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為何不準泰山封禪,只派大臣前往祭祀?

朱八戒CC


泰山為五嶽之尊,它以雄偉高大的外貌屹立在東方,被世人所折服,最重要的是,泰山在中國古代有著非凡的政治意義。泰山被認為是離天最近的地方,歷代帝王認為自己受命於天,碰到天平盛世就會去泰山封禪朝拜以彰顯自己的功德。

封禪是古代皇帝最高的祭祀儀式。而封禪的條件也是極其苛刻,既要皇帝本身功德無量、國泰民安;還要位出正朔,人皆鹹服。連李世民這般創下大唐盛世貞觀之治的明君聖主,也因為得位不正而不敢有所僭越。因此封禪泰山,也成為眾多皇帝夢寐以求的功績。

封禪活動是封建帝王為了鞏固皇權、統一思想、粉飾太平的一種政治手段,歷代帝王通過封禪、朝拜、祭祀泰山,無不是藉此樹立自己的至尊地位,證明自己的橫空出世,鞏固自己的封建統治。正是由於歷朝歷代帝王對泰山的頂禮膜拜,才使泰山封禪在中國封建王朝起到了舉足輕重的政治象徵作用,併成為每一位皇帝畢生追求的大事。

可是就在朱元璋建立不世之功,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統一中原,再建漢人王朝;更兼作為貧賤農民出身的他,得位之正可謂是無出其右者。但是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皇帝之一的他,卻並沒有封禪泰山。原因如下:

一、宋真宗拉低了封禪的檔次。泰山封禪歷史上有且僅有六個皇帝去過,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和宋真宗。宋真宗因為覺得自己佔優勢還被迫簽了澶淵之盟,面子上掛不住,為了給自己長臉,厚著臉皮去封禪了。對比前五個人,朱元璋完全和他們一個量級,可有了宋真宗去泰山這事,直接降低了封禪門檻,關鍵是我還要排名在宋真宗之後,這就更不用去了。

二、作為一個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末年的橫徵暴斂之中。貧農出身,作為出身貧賤的他,自然深知民間疾苦。泰山封禪既然是個純粹的儀式,燒錢的玩意,那派大臣去祭祀一下就行了。這樣既延續了封禪儀式又維護了皇權。


小禕說史


封禪和祭祀泰山不是一回事,封禪本身也是二回事。這是歷史文化,必須薪火相傳的。

一、“封禪”不是一回事,而是兩件事!

古代帝王,到泰山主峰山上,去祭天,特稱之為“封”;

古代帝王,到泰山主峰之外的其它山的山下,去祭地,特稱之為“禪”。

“封”,就是在泰山主峰的山上,去祭天,就是祭祀上帝老天爺,請務必分清,不是去祭祀泰山之神的,是去祭祀上帝老天爺。

“禪”,就是找一座山,除了泰山主峰外,在那座山的山下,去祭地,祭祀“後天祇”。

“封”和“禪”,是古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和其它山下祭地的特殊稱呼。“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史記-封禪書》記載,“神農封泰山,禪云云(山);炎帝封泰山,禪云云(山);黃帝封泰山,禪亭亭(山)”;”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山)”,“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山)”等。都是“封”泰山,“禪”其它山,大禹跑得最遠,“禪會稽(山)”,到長江南面的紹興會稽山祭地。

二、封禪是祭天祭地,還有一種祭祀法:郊祀。

到泰山主峰山上祭天,稱之為“封”,泰山主峰旁邊的小山或其它山的山下祭地,稱之為為“禪”。

祭天,就是祭祀老天爺,祭祀上帝,就是祭祀昊天上帝(皇天上帝)。

祭地,就是祭祀大地之祖,就是祭祀“神后土祇”。天、地,故統稱為“皇天后土”。

古代帝王祭天祭地,除了特殊的“封、禪”外,最主要的,是採用“郊祀”方式。在都城的南、北郊,分別建圓丘和方丘建築,圓丘祭天祭上帝,方丘祭地祭后土祇,在清代,圓丘、方丘改名為“天壇”、“地壇”。

