽子文化發展的推動,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意識到了自身所承載的責任。“真真老老”提出了兩條腿走路的品牌戰略發展思路,“一條腿追趕生活運行的快速度,以現代化生產的標準連接大型超市,另一條腿發揚光大傳統的粽子文化,讓現代人能找到迴歸草根文化的本真。”為此,“真真老老”在市區開出多家品牌餐飲店,堅持從裹粽到蒸煮傳統工藝現場操作完成,讓食客親身體會粽子生產與嘉興粽子文化的完美結合。

三珍齋粽子

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粽子十大品牌,始創於1848年,中華老字號,國家原產地標記保護產品,國家保護商標,浙江省著名商標,浙江省知名商號,全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浙江省骨幹農業龍頭企業。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嘉興三珍齋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創始於清道光年間,迄今已有160年曆史的中華老字號食品加工企業。它座落於長江三角洲下游富饒的杭(州)、嘉(興)、湖(州)平原腹地的千年文化名鎮——烏鎮。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飲食文化傳統,“三珍齋”就是在這種土壤中浸潤而蘊育出的一支奇芭。“三珍齋”所加工生產的產品具有濃郁的地方飲食特點,尤其是醬滷肉禽製品因其選料考究、配方獨特、技藝精湛、傳承有序和歷史悠久而弛譽江南百多年,在江(蘇)、浙(江)、滬(上海)一帶聞名遐爾。曾作為文人雅士的饋贈佳品而享譽一時,其產品具有色澤美、味鮮嫩、酥香不膩的特點,更有“盛夏不餿、嚴寒不凍”的獨特特色而被譽為“滷味大王”。時至今日,“三珍齋”100多年前的老店仍開業在古鎮旅遊的繁華街道上,迎來客往,生意興隆,深受顧客的讚譽。“三珍齋”牌的醬滷禽類製品還獲得了為數不多的國家質檢總局原產地標誌註冊保護的殊榮。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三珍齋烏鎮店

公司經過數代人百多年孜孜不倦、克勤克儉的苦心經營,逐步發展到現在擁有350餘名有較高素質的員工和佔地90餘畝(約6000多平方米),建有高標準的食品加工廠房25000㎡,冷庫2500噸,並有多臺套先進的食品加工設備和流水線。公司建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先後通過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和HACCP食品安全控制體系認證和官方驗證及QS食品安全市場準入認證,成為初具現代食品加工企業的雛形的本地一流企業。

“三珍齋”在發展成長過程中,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各級政府的支持和鼓勵下,先後獲得浙江省知名商號、浙江省農業龍頭企業、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企業的科技研發中心被認定為浙江省科技研發中。“三珍齋”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產品多次獲得國家和省級優質農產品金獎,“消費者信得過產品”等榮譽稱號,在2006年中國品牌研究院對中華老字號企業的無形資產評估中,“三珍齋”品牌的評估價值達到1.22億元,“三珍齋”公司在全國430餘家“中華老字號”企業百強排名榜中取得名列第64為的佳績。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做法

食材準備

主料:江米(糯米)、豬後腿肉

佐料:糖、鹽、紅醬油、白酒

其他:粽葉、草繩

製作精良

1.制餡:包制鮮肉粽的餡,用的是肥瘦適中去皮的腿肉,按橫絲紋切成長方形的小塊,然後放入盆內,不用醬油浸拌,而是加入少量的食鹽、白糖、味精、白酒等,用手反覆拌搓,直到肉塊出現“小白泡”為止。這樣的肉餡煮熟後特別香嫩,有火腿風味。如果按直絲紋切割,再用醬油一浸,肉不易煮酥,吃起來還有點醬油味。

2.淘米:糯米是包軋粽子的主料,不僅講究米質好,而且淘米時有訣竅。就是淘得快,洗得淨,最後用清水一衝,不再用手去攪拌。如此,過15分鐘左右,米中積水就可以瀝乾了。因為淘過的米吸水量少,用醬油拌米時,鹹味就容易吸收進去。

