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東家也是“東家”

前東家也是“東家”


離職返聘是許多職場人會碰到的情形,前任公司有你熟悉的同事、環境和業務,再次入職也可以省去很多精力,很多公司的HR也會將離職返聘列為一種招聘渠道。但對於員工而言,返聘回到前東家,在薪酬待遇、職位晉升、同事關係等各方面都存在著不確定性,因此面對前東家的返聘意向,很多人不知作何選擇。

前東家也是“東家”

去年以來市面上關於離職比較流行的說法,離職就兩個原因“錢沒給夠和心委屈了”,好吧,我們姑且也這麼認為。又因為錢和心的概念太過於寬泛,所以我們在錢沒給夠的方面,又細分了公司業績不好及公司業績好的情況下,針對員工錢沒給夠的情況;在這兩大類情況下細分了一些小的場景,大家見圖說話;除此之外,還補充了第三條,那就是真的是“一時衝動沒想好”做出的離職決定,反正是走了,但是雖然走了呢,離職人員思前想後都覺得“前公司吧,也還算是有很多好處的。”

坦率講,其實工作這個事情,很多時候和談感情的道理一樣。

在大多數人相對單純的時候,還能去和公司較真的狀態下, 面對同等可選擇的公司總是寄予過大希望和完美主義,容易對各種事情鑽牛角尖,結果往往自傷不已;待我們換過幾個工作崗位以後,隨著年紀、閱歷、能力變化以及成熟程度,發現“天下烏鴉一般黑”(這個是玩笑話)的現狀,也往往更加能夠冷靜地審視和分析我們遇到的業務(事)或者人際(關係)上的問題,來分析情況。

那麼,如果你的前東家又伸出了橄欖枝,究竟是去還是不去呢?

我是這麼建議的,先抽離和企業的過往因果,我們就當做是一家全新的公司,給你的崗位你去不去呢?

你當然會說,從以下幾個方面看看:

一、 行業

企業所屬的行業是不是目前風口行業,是不是支持國民經濟支柱的幾大行業,是不是壟斷地位的優勢行業等等;

二、 企業

企業在所處行業的排名中,是很牛的頭部企業,還是有一席之地的腰部企業,還是有更新迭代機會的新生機會等等;

三、 崗位

給你的橄欖枝,只指向的崗位是不是與你的職業規劃吻合,是不是重要,是不是有趣,是不是有足夠的權限去做事等等;

四、 薪資

準備給你支付的薪資,是不是能夠維持你的生活,是不是基本符合你的崗位價值,是不是能夠匹配你自身的成長,又有市場競爭力等等;

五、 企業文化

這家企業的老闆是什麼風格,企業文化是什麼感覺?是穩定的,還是有活力的?是務實的還是務虛多一些的?是業績導向的還是忠誠導向的?這都和企業自身的成長過程的因果有關。而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你喜歡和適應那種文化?在什麼文化下,你覺得舒服並且大部分時間能夠享受自己的工作?

另外,其實我在知乎和其他的一切論壇上也看到過一些很好的觀點,比如“算賬法”、“關鍵因素排除法”,具體就是指把常見因素如“現在給多少薪資,3年後至多少薪資”、“工作強度和照顧家庭的平衡”、“崗位晉升的機制”、“未來跳槽是否順利”“工作地點離家遠近”、“工作的福利和假期”、“直管領導的管理風格”等等。

需要強調的是,這些算賬方式其實並不是標準和統一的,因為每個找工作人的處境和價值標準是不一樣的,這些要素也並不是永遠不變的。

所以,你一定要想清楚,你當下或者三年內,到底想要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生活?然後,那現在這家“前東家”的各種因素,去做框架逐項對比就OK了,管他什麼前東家,沒有股份都是東家,有股份呢?就是投資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