這種“郊祀”方式,就相對比較簡單,不需要興師動眾勞神去泰山了。皇帝的“祭天”、“祭地”、“祭祖(太廟)”,是“三大祀”,等級最高,必須是皇帝(或太子)親臨的。其它一切祭祀,等級就低了,屬於“中祀”或“小祀”。

三、明朝皇帝沒去“封、禪”。

宋代,大概只有一個皇帝去“封、禪”,應該是北宋仁宗。到了明朝,就沒有皇帝去“封、禪”了。

明成祖時代,曾有大臣多次建議去封禪。“夏四月壬申,禮部尚書呂震請封禪”,明成祖以為,在《六經》中沒寫到封禪,封禪屬於不正統的方式,“且《六經》無封禪之文,事不師古”,就拒絕了。又有“禮部郎中周訥請封禪”,禮部郎中周訥也建議封禪,狀元胡廣,文淵閣大學士,就寫了一篇《卻封禪頌》,反對封禪,博得明成祖的賞識,“(胡)廣上《卻封禪頌》,帝(明成祖)益親愛之”。

西漢大文學家司馬相如寫過著名的《封禪頌》,渲染封禪,而胡廣針鋒相對,寫《卻封禪頌》,反對封禪,完全符合明成祖的心意。

四、明代為何不封禪?就是為了壟斷“祭天祭地”也[呲牙][呲牙]。

明代皇帝,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等,都嚴格實行整頓“天下淫祠”,取消了大量亂七八糟的神靈、神靈稱號,甚至包括文宣王孔子、武成王姜太公(武廟),篩選整頓後,進行集中管理,京都“九廟”或“十三廟”,其它地方,只能建造朝廷允許的祠廟,不得違章搭建,這裡的“祠、廟”,都是官方統一管理的,不屬於釋教、道教的。

明朝集中管理祭祀,似乎就是為了壟斷祭祀。如果任何人都可以去和(官方)神靈打招呼,豈不亂套?

尤其是“祭天”、“祭地”,如果有異心之人,跑到泰山去“祭天”,再去“祭地”,那就麻煩了。於是,從明朝開始,祭天祭上帝,只在圓丘,祭地祭后土祇,只在方丘。換言之,皇天上帝老天爺,只住在圓丘,后土祇,只住在方丘,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皇天(上帝)、后土祇的。

一言蔽之,只有皇帝,才能接近皇天后土。

五、祭泰山,不是祭天,是祭祀泰山之神(東華大帝)。

明代朝廷官方定期祭祀泰山,這不是“封”,不是祭天,而是祭泰山,是祭祀泰山之神,是祭祀東華大帝。

天上(官方)星宿,都配享在圓丘;地上(官方)神靈,都配享在方丘。地上的神靈,都屬於后土祇的下屬,在方丘裡面,享受一些餘香,包括“五嶽五鎮四海四瀆”等主要(官方)神靈。地上的這些神靈,除了配享方丘外,還有自己的“自留地”,可以在自己的地方,由官方出資建立自己的祠廟,並由官方進行定期祭祀,這個祭祀等級就不是“大祀”了。

泰山之神,從唐代到宋代,不斷加封尊號,尊號為“天齊仁聖帝”。到了明代,取消了一切尊號,就稱之為“泰山之神”。泰山之神,在泰山,有官方建立的專享祠廟,稱之為“泰山廟”。“泰山廟”,還在今日泰安市。

祭泰山,就是祭祀泰山廟,祭祀的是泰山之神,不是祭天,泰山之神,在清代,又允許稱為“東華大帝”。

《史記》

《宋史》

《明史》等二十五史







神兜兜三國


泰山封禪的神聖性

封禪是我國古代的最高祭祀儀式,是每一個皇帝都夢寐以求的,皇帝在泰山之巔行封禪禮儀,以此來接受老天爺的肯定,是多麼至高無上的榮譽啊。

按照《史記.封禪書》張守節《正義》解釋:“此泰山上築土為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

