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常見指標二

射頻常見指標二

內容簡介

1、Modulation/Switching Spectrum

2、SEM

3、EVM(誤差矢量)

4、為何發射信號的信噪比並不重要

5、EVM與ACPR/ACLR的關係

射頻常見指標二

一、Modulation/Switching Spectrum

回到GSM全球移動通信系統,Modulation Spectrum(調製譜)和Switching Spectrum(切換譜/開關譜)也是扮演了鄰道洩漏比(ACLR)相似的角色;

不同的是它們的測量帶寬並不是GSM信號的佔用帶寬;

從定義上看,可以認為調製譜是衡量同步系統之間的干擾,而切換譜是衡量非同步系統之間的干擾(事實上如果不對信號做gating,切換譜一定是會把調製譜淹沒掉的);

這就牽涉到另一個概念:GSM系統中,各小區之間是不同步的,雖然它用的是TDMA;而相比之下,TD-SCDMA和之後的TD-LTE,小區之間是同步的(那個飛碟形狀或者球頭的GPS天線永遠是TDD系統擺脫不了的桎梏) ;

因為小區間不同步,所以A小區上升沿/下降沿的功率洩漏可能落到B小區的payload部分,所以我們用切換譜來衡量此狀態下發射機對鄰信道的干擾;

而在整個577us的GSM timeslot裡,上升沿/下降沿的佔比畢竟很少,多數時候兩個相鄰小區的payload部分會在時間上交疊,評估這種情況下發射機對鄰信道的干擾就可以參考調製譜;

射頻常見指標二

二、SEM (Spectrum Emission Mask)

這是一個“帶內指標”,與spurious emission區分開來,後者在廣義上是包含了SEM的,但是著重看的其實是發射機工作頻段之外的頻譜洩漏,其引入也更多的是從EMC的角度;

SEM是提供一個“頻譜模版”,然後在測量發射機帶內頻譜洩漏的時候,看有沒有超出模版限值的點;

可以說它與ACLR有關係,但是又不相同;

ACLR是考慮洩漏到鄰近信道中的平均功率,所以它以信道帶寬為測量帶寬,它體現的是發射機在鄰近信道內的“噪聲底”;

SEM反映的是以較小的測量帶寬(往往100kHz到1MHz)捕捉在鄰近頻段內的超標點,體現的是“以噪聲底為基礎的雜散發射”;

如果用頻譜儀掃描SEM,可以看到鄰信道上的雜散點會普遍的高出ACLR均值,所以如果ACLR指標本身沒有餘量,SEM就很容易超標;

反之SEM超標並不一定意味著ACLR不良,有一種常見的現象就是有LO的雜散或者某個時鐘與LO調製分量(往往帶寬很窄,類似點頻)串入發射機鏈路,這時候即便ACLR很好,SEM也可能超標。

射頻常見指標二

三、EVM(誤差矢量)

EVM是一個矢量值,也就是說它有幅度和角度,它衡量的是“實際信號與理想信號的誤差”,這個量度可以有效的表達發射信號的“質量”——實際信號的點距離理想信號越遠,誤差就越大,EVM的模值就越大;

四、為何發射信號的信噪比並不重要

第一是發射信號的SNR往往遠遠高於接收機解調所需要的SNR;

第二是我們計算接收靈敏度時參考的是接收機最惡劣的情況,即在經過大幅度空間衰落之後,發射機噪聲早已淹沒在自然噪聲底之下,而有用信號也被衰減到接收機的解調門限附近;

但是發射機的“固有信噪比”在某些情況下是需要被考慮的,譬如近距離無線通信,典型的如802.11系列;

802.11系列演進到802.11ac的時候,已經引入了256QAM的調製,對於接收機而言,即便不考慮空間衰落,光是解調這樣高階的正交調製信號就已經需要很高的信噪比,EVM越差,SNR就越差,解調難度就越高;

做802.11系統的工程師,往往用EVM來衡量Tx線性度;而做3GPP系統的工程師,則喜歡用ACLR/ACPR/Spectrum來衡量Tx線性性能。

從起源上講,3GPP是蜂窩通信的演進道路,從一開始就不得不關注鄰信道、隔信道(adjacent channel, alternative channel)的干擾。換句話說,干擾是影響蜂窩通信速率的第一大障礙,所以3GPP在演進的過程中,總是以“干擾最小化”為目標的:GSM時代的跳頻,UMTS時代的擴頻,LTE時代RB概念的引入,都是如此;

而802.11系統是固定無線接入的演進,它是秉承TCP/IP協議精神而來,以“盡最大能力的服務”為目標,802.11中經常會有時分或者跳頻的手段來實現多用戶共存,而佈網則比較靈活(畢竟以局域網為主),信道寬度也靈活可變。總的來說它對干擾並不敏感(或者說容忍度比較高);

通俗的講,就是蜂窩通信的起源是打電話,打不通電話用戶會去電信局砸場子;802.11的起源是局域網,網絡不好大概率是先耐著性子等等(其實這時候設備是在作糾錯和重傳);

這就決定了3GPP系列必然以ACLR/ACPR一類“頻譜再生”性能為指標,而802.11系列則可以以犧牲速率來適應網絡環境;

具體說來,“以犧牲速率來適應網絡環境”,就是指的802.11系列中以不同的調製階數來應對傳播條件:當接收機發現信號差,就立即通知對面的發射機降低調製階數,反之亦然。前面提到過,802.11系統中SNR與EVM相關很大,很大程度上EVM降低可以提高SNR。這樣我們就有兩種途徑改善接收性能:一是降低調製階數,從而降低解調門限;二是降低發射機EVM,使得信號SNR提高;

因為EVM與接收機解調效果密切相關,所以802.11系統中以EVM來衡量發射機性能(類似的,3GPP定義的蜂窩系統中,ACPR/ACLR是主要影響網絡性能的指標);又因為發射機對EVM的惡化主要因為非線性引起(譬如PA的AM-AM失真),所以EVM通常作為衡量發射機線性性能的標誌;

五、EVM與ACPR/ACLR的關係

很難定義EVM與ACPR/ACLR的定量關係,從放大器的非線性來看,EVM與ACPR/ACLR應該是正相關的:放大器的AM-AM、AM-PM失真會擴大EVM,同時也是ACPR/ACLR的主要來源;

但是EVM與ACPR/ACLR並不總是正相關,我們這裡可以找到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數字中頻中常用的Clipping,即削峰。Clipping是削減發射信號的峰均比(PAR),峰值功率降低有助於降低通過PA之後的ACPR/ACLR;

但是Clipping同時會損害EVM,因為無論是限幅(加窗)還是用濾波器方法,都會對信號波形產生損傷,因而增大EV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