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在眾多的三國故事裡,最家喻戶曉的一個,可能就是“三顧茅廬”了。許多人一聊起“三顧茅廬”,都會情不自禁地去講,諸葛亮如何故弄玄虛,吊足了劉備的胃口,從而讓劉備日後對自己言聽計從。似乎“三顧茅廬”就是諸葛亮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


諸葛亮初入職場

其實在《三國演義》裡,諸葛亮選擇劉備是一個很感性的行為,他要是一個真正理性的人,應當是躲著劉備,更談不上精心策劃。

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徐庶走馬見諸葛

書中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計襲樊城 元直走馬薦諸葛”寫道,劉備的謀士徐庶因為母親被曹操扣留,不得不離開劉備,臨行前“走馬薦諸葛”,正式向劉備推薦了臥龍諸葛亮。徐庶怕諸葛亮不肯出山,還專門去跟諸葛亮打了招呼。同一回裡,書中又寫道:

且說徐庶既別玄德,感其留戀之情,恐孔明不肯出山輔之,遂乘馬直至臥龍岡下,入草廬見孔明。孔明問其來意。庶曰:“庶本欲事劉豫州,奈老母為曹操所囚,馳書來召,只得舍之而往。臨行時,將公薦與玄德。玄德即日將來奉謁。望公勿推阻,即展平生之大才以輔之,幸甚。”孔明聞言,作色曰:“君以我為享祭之犧牲乎?”說罷,拂袖而入。

寥寥數語,可以看出,諸葛亮不想出山,連徐庶都知道,那怎麼能說諸葛亮是故弄玄虛、精心策劃呢?

到了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再薦名士 劉玄德三顧草廬”,《三國演義》整整用了一回,來講劉備怎麼去見諸葛亮。先是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再度來推薦諸葛亮,然後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前往隆中拜會,結果只遇到了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這是劉備第一次拜會諸葛亮。

劉備第二次去拜會諸葛亮,正趕上下大雪,天寒地凍。書中寫道:

時值隆冬,天氣嚴寒,彤雲密佈。行無數里,忽然朔風凜凜,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銀妝。

這麼冷的天,張飛嚷著“不如回新野,以避風雪”,劉備卻說“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結果劉備踏雪尋龍,殷勤半天,見到的也只是諸葛亮的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弟弟諸葛均,老丈人黃承彥,神龍見首不見尾的臥龍諸葛亮,還是見不到。

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三顧茅廬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決策 戰長江孫氏報仇”,劉備第三次前往隆中。

這一次還沒出發,暴脾氣的張飛就急了,怒嚷道:“我只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幸好被劉備勸住了。

一行人來到隆中,諸葛亮這次終於沒有出門,可卻在睡午覺。劉關張吃了閉門羹,只得在草廬外等候,把張飛氣得暴跳如雷。張飛氣急敗壞地道:“這先生如何傲慢,見我哥哥侍立階下,他竟高臥,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後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要不是關羽攔著,張飛就要把諸葛亮的房子給點了。

又過了許久,諸葛亮終於醒來,還慢條斯理地吟詩一首:“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這樣,劉備才終於得見臥龍真人。

可惜的是,諸葛亮卻一再說自己“疏懶成性”,“久樂耕鋤,懶於應世,不能奉命”,甚至說劉備是“舍美玉而求頑石”。劉備被逼入絕境,只好用出看家本領——哭。《演義》裡說:“玄德泣曰:‘先生不出,如蒼生何!’言畢,淚沾袍袖,衣襟盡溼。”

見狀,諸葛亮終於感動了。劉備三番五次來拜見自己,下大雪也好,吃閉門羹也罷,都無怨無悔。書中就寫道:“孔明見其意甚誠,乃曰:‘將軍既不相棄,願效犬馬之勞。’”

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暢談《隆中對》的諸葛亮

總之,諸葛亮並沒有刻意吊劉備的胃口,提出讓劉備對自己言聽計從,《三國演義》裡沒有這樣的說法。當然,劉備一次一次見不到諸葛亮,倒也有可能是諸葛亮對他的考驗,但這種考驗,更多的是基於感情色彩,而不是理性分析。按照《三國演義》裡的說法,諸葛亮的理性判斷,是躲著劉備。但是最終,諸葛亮卻被劉備的真誠打動,做出了一個感性的行動:隨劉備出山。

這就是《三國演義》裡的“三顧茅廬”,其實與其說諸葛亮有什麼職場智慧,倒不如說是人人心裡都有一個職場夢——有一天,一個被全面看好的創業公司的老闆,一次又一次來挖你,然後對你言聽計從。最後公司越來越大,你拿了原始股,事業也越來越強。

不過這終歸是一場夢。我們一覺醒來,還得面對職場的現實。有一天,即便真有一個劉備這樣的創業公司老闆來挖你,而且非常誠懇,也給了很多承諾,但僅僅憑這些承諾,你敢去這家公司上班嗎?