泰山是中國的神山,是當時百姓心目中的最高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第一時間看到太陽昇起的地方,古人都是非常崇拜東方、天地、高山這些高大雄偉又有點遙不可及的東西,所以泰山被古人稱為“直通帝座”之地,就有越來越多皇帝來泰山祭祀和封禪,當然百姓也是可以來泰山祭祀的。

漢武帝曾面對泰山,感慨地說:“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所以人們逐漸對泰山產生了極高的崇拜,歷代以來的文人墨客都會不遠萬里來到泰山,只為目睹泰山的真面目,並且留下了很多有名的書畫作品,詩詞歌賦,所以泰山就逐漸成為中華民族的神山。

所以古代帝皇在做出巨大的功績後,都會選擇來到泰山封禪,讓天下百姓和後人知道自己所做的豐功偉績。

但是我國古代古代皇帝那麼多,是不是每個皇帝都可以去泰山封禪呢?或者說有哪個皇帝敢去呢?

我國古代只有6位皇帝去過泰山封禪,分別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但是宋真宗去泰山封禪可不被之後的皇帝和天下百姓所認可,故有人說是宋真宗破壞了“封禪”的規矩,破壞了“封禪”的神聖性,導致宋真宗後面的皇帝不再進行泰山封禪了,所以重點來了,明朝皇帝不再泰山封禪,宋真宗的自以為是的做法也是原因之一。

明朝皇帝為何不準泰山封禪,只派大臣前往祭祀?

宋真宗破壞了泰山封禪“規矩”

朱元璋作為明朝的開朝皇帝,一統中國,僅憑這點就應該可以泰山封禪了,然而朱元璋並沒有這麼做,因為之前有最後一個上泰山封禪的皇帝--宋真宗。宋真宗真是太窩囊了,丟完大宋的臉還不夠,還要把泰山的神聖形象和“泰山封禪”給踐踏了。

一個讓契丹人耀武揚威,一直任契丹侵略,卻不想辦法抵抗,還一味地求和,與契丹簽訂了檀淵之盟,真是宋朝的奇恥大辱啊。就是這麼一個窩囊皇帝,也敢去泰山封禪,秦始皇和漢武帝如果醒過來了,非得把宋真宗殺了不可,還會立刻出兵討伐契丹,重振國風。

還有很多的皇帝比宋真宗還要厲害得多,他們都還不敢去泰山封禪,比如:唐太宗,他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唐太宗時期的唐朝非常的強盛,邊境的小國都得向唐朝進貢,向唐朝俯首稱臣,根本就不會出現宋真宗的“檀淵之盟”的情況。即使唐太宗的功績如此之大,但是唐太宗也沒敢上泰山進行封禪,所以再次強調,宋真宗真的是太不要臉了。

所以朱元璋也不再進行泰山封禪了,自己不想排在宋真宗這個窩囊廢的後面,因為這實在是太丟自己的臉了。

勞民傷財,封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

講封禪是一個巨大的工程都不為過,因為進行泰山封禪需要金錢鋪路、黃金開道,是非常勞民傷財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明朝也才剛建立不久,朱元璋自己的統治還沒有得到完全地鞏固,如果一上位就這樣勞民傷財,興師動眾,花費大量的人物力,只怕會激起民憤,自己也會不好過的。

朱元璋自己也是貧苦人家出身,懂得這樣的道理,認為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想一些實際有效的辦法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守住自己九死一生打拼來的江山。其他的事情都不重要了,去泰山進行封禪也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皇權,證明自己做了非常值得驕傲的事而已,所以朱元璋一上位就進行了很多事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如廢除宰相,打擊功臣、大興文字獄等等。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了明朝皇帝為何不準泰山封禪了,一是宋真宗摧毀了封禪的神聖性,二是朱元璋不想搞這種勞民傷財的活動了,更希望做一些實際的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