3.燒煮:燒煮時也和一般煮法不同,不是用冷水,而是用開水落鍋,不使粽子裡的味道走失。

用上述方法包製出來的鮮肉粽,剛起鍋時削開箬殼,放在瓷盆內,用筷子均勻地夾成四塊,塊塊有肉,糯而不爛。吃起來鮮滋滋,油津津,油而不膩,獨具風味。

嘉興粽子除頂頂著名的鮮肉粽以外,還有豬油細沙粽、雞肉粽、八寶粽、排骨粽等品種。

簡易肉粽

配料: 圓糯酌量、五花豬肉300公克、鹽1/3匙、粽葉及水草繩適量、醬油1/3碗、米酒、味精各少量

做法: 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鐘後再拌到均勻為止;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餘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摺好。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紮好,再繞扎整個粽身;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在大鍋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後改用中小火續煮4小時,熄火燜1小時。 [1]

營養價值

糯米

糯米又叫江米,是家常經常食用的糧食之一,因其香糯黏滑,常被用以製成風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粽子

味小吃,深受大家喜愛。逢年過節很多地方都有吃年糕的習俗。正月十五的元宵也是由糯米粉製成的。

1. 糯米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維生素B1、維生索B2、煙酸及澱粉等,營養豐富,為溫補強壯食品,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止虛汗之功效,對脾胃虛寒,食慾不佳,腹脹腹瀉有一定緩解作用;

2. 糯米有收澀作用,對尿頻、盜汗有較好的食療效果。

豬後腿肉

豬肉是目前人們餐桌上重要的動物性食品之一。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

豬肉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豬肉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

嘉興粽子文化主題博物館

嘉興粽子文化博物館,是一個以反映嘉興粽子歷史與粽子文化的專題性博物館,位於嘉興市區月河歷史街區小豬廊下(中基路180號),由嘉興市真真老老食品有限公司投資建造,是我國目前唯一一家嘉興粽子文化主題博物館。 [2]

該館位於市區月河歷史街區小豬廊下,建築面積達480平方米,前期籌建工作已於2009年4月7日展開。以挖掘和展示嘉興鮮明的特色歷史文化、建設文化大市為宗旨,通過科學的展陳手段,全面反映粽子的歷史、文化和製作工藝,弘揚粽子文化,振興傳統產業,使之成為文化、休閒、旅遊的一個特色景點。

除了粽子嘉興還有別的美食和旅遊景區

  • 海棠糕
  • 海棠糕,創制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後逐漸成為蘇州、無錫風味小吃之一。同當地的梅花糕一樣,同為一道歷史悠久的花色點心.香甜可口。海棠糕的特色:色呈紫醬紅,形似海棠花,香甜且軟,適宜熱食。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 油燉菜心
  • 油燉菜心幾乎是西塘百姓家常見的一道菜。每當金黃色的油菜花開遍田野,農戶們幾乎家家戶戶都開始醃製菜心了。每次感覺胃口不好,燉上一碗菜心,會覺得好多了。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 油鹽蟹
  • 西塘的螃蟹,蟹肉鮮嫩、蟹肪滴油、殼薄,放入清水一蒸就變緋紅。把蟹一切為二後放入盤中,加入油、鹽、姜、蔥、味精,再隔水而蒸,這便是油鹽蟹。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 餛飩老鴨煲
  • 餛飩老鴨煲是一道西塘的土菜,據說是這裹的燒窯工發明的,因工作時間長、勞動強度大,於是窯工們就地解決,在窯裹燉起了老鴨,但光光是鴨肉,又吃不飽,便有窯工在煲里加入餛飩,既可以充飢,又補充了營養,一舉兩得,餛飩老鴨煲便在窯工中間傳開來,後來西塘百姓的餐桌上也出現了這道菜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 毛豆菱角
  • “毛豆菱角”要準備上等飽滿的毛豆,去殼,再用溫水泡過。去掉菱肉的兩層皮,也要經過溫水的浸泡。去掉內皮的菱肉燒熟後就看不見黑色的外膜,看上去一隻只晶瑩剔透,再配上青青的毛豆,綠的發綠,紫的發紫,令人垂涎欲滴,感覺真是很舒服。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 推薦這些餐館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好了‘說完吃,該說說玩的地方了

1烏鎮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烏鎮)

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杭嘉湖平原腹地,距杭州、蘇州均為60公里,距上海106公里。屬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織,京杭大運河依鎮而過。 [1]

烏鎮原以市河為界,分為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河東為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劃歸桐鄉縣,才統稱烏鎮。

