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導語

說起文化,在中國古代的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文化一直都很受人關注,而一些文人詩詞經過時間的流傳傳到了現代,也依舊成為一種不可多得的文化。現在的學生們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就是學習一些詩詞文化。而關於字畫方面的,現在也依舊有很多人熱愛和收藏一些山水名畫。

而明朝作為中國古代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朝代,其重文輕武的政策也使得明朝當時的一些文化非常的昌盛。而在明朝末期,這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卻不斷的湧出了非常多精彩是書畫作品,而這些精彩的書畫又引起了文人們的評價,而這種評價在當時被稱為“逸品”“逸品”是一種品評書畫的一個新的等級概念,雖然“逸品”不是在明朝晚期而創立的,卻是在明朝晚期流行的。

“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逸品”起源於盛唐,然後一直傳到了明朝時期

“逸品”來源於唐朝,尤其是在盛唐時期,文化非常豐富的時代。很多文人墨客們相互交流,於是就形成了一種品評字畫的風格“逸品”。在以前,已經有自古流傳下來的詩歌三品,分別為“神、妙、能”,而一些詩人認為在這三品之外,還有一種新穎奇特的方法,被稱為“逸品”。而在唐代第一個真正明面上提出有“逸品”存在的文人就是朱景玄。朱景玄是一個著名的書畫家,在他的一個作品《唐代名畫錄》中,就有提到“逸品”。他在品評別人的畫作時,不僅僅利用了傳統的詩畫三品,還設立了別具一格的“逸品”。

朱景玄在《唐代名畫錄》中,就提到了著名的畫家王墨,他的畫作就可以稱為是一種“逸品”形式。他在《唐代名畫錄》中說到,王墨畫畫的方法非常的奇特,別人都是以端正的姿勢來畫畫,而他不同,他用一種灑脫的手法,把山水畫畫出了別具一格的風味。畫出來的一種事物又像山,又像水。從四面看到的事物都不同,所以他的書畫風格被稱為“逸品”。在《唐代名畫錄》中也寫有其他的著名畫家,如李靈省和張志和,他們的畫作都是以一種“逸品”的風格來刻畫的。

“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不得不說,朱景玄的《唐代名畫錄》最早的刻畫了“逸品”的形態描述,他用繪畫的方法為核心,探究了中國歷史上畫作的逸品審美內涵,對後世的“逸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正是由於朱景玄的這一次貢獻,讓“逸品”一直流傳到宋朝的時候,著名的畫家黃休覆在《益州名畫錄》中進一步把“逸品”的地位,提升到了“神、妙、能”三品之上,他認為畫中的“逸品”最高。

“逸品”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存在方式,受到各個朝代的影響,逸品的發展也有急有緩。自唐朝以後,“逸品”的定義被人們加以細化、昇華,最終得到完善。直到明朝晚期,“逸品”更加的完善,而且還受到了明朝大量的文人墨客們的青睞,成為評價藝術的獨特風格。

“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在明朝晚期,“逸品”多被運用於文人畫,在當時形成了流行的風氣

在明朝晚期的時候,流行一種文人畫。文人畫也被稱為“士大夫寫意畫”,這種畫早期是士大夫和一些文人來描繪一種寫意的意境的畫,一般都是描繪一種風景,但是文人墨客卻可以從這個風景中得到非常多的含義。而在當時,文人墨客們、遷客騷人無不喜愛這種文人畫的。所以在文人畫開始流行之後,一些文人畫的繪畫方法和體系也變成了一個非常大的知識體。而在這樣一個過程中,文人畫的評價標準也一直都沒有定論。

“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在明朝晚期,“逸品”被定義成有一種淡雅、幽靜、清逸風格的水墨畫。這種藝術表達的形式,在當時的“文化圈”非常的流行。許多文人也因為“逸品”有清新淡雅的風格,而喜愛“逸品”。“逸品”流行之後,對於“逸品”的一些畫,也開始了嚴格的規範化。早在明朝以前,宋朝和元朝非常多的文人巨匠都認為“逸品”屬於一種特殊的品評,對於一些不是真正的“逸品”的畫作給予了嚴重的批評,並且讓文人們都要重視和規範“逸品”。而明代文人董其昌是一個非常嚴肅刻板的人,他認為學習一樣東西必須要嚴格的遵守規範,不管是什麼傳統還是新型,如果不認真的去研究去學習,即使是延續幾千年的文化,也學習不到精髓。所以他非常推崇“逸品”。

而“逸品”和傳統的詩文三品之間的高低一直是文人們所困惑的。有很多人都認為三品之所以延續多年成為傳統,是因為它的價值非常的高,而“逸品”出現的時間不長,應該在三品之下。關於這一點,文人唐志契做出了非常明確的闡述。他認為“逸品”在“神、妙、能”三品中脫穎而出。“逸品”是非常脫俗的,裡面既有“逸品”獨特的風格,也包含了“神、妙、能”三品的不同風格,所以能掌握“逸品”的人,對傳統三品必是掌握的也非常的好。而“逸品”包含三品,所以“逸品”是高於三品的。

“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就這樣“逸品”的文人畫畫風不斷的提升,而且“逸品”風越來越流行。雖然有很多的明代文人一直都在恪守著傳統的風格,但是由於當時社會的流行,終究被社會打敗,也開始運用“逸品”風。而“逸品”風最後更是演變成了畫與詩歌的結合,自從運用了這種方法之後,傳統的文人畫更是增添上了一股濃厚的文墨色彩,成為明代文人畫的一種性格,深深的紮根在了文人騷客的心中。

“逸品”如此出名,因為它的視覺美感非常的獨特

“逸品”之所以這麼出名,而且被明代的很多文人變成一種學問,是因為“逸品”有它獨特的視覺美感。在評定一幅畫是否出名,都要在畫的表面上做功夫,而視覺美感就是評定一幅畫的標準。一幅畫只有視覺美感好,讓人看起來非常的自然舒服,那麼這幅畫就值得去觀看和收藏。就像現在的衣服一樣,穿在自己的身上是不是合適,看起來是否舒服,而畫作也是如此。

“逸品”之風熾盛下的晚明,通過書畫挖掘其蘊含的精神實質

在韓拙編寫的北宋山水著作《山水純全集》裡面曾經記錄了“逸品”的視覺美感。裡面描寫風雨的關於風雨的畫作中寫到,“逸品”畫描寫的風雨看似近又看似遠,效果非常的恍惚飄渺。在《玉泉閒遊記》中也有非常多類似的用法,凸顯了文字和詩畫的美感。還有明代的《四溟詩畫》中,在描寫登高的場景的時候,也有一種飄渺的美感,把登高的場景描繪成一種仙境一般,隱約變換、若隱若現。

“逸品”在繪畫的方面的應用上,讓人看著有一種清新脫俗的感覺,而且這種風格被運用到文人畫上,更是給文人畫增添了一種獨特的美感,使文人畫的一些風景更加逼真,把萬千世界的事物都大放光彩。

這樣一種“逸品”,無論是在詩歌學問還是在繪畫學問上,都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而這樣一種方法在古代一直流傳到了現代,現代的一些熱愛繪畫的人還利用這種方法來繪畫一些山水畫作。

參考文獻:

《唐代名畫錄》

《玉泉閒遊記》

《山水純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