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子的產地和飲食文化

在明清以前,日本水稻種植都在復刻我國的技術,因此,兩國稻米的產量差距不大。侵華戰爭爆發後,日本不再學習我國的各項技術,而是轉向學習西方科學技術,從經驗農學轉變為實驗農學,對水稻多加改良。

提到吃,許多人都會聯想到自己喜歡的美食,並和感興趣的人一起討論,交換吃的經驗。實際上,這是受到了我國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的影響。因為地域寬闊的原因,我國不同地方的飲食習慣和風俗也大不相同,流傳下來的美食也各有特色。從原始社會時期開始,我國飲食文化就有了一個基礎。

穀子的產地和飲食文化

在當時,人們學會了種植穀子等農作物,還馴養並飼養豬、狗、羊等家畜,這也奠定了我國農產品飲食基礎。到了後期,人類掌握了用火,就進入了烹飪熟食的階段,當時的人們會把食物的果實拿來炒,把肉類拿去烤。容器被髮明後,我國的飲食菜譜種類就開始逐漸增多。到了現代,我國的烹飪技術相當完善,連最早馴服的穀子,也有了許多不同的吃法。

穀子的產地

我國穀子最早出現在長江中下游,在幾萬年前,人們發現了穀子有食用價值,就開始採摘種植穀子。在考古過程中,人們發現,世界上最早的稻穀遺址在我國的江西和湖南,距今約12000年至14000年。

另外,考古學家還在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發現了16000年前的稻屬植物特有的植硅體,在在B區和C區還發現距今28000-35000年前的疑似稻屬植物植硅體,可以說,我國是世界最早食用並種植穀子的了。

穀子的產地和飲食文化

不過,穀子並非單隻一種農作物,在春秋時期《論語·微子》中有記載:“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當時的“五穀”在北方指的是“麻、黍、稷、麥、菽”,在南方則是“稻、黍、稷、麥、菽”。稻在當時就開始擴展種植,到了到了唐宋時期,“稻”已經成為了五穀之首,在中國飲食文化中也是無可替代的主食之一。

後來,稻穀大約在3000年流傳到了朝鮮、越南等地,在2000年前流傳到了日本,之後還到達了西亞、歐洲等地,稻米的出現,成就了許多民族的飲食與文化。

穀子的飲食文化

穀子裡的米最簡單的做法就是蒸煮,作為米飯食用。除此之外,我們的祖先還在這五千年裡,因為各地的習俗和文化演變,流傳下了不少穀子的不同吃法。比如大年初一的年糕,正月十五的元宵,五月當五的粽子,重陽要蒸的重陽糕,臘八節裡的臘八粥,雲南的米線、天津的耳朵眼炸糕、老北京驢打滾、江浙一帶的麻餈…都有穀子的身影。

另外,還有關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等諺語,說明米在我國飲食文化裡影響深遠。

除了飲食生活上佔有重要地位,稻米在國家社會政治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影響。古代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諺語,說的是“湖廣熟天下足”,指得就是盛產水稻的蘇湖地區與廣東地區水稻產量高,能讓國家人民豐衣足食。因為這一點,有些地方甚至以與稻穀相關的詞來命名。

穀子的產地和飲食文化

比如典籍中記載的“初有五仙人,皆持穀穗,一莖六出,乘五羊而至。仙人衣服,與羊同色,五羊俱五色,如五方。既遺穗與廣人,仙忽飛昇而去。羊留,化為石,廣人因即其地祠之。”這裡說的就是廣州,故事裡,五個仙人乘五色仙羊至此,將羊口銜的“一莖六穗”贈予百姓,百姓把稻穗撒向大地,從此廣州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以,廣州也有穗城、羊城的別稱。

除了廣州,嘉應這個地方也有稻穀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在古代,人們把一禾兩穗,兩苗共秀,三苗共穗等生長異常的禾苗稱之為“嘉禾”,並認為它們是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徵兆。雍正七年,廣東封疆大吏奏報粵東梅州地區連年稻麥豐收,頻頻出現奇異嘉禾。雍正看後非常開心,奏摺裡頻頻出現“休徵嘉應”這個成語,以君臣互勉。後來雍正還欽定州名“嘉應”。

穀子的產地和飲食文化

有趣的是,以稻米為主食且特別熱衷的,並非是漢族,而是傣族。傣族以稻米飲食為主,這讓傣族奠定了百越民族的歷史定位,同時也為之後的長期遷徙生存做好了準備。在傣族的文化中,還誕生了圍繞稻米飲食與稻穀生產形成的各種文化事項,使其深深烙上了稻作民族的文化標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