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茶馬古道有著悠久的茶鹽歷史和燦爛的馬幫文化,地處滇藏線茶馬古道上的磨黑古鎮,盛產食鹽,自漢朝開始,已有270多年的鹽開採歷史,南來北往的商貿經濟,讓磨黑匯聚四方飲食文化,以馬幫菜系為主,融合成獨具特色的磨黑風味,在今天依然得以保留。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馬幫菜”源於茶馬古道的馬幫文化,後來被人們稱為溢流在茶馬古道上的“時光味道”,是根據馬幫活動規律和飲食習慣形成的獨特菜系。磨黑“馬幫菜”主要以香腸、茶葉肉、乾巴等為代表。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磨黑香腸有肉腸、豆腐兩大種類,口味有甜、鹹、麻辣多種口味。製作的過程中,通常要選用優質土豬腿肉,肥瘦適中。再用數十種天然香料和切好的肉充分攪拌、入味,灌入洗淨的大腸,自然風乾至色澤鮮紅,可以蒸、煮、炸、烤食用。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茶葉肉選用生態肥瘦豬肉,鹽巴醃製一週,採用生態茶葉熬煮48小時,最後把醃製好的豬肉放入茶葉水中浸泡一週,這就是聞之清香,肥而不膩的馬幫茶葉肉。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磨黑乾巴把牛肉切成十公分長,條狀,用鹽巴、花椒、辣子醃製24小時,多作為燒烤食用,香脆肉美,開胃下飯,深受大眾喜愛。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近年來,磨黑鎮以“弘揚馬幫文化,傳承美食經典”的理念,對古道特色飲食“馬幫菜”進行繼承和創新,“用味道引客,用味道留客”,推動打造古鎮文化旅遊品牌。同時,以促進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目標,綜合利用磨黑的飲食文化資源,為有特色、有規模的肉食品加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嚴格統一安全生產標準。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目前磨黑鎮肉食品加工廠有10多家,產品銷至省內多家大型超市及省外,成為現代人餐桌上必備的一道“下飯菜”。

來源/普洱臺 李怡穎 王列卓 寧洱縣融媒體中心 任靈 盧天臣

編輯/雲南臺 車俊芳

責編/董柱輝

©雲視新聞七彩雲

溢流在磨黑茶馬古道上的“食”光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