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賀!四個月10篇CNS!上科大繼一天兩篇Science後,再雙發Nature

來源:上海科技大學官網


祝賀!四個月10篇CNS!上科大繼一天兩篇Science後,再雙發Nature

北京時間4月29日晚,上海科技大學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和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兩項重大學術成果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同時上線。

祝賀!四個月10篇CNS!上科大繼一天兩篇Science後,再雙發Nature

這是繼4月24日上海科技大學生命科學領域兩項學術成果同日在《科學》(Science)在線發表後的又一“雙發”。

物質科學與技術學院於奕教授課題組與美國普渡大學研究團隊合作,在新型半導體異質結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首次成功製備並表徵了二維鹵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此項成果以“Two-dimensional halide perovskite lateral epitaxial heterostructures”為題發表。美國普渡大學博士後師恩政和上海科技大學物質學院2017級碩博連讀研究生原彪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普渡大學竇樂添教授、Brett Savoie教授和上海科技大學於奕教授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胡霽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祁海課題組、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鍾毅課題組合作,發現了第一條由神經信號傳遞(非內分泌激素介導)的中樞神經對適應性免疫應答進行調控的解剖學明確的通路,此項成果以“Brain control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amenable to behavioural modulation”為題發表。清華-北大生命科學聯合中心2013級博士生

張旭、清華大學生命學院2016級博士生雷博、上海科技大學生命學院2015級碩博連讀研究生袁媛、清華PTN項目2016級博士生張厲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清華大學祁海教授、上海科技大學胡霽教授、清華大學鍾毅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祝賀!四個月10篇CNS!上科大繼一天兩篇Science後,再雙發Nature

此次兩項重要學術成果的取得,論文的共同一作均為我上海科技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進一步刷新了今年上科大師生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記錄。

2020年的短短四個月以來,上科大在世界三大頂級期刊NatureScienceCell發表的10項高水平研究成果中,第一或共同第一作者為我校碩博研究生的有8位,上科大培養的青年科學家(含畢業後留校)5位,外訪生或外訪學者2位。

這些成果取得的背後,是上科大育人理念的顯現,是科教融合的有力印證。建校以來,上科大始終遵循“科研中成長”的研究生培養規律,不斷探索有利於促進科教創新資源向人才培養聚集的新機制。2016年,經教育部同意,學校實施“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緊密圍繞國家創新驅動轉型發展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需求,不斷深化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

一方面,學校積極拓展教學內容和方法,夯實研究生科研知識和能力。依據國際標準設計研究生專業課程,開展基於原始文獻閱讀和分析的教學,強化研究生對學術前沿問題和創新過程的理解。同時,鼓勵研究生導師積極承擔專業核心課程教學任務,根據國際科學前沿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拓展學生科學視野。

另一方面,學校注重科研氛圍營造和實踐能力培養,鼓勵研究生成為拔尖創新人才。學校將研究生培養與承擔的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學設施平臺建設任務有機結合,在校研究生積極參與重大科研項目,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沿性或交叉性科學研究,在服務國家戰略的科學研究中“立志成才”,在積極參與大裝置研製等重大任務中“報國裕民”。學校還時常舉辦對研究生開放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學術會議、論壇,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開設講座、報告,濃郁的學術氛圍使學生在潤物無聲的科技報國校園文化影響下,逐漸成長成才。

近四年來,學校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成果初顯,在校研究生的原始創新能力和整體培養質量正不斷提高。

上海科技大學六年多的創新發展,離不開“三個始終堅持”。一是始終堅持“小規模、高水平、國際化的研究型、創新型大學”的辦學定位,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和上海重大戰略需求,完善學科和科研佈局,在生命科學、物質科學、信息科學等領域開展前沿性和原創性的研究;二是始終堅持科教融合辦學,緊緊依託中科院的國家戰略創新力量和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建立起與中科院各研究所聯合科技攻關、平臺共建共享、學生聯合培養,以及專家互聘等深度合作機制,讓上科大在短短六年多時間裡實現高起點、跨越式地發展。三是始終堅持改革創新,探索建立符合世界一流大學建設規律的現代大學治理體系。特別是在人才隊伍建設上,上科大從建校開始,就堅持不唯“帽子”、不唯名氣,打破論資排輩,建立起自己的聘任制度、晉升制度、考核制度,給年輕教師以充分的信任、充分的機會、充分的條件、充分激勵,讓青年人才華和潛能充分釋放出來。

文章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19-7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235-7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early/2020/04/22/science.aba9102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9/428


本文內容及未標註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果侵權請留言通知我們刪除。來稿和內容合作信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