我相信,絕大多數成熟的職場人,都不會這麼衝動。要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老闆和平臺,靠的不僅僅是對方的誠意,更要做出理性的分析。在此問題上,歷史上的“三顧茅廬”,恰恰可以給我們啟發。


三顧茅廬與選擇老闆和公司的智慧

諸葛亮在出山以前,其實有很多選擇。當時最熱門的,有北方的曹操,荊州的劉表,還有江東的孫權。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雄踞北方,在政治和軍事上優勢最大,隱隱有一統天下的趨勢,可以比作今天實力雄厚的央企。

劉表是漢室宗親,在荊州統治了十多年。《三國志·劉表傳》記載,劉表“地方數千裡,帶甲十餘萬”,而且有世家大族的支持,政權穩定,就像一個開在諸葛亮家門口的老國企。而且,荊州有蔡、蒯、龐、黃四大家族,黃氏家族的黃承彥是諸葛亮的岳父,蔡氏家族的蔡瑁是諸葛亮的舅舅,諸葛亮的兩個姐姐分別嫁到了蒯、龐兩個家族,連劉表都成了諸葛亮的姨父。諸葛亮要在荊州走個內部推薦,還是比較容易的。

再說孫權,當時的江東孫氏政權蒸蒸日上,可以比作地方上勢頭正盛的大型民企。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就在孫權這裡,很受孫權重視。諸葛亮去投奔孫權,也是有綠色通道的。

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曹操是央企,劉表是老國企,孫權是大型民企,劉備跟“賣草鞋”的也差不多了

相反,劉備這時候是什麼情況?劉備借住在劉表的地盤上,別人不看好他,連他自己都覺得很失敗。據《三國志·先主傳》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記載,劉備“見髀裡肉生,慨然流涕。”“表怪問備,備曰:‘吾常身不離鞍,髀肉皆消。今不復騎,髀裡肉生。日月若馳,老將至矣,而功業不建,是以悲耳。’”

面對一個分工完善的成熟央企曹操,一個家裡有政治資源的老國企劉表、一個民企大公司孫權,還有一個什麼都沒有、連自己都很迷茫的個體戶劉備,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劉備呢?難道僅僅是像《三國演義》裡說的,“見其意甚誠”嗎?肯定不是。

據《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管仲、樂毅出將入相,致力於天下太平、國家興盛。可以看得出,諸葛亮是有明確的人生目標和職業發展方向的,那就是想要從零開始挑戰天下,建功立業,志向遠大。所以諸葛亮在擇業問題上,首先考慮的,就是與用人單位的職業發展方向要一致,這也是最重要的。

諸葛亮是徐州人,在他十四歲的時候,曹操在徐州搞過一次大屠殺,《三國志》裡說“所過多所殘戮”。曹操的父親曹嵩,認了宦官曹騰當義父,還是個鉅貪。諸葛亮跟曹操的職業觀與價值觀完全不合,所以不會選擇曹操。劉表不思進取,被曹操稱為“自守之賊”,這和積極進取的諸葛亮,也不一樣。所以就算諸葛亮在劉表那裡資源再多,他也沒有選擇劉表。

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曹操:天天屠屠屠的,換點別的聊不行嘛

劉備就不一樣了。劉備年輕時在平原做官,口碑極好。後來曹操在徐州搞大屠殺的時候,劉備曾經以微薄之力,前來支援。等到三顧茅廬,劉備明確向諸葛亮表達了自己的心跡:“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於天下。”《三國演義》第三十八回裡也引用了劉備這句話。可以說,劉備個人的價值觀,劉備集團的發展方向,跟諸葛亮本人的目標,完全一致。

那麼諸葛亮又為什麼放棄孫權呢?這就涉及到擇業的第二個要點:明確自己對一份工作的目標要求及獲得感。

諸葛亮對工作的要求非常簡單,只有四個字:“賢我,盡我。”

賢我,就是能認識到我是個人才;盡我,就是真正讓我的才能發揮出來。據裴松之注引《袁子》一書說,赤壁之戰以後,孫權的首席大臣張昭,曾去挖諸葛亮的牆腳。諸葛亮回答說:

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

劉備就不一樣了。《三國演義》第三十九回“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寫諸葛亮剛出山,劉備就“以師禮待之”,關羽、張飛極不服氣。正趕上曹操來打劉備,劉備就向諸葛亮討教退敵之策。諸葛亮遂向劉備提出了具體要求:“但恐關、張二人不肯聽吾號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劍印。”諸葛亮要求劉備,讓自己對戰鬥全權指揮。劉備二話不說,“便以劍印付孔明”。這就是“賢我,盡我”。歷史上的劉備,雖然對諸葛亮並沒有像《演義》裡那樣言聽計從,但也最大程度地讓諸葛亮發揮了才能。用劉備自己的話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當然,這都是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以後的事情了。那麼在出山之前,諸葛亮如何判斷,劉備會“賢我,盡我”呢?這是擇業的第三個要點:多結交朋友,獲得更多的職業信息。

三顧茅廬真是一個跪求、一個感激出山這麼簡單?

選老闆,你得看好了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裡,還是在《三國志》裡,徐庶都是諸葛亮的至交,都是他把諸葛亮推薦給劉備的。徐庶不僅僅能夠給予諸葛亮一個機會,一個職位,更能夠給予最關鍵的資源——信息。前面說道,在《三國演義》裡,徐庶在“走馬薦諸葛”後,還專門去告知諸葛亮。那麼劉備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劉備能不能人盡其才?這些問題,我想,諸葛亮只要問問徐庶,心裡自然就有數了。

先明確自己想要什麼,並且確定對方能不能給。接下來,才是你平時最應重視的一項工作:用人單位想要什麼,你能不能給。而到了這一步,你才進入用人單位考察的環節。相對於這個要點,前三個,特別是明確職業發展方向和明確自己對工作的目標要求,更容易被人們忽視。而恰恰是這兩點,在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老闆和公司時,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