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卷讀書:童年期間,父母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關係


有卷讀書:童年期間,父母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關係


有的父母明顯能感覺到自己和孩子之間,關係冷漠。有個網友說,他小的時候,父母工作很忙,一家人幾乎沒有相處的時間,也沒有什麼交談的時間。

從開始渴望父母能夠陪陪自己,到後來一週的時間不見父母都無所謂,中間並沒有經歷很長的時間。

在上一輩父母當中,很多人都認為陪伴孩子不是那麼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吃飽、穿暖、有學上就行。

當時父母是沒有辦法,不過看看現在的年輕人,很多卻活在治癒童年創傷的路上:他們一邊渴望著一段親密關係,一邊害怕、逃避、牴觸著親密關係,很難融入到一段親密關係中。即便是進入到親密關係中,也會努力與對方保持距離。

他們在親密關係中也非常的敏感,會時常觀察著對方的一言一行,一旦有風吹草動,就會退縮、焦慮、多疑,會產生“與其被傷害,不如率先離去或牢牢束縛對方”的想法。

對於上面這種情況,有個專業的名詞,叫回避型依戀。迴避型依戀是英國精神分析師約翰·鮑爾比提出的依戀理論中的一種情況,屬於消極依戀,不安全依戀。依戀關係,也就是嬰兒和主要撫養者(通常是母親)之間最初的社會性連接,也是嬰兒情感社會化的重要標誌。

約翰·鮑爾比通過實驗、調查和分析,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在成人親密關係中,人們對於伴侶的依戀風格,和兒童期對於母親的依戀反應呈現出高度的一致性。”

有卷讀書:童年期間,父母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關係


出現迴避型依戀的孩子,通常是因為小時候渴望愛和關注卻總是被拒絕,從而產生一種“我不需要”的思想,他們會抑制自己的情感,通過疏離來保證安全。

現在也有很多父母為了生計而遠離孩子的生活,當父母回家見孩子的時候,孩子對父母的回來與離開沒有任何的表情和想法,通常我們會以為是孩子習慣了或者會說孩子長大了。

但其實,這並不是習慣了或長大了,而是對父母的愛徹底淡漠了,他們害怕被再次拋棄。也可以說不依賴父母的孩子反而更沒有安全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特別是幼兒時期,有一個穩定持續的依戀對象是非常重要的。

很多育兒專家和兒童心理學家都在呼籲媽媽對孩子幼兒時期的陪伴:心理發展學家瑪麗·安斯沃斯把媽媽稱作孩子的“安全基地”,能讓孩子獲得安全感;李玫瑾教授曾經說1歲前孩子儘量自己帶;孩子幼年時期對孩子的陪伴,能夠讓孩子產生積極的依戀,也就是安全型依戀。

不過,有些父母也發現了,明明父母都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孩子和父母的關係並不親密,也有迴避型依戀的情況。

這是父母長期對孩子的關心不足和無視導致的。有些父母雖然陪在孩子身邊,但是陪伴質量並不高,孩子渴望和父母玩遊戲、互動,可是父母卻嫌孩子煩;孩子問父母問題的時候,父母敷衍了事;父母和孩子同處一個空間,卻各自擺弄手邊的事,毫無溝通;更有甚者,父母在煩躁的時候,還會把孩子當成情緒發洩的對方,讓本就不親密的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疏離冷漠。

孩子的迴避型依戀,產生的原因是因為渴望父母的愛,當渴望一直被拒絕或忽略的時候,孩子會通過武裝自己來避免自己受到傷害。

幸運的童年可以治癒人的一生,而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來治癒。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穩定且長期的陪伴就是送給孩子一個可以“治癒一生的童年”。

父母的愛、陪伴、理解和教育,要保持“一致性”,不要有這情況:今天想陪著孩子,明天又想離開孩子賺錢,後天又改變主意陪伴著孩子。父母沒辦法的時候,會讓老人帶孩子,但是如此反覆的父母會讓孩子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依賴誰。開心的時候對孩子親親抱抱,不開心的時候卻異常冷漠,情緒反覆無常。

父母這樣忽冷忽熱的態度,會讓孩子不知所措,孩子會對父母的愛感到失望。父母的愛,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有卷讀書:童年期間,父母如何處理和孩子的關係

隨著疫情的好轉,很多父母也都準備好了要復工,但是在走之前請想清楚到底想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童年和未來。

有卷讀書,打開有卷,卷卷精彩。分享更多閱讀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