烏鎮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旅遊景區,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1300年建鎮史 [1] ,是典型的中國江南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有六千年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週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2013年起,舉辦烏鎮戲劇節 [2] ;2014年11月19日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2西塘鎮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西塘鎮)

西塘鎮,隸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古名斜塘,平川,東臨姚莊鎮,西靠天凝鎮、陶莊鎮,南接幹窯鎮,北與蘆墟鎮毗鄰,中心地理位置座標為東經120°53′,北緯30°56′,距嘉善市區10公里,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3.61平方公里。西塘鎮地處杭嘉湖平原水網地區,屬於北亞熱帶南緣的東亞季風區。 [1-3]

截至2013年,西塘鎮轄18個村,4個社區,2016年,西塘鎮戶籍人口5.74萬人,外來人口2.9萬人 [4] ,2016年,西塘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4億元 [5-6] 。

西塘歷史悠久,是古代吳越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為吳地方文化的千年水鄉古鎮。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吳越兩國的交壤之境,素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2003年10月被列入第一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7] 。2003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2006年,西塘古鎮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3] [8] 。2017年,西塘古鎮晉升國家5A級旅遊景區 [9] 。2018年5月24日,西塘鎮入選最美特色小城鎮50強。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西柵景區

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遊、休閒度假為主。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溼地。與一期工程的“觀光型”景區相區別,二期則是一箇中國罕有的“觀光加休閒體驗型”古鎮景區,完美的融合了觀光與度假功能,街區內的名勝古蹟、手工作坊、經典展館、民俗風情、休閒場所讓人流連忘返,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泛光夜景氣勢磅礴。還有各類風格的民居特色客房和各種檔次的度假酒店,多家設施齊全的會議中心和商務會館,可供八百餘人住宿;遊客服務中心、觀光車、觀光船、水上巴士、直飲水、天然氣、寬帶網絡、衛星電視、電子巡更、泛光照明、星級廁所和智能化旅遊停車場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整體上創建了一個食宿遊購逐漸完備的新型古鎮社區。二期西柵街區秉承“保護利用歷史建築,重塑歷史街區功能”的理念,相對一期保護開發工程,二期西柵景區的保護開發更加完善徹底,人和環境、自然、建築更為和諧。西柵景區佔地4.92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環境優美,而且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里餘。

4烏鎮東柵

烏鎮東柵是一個景區,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每年的春秋季節是去烏鎮東柵的最佳遊玩時節。著名景點有茅盾故居、木心故居。

地理位置

浙江省嘉興市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佔地面積

1.98

開放時間

7:00-18:00

景點級別

AAAAA級

門票價格

110元

著名景點

江南木雕陳列館

茅盾故居

木心故居

所屬國家

中國

所屬城市

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建議遊玩時長

2-3小時

適宜遊玩季節

全年

旅遊最佳季節

春季和秋季

旅遊高峰期

每年的暑假東柵的金家,曾是這裡的一方富庶,今天他們的居所成就了一段江南生活的記載。這兒展示了晚清至民國時期烏鎮民間有關壽慶禮儀、婚育習俗和歲時節令等民俗 。精彩的蠟像塑出了一幕幕婚喪嫁娶的話劇,處處融入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衣俗廳以實物、蠟像、照片等不同手段展示百餘年前江南民間穿著習俗,可以從中西合璧的風格中窺視歷史的縮影。

節俗廳通過一年不同節氣中烏鎮人不同的生活習俗,比如春節拜年、元宵走橋、清明香市、立夏秤人、端午吃粽、水龍大會、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陽登高、冬至祭祖等,生動地展示了一幅江南水鄉風情長卷。婚俗廳以喜堂拜堂為中心,通過新人、媒婆、父母等人物以及花轎、嫁妝等實物展示婚慶的熱鬧場景。壽俗廳以老人祝壽為主題,通過廳堂的吉慶實景和字畫、壽幛、壽桃、壽麵等特有的做壽物品,展示了敬老尊老的中華傳統。

江南木雕陳列館

這裡原是東柵徐家的豪宅,又名百花廳,以其木雕精美而聞名 。它雕樑畫棟 ,尤其是門楣窗欞上的人物、飛禽、走獸,通過圓雕、平雕、透雕、鏤空雕等表現手法表現得出神入化。如今,它的正室偏屋內更陳列了豐富的中國古代木雕精品器件。

