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很多心理問題來自正心正舉00:0011:44

文丨李志陽 · 主播丨塗山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最近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有2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每個人的切身問題,直接關乎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隨著經濟的發展、競爭的加劇,人們的生活與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這對處於經濟轉型期的中國人來說,無疑更加大了心理壓力。


中國患心理問題的人數還會不斷增加,尤其是社會鉅變帶來的人口流動、都市化、緊張的工作環境和獨生子女家庭等問題,都會增加人們的心理壓力。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解決現代人心理問題的鑰匙是什麼?


內觀己心 外察世界


1.心念妄動、迷失自我


《尚書》中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說明人的內心世界是何等的複雜。


「人心」指的是私慾、貪心,「道心」指的是良知、良心或心目中合乎情理的道義成分。


人心紛雜,總是在妄動不寧之中。


今天的中國,人心處於撕裂的半瘋狂狀態。中國人的心靈,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所謂信仰失落也罷,道德淪喪也罷,社會風氣敗壞也罷,人慾橫流也罷,問題都出在「心」上。


要預防或者消除心理疾病,就需要每個人分析自己的心理問題,認識哪些是頹廢的思想,進行糾正。


要撫平情緒的創傷,最關鍵的是要清楚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期待的人生理想是什麼,並且拿出一個明確的計劃,一步一步朝它邁進。


許多人因為內心對自己將來的人生目標和方向不明確,隨波逐流,以至於迷失自我認同感,造成真實自我缺失。


儒家所說的「慎獨」,對現代人的意義尤其重要!


慎獨,是指心靈的誠意、專一,堅持道德理性對於自然欲求的主宰和超越,是一種向內求索的體證方式和道德修養路徑。


儒學所言的身心關係,是一種身心一元論,強調身心之間的調節互動和整體和諧,並通過對內心精神世界的強調,突出人之為人的道德屬性。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2.心理疏導落後


對中國人心理疾病的研究指出,精神疾病在中國是一個隱形殺手。目前,有幾個問題,影響著人們尋求心理幫助。


第一,觀念問題。心理問題被認為是一種道德問題而被廣泛壓抑; 

第二,專業人員少,業務水平不高,也阻礙了人們去看心理醫生;

第三,心理干預形式單調;

第四,新興的的精神專科門診、心理門診收費較高,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人們看心理醫生。


啟迪多元思維


哲學:遵循內心,慎獨誠意


「慎獨」是儒家修行的最高境界。「慎獨」是說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或者說是謹慎面對自己生命本質上具有獨立的事實。堅持道德理性對於自然欲求的主宰和超越,是一種向內求索的體證方式和道德修養路徑。


儒學所言的身心關係,是一種身心一元論,強調身心之間的調節互動和整體和諧,並通過對內心精神世界的強調,突出人之為人的道德屬性。


《中庸》說:「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


真正認識自己的內心很難,需要拿出誠意,誠意就是要澄其意,讓其他干擾的事物慢慢沉澱,看清自我的內心世界。君子戒慎,恐懼自己有什麼狀況沒有看見與聽見,內在的盲點常會在陰暗處更鮮活,細微處更顯著,因此君子更要慎重承擔自己具有獨立性的生命,不要懷著攀附心態而自毀自棄。


「獨」就是獨立,承認生命本質上的獨立,與其往外逐浪,不如承認浪起浪落都在心內,獨立是對本體的一種具象描寫,當你看見你自身的獨立,你就看見本體。


每個人降生在這個宇宙裡,都具有完全獨立的心靈,來吸收與消化他感知的各種訊息,並做出自覺適當的回應,這是人會駕馭萬物,與天並立共存的原因。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心理學: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構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


1923年,弗洛伊德提出相關概念,以解釋意識和潛意識的形成和相互關係。


「本我」(完全潛意識)代表慾望,受意識遏抑;

「自我」(大部分有意識)負責處理現實世界的事情;

「超我」(部分有意識)是良知或內在的道德判斷。


本我(id):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最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是在潛意識形態下的思想,人最為原始的、屬滿足本能衝動的慾望,如飢餓、生氣、性慾等。


簡單定義:本我代表所有驅力能量的來源


自我(ego):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


簡單定義:自我是自己意識的存在和覺醒。


超我(superego):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其位於人格結構的最高層,是道德化的自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則,它有三個作用:一是抑制本我的衝動,二是對自我進行監控,三是追求完善的境界。


簡單定義:本我的對立面是超我,也就是人類心理功能的道德分支,它包含了我們為之努力的那些觀念,以及在違背了道德準則時所預期的懲罰(罪惡感)。


人的一切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三者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


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若個人承受的來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時,自我就會幫助啟動防禦機制。


本我、自我、超我之間的關係,是衡量一個人心理健康與否的基本要素,主要消除了自我的三種焦慮,以至於平衡,才能保持心理健康發展。


正心正舉


從東西方哲學和文化的精華中,我們可以嘗試尋找解決現代人心理問題的鑰匙。


1.獨立思考


信息高速更替的時代,所有人變得越來越焦慮,也越來越懶。


所以,永遠不要依賴別人拼湊給你的信息,而要嘗試自己去推斷思考,要把碎片化知識進行系統化思維和整合。


比如,當看到一個論點時,把關注點放在支撐論點的論據信息,在瞭解論據的信息源以後,再來分析這個論點的對錯與否,不要盲從。


2.淡泊明志


《百年孤獨》裡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


梭羅的生活只需要三把椅子,淡泊而純粹;居里夫人的生活只需要兩把椅子,寧靜而專注。


多餘的椅子,會讓我們的心靈深陷於人事的侵擾、盛名的渲染而無法突圍。


3.平衡身心


心理平衡目的是為了很好地生存。而生存的關鍵是時間。


所以要有全程的視野,當面對重要取捨時,不妨把目光放得長遠一點,調高自己的滿足感,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更重要的原則和更長的時間維度來選擇最優解。


4.精心做事


精心是指心要細,積極認真,一絲不苟。事業成功與不成功,很大程度上在於做事物精心與否。在儒家、道家的修身思想中,只有「精心」才能接近最唯美的境界。


撥迷見智


「君子慎獨」是一種對自我的審視。


無論生活多麼繁重,在疲憊中給自己心靈一點小憩,靈魂始終謹慎不苟,讓自己屬於自己,這是釋放身心的方式,也是一人獨處無與倫比的愜意。


現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心理問題?


開啟自在之門


心淨氣正,意自如如


生活在這紛擾喧囂的世界,有時真的需要有自己獨處的空間,我們感到生活空虛、失衡,內心充滿焦慮和不安。


學會「慎獨」,給自己一段時間、一個空間去與自己連接,迴歸感知,集中精力活在當下。


讓心靈遠離塵囂紛亂的世界,默默的體驗花香,聆聽鳥鳴。欣賞自然帶給自己的樂趣,靜靜的沉浸在自己的遐想中,不要誰來做伴,只有自己,而在這時「我」是最真實的。


此時,這個世界屬於「我」,「我」也擁有了整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