木雕館裡的木雕取材豐富,有“八仙過海 ”、“郭子儀祝壽”等民間傳說 ,有“打漁” 、“ 鬥蟋蟀”、“ 敲鑼打鼓 ”等生活場景 ,也有 “龍鳳呈祥” 、“ 松鼠吃葡萄 ” 、“ 梅蘭竹菊 ”等傳統圖樣,以古樸的風格,細膩精巧的表現手法,刻畫出具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民俗風情。其中的郭子儀祝壽騎門雕花大梁長四米 ,寬約40釐米,用整塊樟木精雕而成,雕刻著唐中興名將郭子儀做壽的場面,人物個個神態逼真,栩栩如生,曾有客商出資數十萬而欲購不得。江南木雕陳列館藏品豐富,可看性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味。細細品味,從中可以領略中國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木雕文化,飽覽東方文明的一枝奇葩。

餘榴梁錢幣館

餘榴梁,土生土長的烏鎮人,錢幣收藏大家,著有《中國花錢》、《中國鑑賞與收藏》、《錢幣》、《錢幣漫談》、《錢幣學鋼要》、《世界流通鑄幣》等十多部學術專著。他苦心集藏四十年,擁有世界上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歷代錢幣近26000餘種,其中有金屬流通貨幣、紙幣、花錢等,材質有金、銀、銅、鐵、錫、鋁、鉛、銻、陶、鎳、紙、竹、骨、琉璃、塑料等15種,上起夏商,下至現代,綿延整整三十個世紀,其數量之多、範圍之廣、品種之全在全國首屈一指。錢幣館內分批展出的皆為餘先生數十年來收藏之精品,在這所小小的青瓦民居里,錢幣就是歷史的書籍。走馬觀花,當可領略浩瀚錢幣世界之一二。

文昌閣

立志書院門前河埠上有一幢樓閣,名文昌閣。書院與閣之間,僅隔一條不寬的觀前街。舊時讀書人到文昌閣,一般都有下人陪同乘坐小船前來。小船就泊在閣下的河埠邊,讀書人上樓,下人就在過道兩旁的長凳上坐著等候。清末科舉廢止,文昌閣便成了鎮人遊玩的地方,同時由於長期以來造就的中心地位,它又是鎮人的新聞傳播中心。

立志書院作為茅盾紀念館的一部分,按原樣恢復後,文昌閣也將重現飛簷臨波的風姿。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

茅盾故居是嘉興市迄今唯一的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坐落在烏鎮市河東側的觀前街17號,四開間兩進兩層木結構樓房,坐北朝南,總面積450平方米。故居分東西兩個單元,是茅盾的曾祖父分兩次購買。老屋臨街靠西的一間房是茅盾曾讀過書的家塾,故居內部的佈置簡單,卻散發著沈家世代書香特有靜雅之氣。

茅盾故居據說本不是他的祖居,當年的祖居在烏鎮的鄉下。此處房屋是他成名後用稿費自行建造的一個住所,故居包括臥室、書房、餐廳等建築,其傢俱與佈置仍是茅盾當初居住時的樣子。

夏同善舊宅地

離沈雁冰先生故居不足百米的地方,有一處大家的庭院,規模遠遠超過了沈宅,其大廳中高懸一幅官員的畫像,其人身著清朝官服,頂戴花翎一應俱全,儼然當朝一品的樣子。看後使人不解,經詢問方知此人乃是清同光朝的刑部官員夏同善。其宅第為夏同善的外祖父家,其中還有一段與《楊乃武與小白菜》有關的故事。

夏同善本是浙江錢塘人(今杭州市),夏自幼喪母,後其父續娶之女為桐鄉烏鎮人。繼母婚後對夏同善關懷備至如同己出,在夏同善幼年讀書之時,杭州城裡其熱無比,因此年年夏天他便到烏鎮讀書,年深日久烏鎮就成了夏同善的第二個故鄉了。

《楊乃武與小白菜》這個轟動江南的四大奇案之一,發生在杭州府餘杭縣,離烏鎮及杭州都不過百里之遙。此案最後的審判者夏同善又與楊乃武有些瓜葛,一說楊乃武胞姐楊淑英年輕時曾做過夏同善繼母的傭人,通過夏同善的指點,楊淑英才到北京的刑部大堂告御狀,使楊乃武一案終於得以昭雪。其中另一說更為重要,是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矛盾日深,而此時主政杭州府及餘杭縣的大小官員俱是慈禧的心腹之人,慈安太后在恭親王的支持下,借《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為把柄,查處了百餘名杭州府的官員,狠狠打擊了慈禧太后在江南的勢力,才使楊乃武和小白菜走出了獄門。

《楊乃武與小白菜》一案昭雪後,楊乃武雖然已是舉人但從此終生不第,以懸壺濟世度過了餘生。而小白菜葛秀姑卻來到了桐鄉的烏鎮,來到了夏同善的外祖母家,為報答夏同善的救命之恩,情願為他疊被鋪床,侍奉晨昏三月有餘,然後到烏鎮的一個尼姑庵削髮為尼。今天懸掛夏同善畫像的大廳就是夏同善與小白菜當年交好的地方。

古戲臺

修真觀戲臺是道觀的附屬建築,建於清乾隆十四年(1749),與修真觀一樣屢遭毀損,但1919年的那次修繕後,便一直保持到今天。戲臺佔地204平方米,北隔觀前街與修真觀相對 ,南臨東市河,東倚興華橋 。戲臺為歇山式屋頂,飛簷翹角 ,莊重中透著秀逸 。樑柱之間的雀替均為精緻的木雕,藝術價值極高。臺為兩層,底層用磚石圍砌 ,進出有邊門和前門。邊門通河埠,底層後部有小梯通樓臺,亦可通過翻板門從河埠下到船裡。樓臺分前後兩部分,後部是化妝室,雕花矮窗,寬敞明亮;前部是戲臺,正對廣場。

舊時戲臺兩邊的臺柱都有對聯,這個戲臺也有一副:“鑼鼓一場,喚醒人間春夢;宮商兩音,傳來天上神仙。”正中上方懸一橫額“以古為鑑”。昔日,正月初五的迎財神會、三月廿八迎東嶽廟會、五月十五迎瘟元帥會等,都要在戲臺演神戲,招待修真觀中的諸神。平時,還演出一些“罰戲”。罰戲是烏鎮傳統的一種解決糾紛的方法,凡有人損害公益犯了眾怒的話,當事人得出錢請戲班子在神前演戲,以示懺悔。

1937年,上海救亡二團來烏鎮宣傳抗日,在戲臺演出了當時很著名的話報劇《放下你的鞭子》。現在,戲臺已恢復了往日的熱鬧景象,每天早上8時起到晚上10時,都有演出,演的是桐鄉花鼓戲(桐鄉的地方戲)。

匯源當鋪

在應家橋和南花橋之間,五開間的門面,樓上樓下,1.8米高的櫃檯,煞是氣派。據《烏青鎮志》記載,烏鎮典當行最多時達13家,太平天國前還有7家。到了1931年,只有匯源當1家還支撐著,到了日寇入侵之前,典屋也只出不進,不久即告停業。自匯源當關門大吉,烏鎮典當行的歷史便劃上了句號。今天,匯源當的位置還是在當年的老地方。

當鋪四周有高牆圍護,靠外牆腳均用一人頭高的條石築就,使盜賊無法翻牆、掘洞,更有高出屋頂的更樓有人日夜瞭望。大門用不易著火的厚實的銀杏木製成,外包鐵皮,內有堅實的門閂、落地閂,外人很難破門而入。進門有關帝堂,以示忠義為本,兼有驅除邪惡的企求。頭埭為店廳,是收兌典物的交易場所,除匯源當外都設有高櫃檯、木柵欄。當典物者遞上衣物後,聽憑當裡朝奉居高臨下吆喝開價,低人一頭。後埭是庫房,為了防火,埭與埭的舍房各不相連,更在庭院中放了不少挑滿水的七石缸,稱之為“太平缸”。

匯源當是徐東號第九世孫徐煥藻(茗香)於道光年間創辦的。徐東號資金雄厚,又好做善事,從以下兩事看,他開典當不單是為了賺錢。一是不設高櫃檯和木柵欄,交易時雙方可以平等論價。二是每年的十二月(初一到月底)千文以下的典戶不計息,而且典值也放得比較寬,而且連石臼也可以入典,此舉完全是為了照顧貧民。所以在烏鎮徐東號無人不知。

嘉興美食 你瞭解多少

大家還知道嘉興那些美食和景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